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正>"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基本命题,源出自南宋末年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一思想由明代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他基于"心即理"的基本立场,针对南宋哲学家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容易造成知行脱节的弊端,提出"知行合一":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的是新时期下知行思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目的是利用知行合一的思想,根据社会现状来解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就业市场机制不能完全融合;创业实践环节不够健全;师资梯队建设不够完善等。提出了利用知行合一思想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观点,利用提升"知"的实用性和方向性、拓展"行"的深度、优化导师库等方法来不断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知行思想的概述、现状的分析、从知行思想中获得的启示、解决方法的提出,阐释了新时期下知行思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为了鼓舞革命党人勇于投身斗争实践,提出和宣扬"知难行易"的认识论学说,以此否定传统的"知易行难"之说。他认为"知难而行易,行先而知后",主张"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这种富于创意和特色的知行观,作为孙中山哲学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而独树一帜于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提出"行易知难"知行观,主要是批判人们在生活中畏难不敢行,不敢有所为的心理行为倾向,力倡"以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知行观.激励国人勇于进取,无畏力行,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邵燕成 《宁波通讯》2013,(15):20-22
我们讲"知行合一","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只有在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光有"知",没有"行",那个"知"最后也不会起多大作用,反之,如果光有"行",没有"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个"行"也是难以持久的。所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从"知"和"行"两方面同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指导性的,又是其中的内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知"马",更要让学生用"马"。但调查研究显示,知行脱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正是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及时了解人们的道德知行状态,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文章分析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矛盾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就是知善知恶、是非之心,"致"就是推及、实行。因此,"致良知"有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层内容。体认良知即本人的自我修养,实现良知则是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如果是没有经过体认和实现的良知,就等同于没有良知;换言之,若没有良知何以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良知即为师德。师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自教师职业出现就伴随存在。韩愈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陶行知讲教师,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谈。  相似文献   

9.
<正>"天理"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王阳明说"心即理","天理"总是与"心"相关联。"心"不是人的心脏,也不是人的心理,而是人的生命,是人生命的觉知。因此,我们理解"天理",需要从人的生命出发,尤其是要从圣人的生命着手。读王阳明《传习录》,我们知道,圣人是"知个天理"和"尽个天理"。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人均被称为圣人。王阳明用射箭来比方四人:"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  相似文献   

10.
<正>"阳明心学"作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发端于南宋陆九渊,经明初陈献章的彰显,至明中王阳明而集大成。阳明心学的形成,以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阐发"吾性自足"思想为标志,创"知行合一"学说。阳明心学最鲜明的特色是阐发了"良知"的自主性和"致良知"的实践性。王阳明通过讲学论道,将其心学理论融入治国理政和百姓日用之中,即事明理,从而引领世  相似文献   

11.
<正>宁波方言属于吴语系太湖片中甬江小片的地方语言,是吴语系中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代表性语言。宁波商贸传统是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和条件,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浙东学派从经世致用的立场出发,主张"义利并存""工商皆本",实现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重大突破。王阳明、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学说,为宁波崇商风尚提供了思想基  相似文献   

12.
正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探索。他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入仕后,上《边务八事》,在刑部提牢厅担任轮值主事时撰写了两篇具有法治价值的狱政文,是其法治思想的初步展示。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被派往南直隶淮安等府"录囚",冤假错案多有平反,这为其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正德三年(1508年),经"龙场悟道"  相似文献   

13.
作者针对有些文章无原则地拔高扭曲《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原意,重新解读孙中山的"知行观"。首先,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此文写作的背景与意图;其次,概述了孙中山的"知行观"哲学体系:"行易知难"这一哲学思想中深刻的表明一切知识都是从"行"开始的;孙中山基于"行先知后"及其实证将人类的知行关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同时还包含着"能知必能行"观念。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将“勘破生死”作为“学问”之“尽性立命”的根基,更将“舍生取义”提到“学者”之“知真行善”的高度。本文试从学问之求真、学者之至善、学理之尽美的终极角度,探讨王阳明知生死、行生死的理论与实践。王阳明对“生”与“死”的“知”与“行”,凸现了浙东学派“重利不轻义”或“义利并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王阳明的心学,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余姚在阳明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中,做了许多工作,也产生了思考。在阳明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阳明史迹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分期修复并布展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布置"真三不朽——王阳明生平事迹陈列""一脉良知——王阳明弟子生平事迹陈列""知行天下——全球视野下的王阳明及其学说"三个基本陈列,并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进行陈列改  相似文献   

16.
杨杰 《新西部(上)》2013,(12):142+132
本文分析了"90后"的大学生所拥有的时代特征和自身的特点,论述了加强"90后"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主张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以自我实现为目标,引导"90后"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从家庭暴力化解到老人赡养矛盾,从农村邻里纠纷到拆违治水引起的社会矛盾……在北仑小港街道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浃江知行社"的身影。他们既懂法律又讲道理,还善于沟通,被当地村民亲切地唤作"知行者"。一年前,北仑区小港和戚家山两个街道在地缘相亲、人缘相近的几个村组建了"浃江知行社",专门调解农村矛盾和邻里纠纷。小港街道党工委书记柯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生活的朝代世风浮躁,所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来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现代高职学生信仰迷茫需要寻求德育新方法,王阳明"致良知"的工夫主要有事上磨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中探求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勇于担当的"事上磨练"精神;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格物致知"精神;务实事功、身体力行的"知行合一"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儒、墨两家均主张"爱人",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之思想;墨家倡导"兼爱人人"之理想,二者区别在于仁是有差等的,兼是无差等的。"儒、墨"爱人"思想的当代价值:即调节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构建道德体系,助推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20.
曹小妹 《黑河学刊》2014,(8):118-121
"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但现状是"知易行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在实践层面上提升教育对象的内在意志力,才能实现教育效果的外化行为目的。长期以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对理论"知"的传授有余而对学生"行"的训练不足,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海军士官"作为向现代化军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特色专业,其未来职业特点是在"行"的层面上塑造学生坚强的战斗意志和自觉行为能力,因而更加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自觉行为。本文通过"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介绍了实施过程中的措施以及实践后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