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新产业区自诞生以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群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产业区发展依托的是产业集群带来的效应,它的后盾便是在一定文化背景和产业关联基础上,城市间联系并组建的城市群.因此,扶持两大群(产业群、城市群)的发展对打造新产业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产业区应该通过根植文化,走打造专业化产业集群,实现高级要素在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并通过示范区来辐射和带动其他城市区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北部湾打造新产业区的战略选择与定位,实现其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志元 《山东经济》2004,20(5):80-84
新产业区相关理论和实践证明,园区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公共政策。园区发展的成功依赖于企业的生成和不断创新,以及区域内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并持续发展。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区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的先机,重新矫正和调整适合济南高新区实际的园区功能定位,对于园区积聚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发展微观动力驱动的角度,探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生态发展的路径,通过分析经济区产业生态化中两个推动主体三级动力系统的动力构成,论述制约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微观产业驱动力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利用产业关联效应驱动,优先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产业生态化技术人才培养的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产业生态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扈剑晖 《特区经济》2011,(12):217-220
广西地处后发展地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环保产业作为传统产业生态化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可以用于推动区域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应用主导产业理论,分析环保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讨论环保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洁净产品产业为主导产业,利用产业的关联效应驱动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最后,探讨环保产业作为区域幼小和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发展路径,采取政府主导型重大项目制推进的培育路径,发展主导产业,扶持瓶颈产业等途径,实现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间良性互动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面对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并据评估结果从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实现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制造业基地是指基们品具有国内或国际市场优势的专业化产业区。把普通产业区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基地,既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直接表现,也是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关键所在。对广大已有良好发展基础的浙江产业集群而言,通过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津临港工业区作为滨海新区化学工业区和临港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目前天津最大的临港产业发展区域,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充分发挥近海和临港的优势,努力打造化工、修造船、装备制造业、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集群,为实现滨海新区定位、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产业集群日益成为提升产业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打造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则是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巨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符合产业生态化的要求,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南宁市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发展均进入重要战略转型提升时期,只有真正尊重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主动的姿态、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才能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肉羊产业是除了内蒙古和新疆之外全国第三大肉羊产业区,是最大的农区肉羊产业区域。一个区域内肉羊产业发展的情况会存在地域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从肉羊产业发展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集聚指数两方面将山东省各市肉羊产业发展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潜力区域、优势欠缺区域、发展较成熟区域,并根据各类区域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霞 《科技和产业》2020,20(12):85-89
推进城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使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之下,为推动北京市延庆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分析该区都市现代农业新时期发展路径。以延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结构特点和产业融合程度,剖析延庆区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通过统筹利用资源优势、鼓励培养新型农民、丰富产业融合发展内涵,推动延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过程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文章将全球价值链、国内区域间融合发展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作为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切入点。使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参与全球化分工以及国内区域流入型融合对制造业产业升级产生明显溢出效应,且后向溢出更显著。东部参与全球化分工能够享受产业升级红利,中西部则更多通过国内流入型融合获得升级红利。且区域竞争优势与主导分工环节越契合越有益于产业升级。分行业看,高技术类型对于产业升级的拉动效应更显著。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的改善是参与全球分工以及国内区域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了基于三个梯队产业带动系数的区域产业升级扶助路径,对四大板块协同三大支撑带的战略布局作出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张铁山  郑鑫 《特区经济》2014,(11):205-207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面对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我国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石景山区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与赛尔指数(Theil)法分析石景山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方向,给出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联合基金科技成果贯通对于实现成果产业化、达成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探索联合基金与区域产业的融合情况,对提升联合基金成果贯通水平、畅通贯通渠道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第二期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概况以及其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海峡联合基金与区域产业规划发展和产业需求方面的高度融合,提出应加大联合基金全过程管理过程中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匹配,同时应扩大联合基金立项领域范围、强化应用领域细分、提高产业应用在基金成果评估中的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莞:宜以区划调整推动多中心组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特殊的发展模式和"市辖镇"行政架构导致东莞城市发展"四处开花",分散发展。未来东莞实现多中心组团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实施以行政区划调整为主导的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32个镇街"诸侯割据"局面。以行政区划调整为主体的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务必系统有序、分阶段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临空经济区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增长极的角色,带动各类高附加值临空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区域产业统计数据对渝北区产业进行分析,发现现区域中较少产业有空间集聚的特征,部分临空产业综合效益较低,区域产链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构建渝北区临空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得出渝北区应优先选择发展的临空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泉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基础上,以泉州市尺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分析泉州市管辖的11个县市的各产业部门,县域差异显著,其中晋江市县域经济总规模变化对泉州区域经济规模增长的贡献最大,其他县市贡献度以次为鲤城区、丰泽区、南安市、惠安县、石狮市、安溪县、泉港区,永春县、洛江区、德化县;并据SSM分析图筛选11个县域的优势、劣势产业,为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红 《特区经济》2010,(12):203-205
"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是青海省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根据省内各地发展要素禀赋差异大、发展基础不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表现突出的省情所提出的区域发展新思路。其中"沿湟水发展带"为青海省主要的人口聚居区,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人口,是全省政治、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心,此发展带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的成败。本文以沿黄河发展带内海东四县(平安、乐都、互助和民和)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建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即创立新的经济发展主体,建立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构筑新的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区域经济产业支柱和实施新的块状形产业市场,形成特色区域经济地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