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艽 《现代经济信息》2011,(23):418+420
通过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FDI分布不均衡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有两方面:FDI的实际数量差异;FDI推动经济增长效率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是FDI分布不均衡,本研究有利于改善我国利用FDI来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服务业的稳步发展,其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加深。目前,理论界关于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FDI与货物贸易、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两大领域,关于服务业FDI与货物贸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还很少。鉴于此,将探讨服务业FDI对货物贸易的影响路径,并与制造业FDI对货物贸易的影响路径进行对比性分析,着重分析服务业FDI对货物贸易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改变了以往通过直接利用FDI或直接利用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的做法,通过建立以2007~2011年河北各市数据为基础的面板数据模型,引入劳动力、FDI这两个解释变量,从更深层次探讨影响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各市经济发展不仅要依靠广泛吸引劳动力,而且要增大FDI投入.因此,劳动力、FDI都是河北经济发展的寻求动因,并且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着重劳动力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罗良文  李珊珊 《技术经济》2012,31(6):95-100,106
在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1985—2009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对FDI、ODI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前两者对后者的作用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9年期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态势,FDI和ODI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均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促进作用的差异主要由作用途径不同导致。最后提出,应积极优化FDI的产业分布结构和来源结构,增加技术寻求型ODI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FDI对海南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在分析海南省吸收FDI和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了FDI对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表明:FDI作为投资,促进了资本形成,直接促进了海南省经济增长.而且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间接影响着海南省经济增长.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与FDI之间构成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海南省实际利用FDI每增1%,就会带动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72%.要继续扩大利用FDI的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FDI的行业空间分布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颖  周峰  彭补拙 《经济地理》2001,21(2):169-173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日渐广泛,由于进入各地的FDI行业不同,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进入中国FDI的行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分析FDI的行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用区位商分析FDI的行业相对空间分布,即各行业FDI投资项目在各省市的集中程度;然后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一定时段内各省市FDI投资项目的行业变化进行计算,得出各省市FDI投资项目产业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效果指数,通过分析认为:直接外资重点分布的东部沿海虽然在吸引FDI方面具较强竞争力,但这一地区FDI的结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东部沿海FDI项目结构亟街改变,投资于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工业已近饱和,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进入的FDI额少,项目少,因而FDI投资结构对目前其吸引FDI的能力并无太大影响。并简单谈到具有空间差异的FDI行业分布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元初 《生产力研究》2011,(8):50-51,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在各国经济中,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促进经济发展,我国一直采用鼓励外商来华投资的政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FDI流入方式与渠道的逐渐多样化,汇率等各种金融因素对FDI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根据我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数据和国际直接投资(FDI)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引进FDI的其他因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鲁玉秀  方行明 《技术经济》2022,41(2):119-128
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内在机理基础上,采用中国2011—2018年284个地级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数字经济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数字经济影响FDI的间接作用机制和系列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FDI的流入,并以间接影响制造业发展加速FDI流入,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实施宽带中国的城市、东部地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强化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数字金融、刺激居民创业渠道影响FDI。这些发现为新时期中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并稳定外资找到了新思路并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结合辽宁利用FDI质量的情况,建立辽宁利用FDI质量评价体系。运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的视窗分析方法对辽宁及其省辖市利用FDI质量的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基于省内三大区域发展的框架,提出改善利用FDI质量对策。其结果表明,辽宁利用FDI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效果良好;而各省辖市间利用FDI的效率尽管还有差距,但已有迹象表明三大区域在利用FDI向协调联动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2009--2011年33个智慧城市面板数据,构建智慧城市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OLS模型实证分析FDI、人均GDP与智慧城市指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不管在短期还是在长期,FDI与人均GDP对智慧城市指数影响为正.为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本研究提出要合理引进FDI,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呼唤经济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伦理对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就经济改革而言,我们的经济改革不可能离开经济伦理的支撑。就经济发展而言,经济伦理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对其所要求的社会形式或体制予以正确地认可与选择;对经济活动的目的及其实现方式予以确认,并为之提供精神动力;给社会提供了一只强有力的手,为调节和指挥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尹正萍 《经济论坛》2002,(14):10-11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大量的、有些是独特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最终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避开了亚洲金融动荡的冲击。但我国经济安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安全。对外开放的步步深入,会对我国部分产业部门产生冲击,如汽车、机电、农业、电讯、石化等产业。由于国外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富的营销手…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辐射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辐射既表现为自然界不同物体间的能量相互传递,也表现为人类社会资源的互相流动。经济辐射理论既可以深化我们对扩大开放的新认识,也可以说明区域、产业等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到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华频发反倾销调查,涉及多个行业,多数最终判决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进口造成的"重大损失"。从经济学角度,从微观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到宏观的需求和供给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从中国进口并未使美国受损,受损的仅是生产率较低的同类商品生产商,消费者获益更多。相反,对华反倾销不会给美国带来福利改进,由于诉讼费用、征税成本、连锁反应、报复性反倾销等因素实际福利损失往往很大。因此认为,美国对华实行自由贸易优于采取反倾销措施,减少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 ,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它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给我国的金融、产业和市场安全、自然资源等经济领域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面对挑战 ,我国应该采取积极进取的、辩证的、综合的和全民的安全观。并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使得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达到新的历史高点,成为影响一国经济波动的新因素.本文使用一种新的识别方法,有效区别了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居民资产再平衡对宏观经济产生的间接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预防性储蓄和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厘清了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资产再平衡会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因资产再平衡所导致的累计间接影响约占直接影响的19.38%,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2)不确定性还会通过提高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来扩大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预防性储蓄动机也会放大资产再平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金融摩擦一方面会加剧居民对风险资产的减持,从而加剧投资下滑,另一方面急剧减少的投资资金会给居民带来足够的流动性,增加居民的消费动机,金融摩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体现为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金融深化与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建立了一个囊括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全球均衡模型,并采用ECM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和非对称的金融市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解决全球性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现有的资产组合的供求关系,降低亚洲新兴国家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而美元贬值则并不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19.
Because the returns to successful industrial research generally enjoy a larger scale economy than that to successful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shows that while economic integration increases R&D employment, it may not raise the rate of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owing to the shift of resources from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to applied industrial research. In the long run, the pool of opportunity created by the former ultimately regul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latter. The model also suggests a reduced incentive to subsidize basic research as a second factor that may contribute to slowe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fter economic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经济振兴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曾被视为“东亚奇迹”,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几年却陷入了衰退。通过对新加坡经济振兴与衰退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从中获得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