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广东居民消费率偏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倩柔 《数据》2012,(2):61-63
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外需的下降导致广东经济增长大幅回落,暴露了依靠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和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到57%左右,而20世纪90年代,世界平均消费率超过78%。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和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体态势,从根本上说,源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结构性制约,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长期演化的必然结果。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是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谢泽锋 《英才》2013,(3):104-106
多位经济学者称,由于官方统计误差,中国消费率被远远低估,而这可能对决策形成误导。 消费不振、内需不足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全球消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80%,美国这一比例高达88%,欧盟则刚刚超过80%。但以中国官方统计的48%消费率而言,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也大大低于自己20年前60%的水平。而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52%。  相似文献   

4.
买方市场的主要特征是需求不足,解决需求不足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启动消费;二是扩大投资。尽管二者相互影响,但投资需求扩张的速度、规模、结构往往取决于消费市场扩张的速度、规模和结构。因之,启动消费是解决需求不足的关键。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研究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千美元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为61%。1997年我国人均GDP接近一千美元,但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3.5个百分点。 如何启动消费?按经济学分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是利息;二是物…  相似文献   

5.
谢立文 《西部财会》2012,(12):41-42
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近几年来消费对GDP的贡献已超过投资,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出现“拐点”。2011年随着国内高铁项目放慢投资速度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工期拖后的问题日趋严重。从工程项目工期成本存在的问题和工期成本控制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工期成本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2011,(1):33-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缔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却一直维持着一种扭曲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投资和出口始终起着重要的领先作用,而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我国最终消费率(指一国最终消费占其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26个百分点,无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与转型经济国家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王琪延 《数据》2013,(10):1-1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再生产的重要一环,没有消费,生产将难以继续。2012年,北京市最终消费高达10655.1亿元,拉动地区经济增长5.6%。其中居民消费拉动3.2%,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可谓不强,但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市居民消费率仅为34.7%,低于纽约73.4%、伦敦68.8%、东京61.7%的水平。因此,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率,对于释放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笔者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企业家》2005,(2):57-57
据新华社报道.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03年55.5%的消费率达到了7、8年来的最低点.去年1季度57%的消费率.也仅高于前年的水平。单靠投资的攀升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呈现后劲不足.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投资率从去年年初的53%已经滑至去年3月份的28%.如果没有消费需求做引导的话.可能还会再度下滑。消费率的持续走低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隐患。有关低消费的普遍看法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辜胜阻 《英才》2010,(10):105-105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迫切需要改变五大结构失衡:一是储蓄率过高,储蓄与消费投资结构失衡。二是增长动力结构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过强而消费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消费市场和物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义荣 《经济界》2000,(2):27-34
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消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减小,而市场物价在经济“软着陆”后节节下滑,从1997年10月份开始至1999年10月份,中国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已连续25个月出现负增长。物价持续下跌、消费需求难以走高,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0年作为跨世纪的一年,消费需求和物价究竟如何?本文作一简要分析。一、消费市场分析与展望(一)目前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低于7…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优居民消费率的估算及变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特征表现为长期波动下降。为判断居民消费率的运行情况,根据代表性家庭效用最大化估算出最优居民消费率。研究表明,1978-199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与最优居民消费率基本吻合; 1991- 200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平均低于最优居民消费率7.8个百分点;2001-201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平均低于最优居民消费率18.3个百分点。对居民消费率偏低贡献率的分析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是导致整体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考察预期收入、利率和效用函数改变对最优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析了居民消费率的变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与投资倾向也发生较大变化,了解目前各消费阶层的群体构成、消费心理和行为,对于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将起到一定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思想也受到国外的影响,消费倾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消费模式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要推动作用,也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适度提高消费率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逐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投资率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且明显高于国外相同发展阶段的投资水平,消费率却降至历史较低水平。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会造成消费对投资的制约,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而且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因此,有必要逐步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继续加强宏观调控,使我国当前过高的投资率逐步降下来。一、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变动历程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率维持在32-43%的高位区间,消费率维持在55-67%的低位区间。1984年-1985年经济过热时期,经济增长率上升到15.2%和13.5%,投资率上升到1985年38.5%,随后的调整时期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就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快、投资的增加幅度大、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快,而就业不足、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品物价指数低位运行。我们认为经济运行过程中"三快三低"的状况隐含着较大的风险。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1.投资快速增长导致投资效率下降的风险。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开始加速,增长率由1999年的5.1%上升到10.3%,进而上升到2001年的13%,2002年的16.1%。2003年头8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236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2.4%。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近几年来投资高增长导致了当年固定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上升,而最终消费率下降,有可能导致投资效率的下降。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已经高于1997年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的比例。虽然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可能处于市场自发力量下的"投资过渡期",经济增长需要国内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像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大国,只有靠自身消费水平的增加,让公众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才能有效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扩大消费,居民、企业、政府都有责任。从消费主体来看,中国消费率偏低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居民,还涉及到政府和企业。  相似文献   

16.
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我国总体消费率由1990年的62%下降到2007的50%,居民消费率则由1990年的49.8%下降到2007年的36%.认真探讨与研究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实现从盲目追求总量扩张的发展思维向以提高全民福利水平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转变,从根本上重视并解决消费不振的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记者:我国一直存在消费率低、储蓄率高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多年来增长一直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原因之一.在当前我国投资和出口增长下降、经济下滑的形势下,扩大消费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消费、储蓄比例的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要靠投资的支撑,更主要的应要靠国内消费的拉动,而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还是比较低.我国近五年来最终消费率的持续走低,2005年更是降至历史最低的53.8%.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消费率偏低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是最终消费率严重偏低、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而造成我国消费率长期偏离正常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我国消费率偏低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消费率偏低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政府现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这种高储蓄率,低消费率不具有可持续性,没有消费的增长,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没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