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好比一条船,老板是船长,员工就是水手。一旦上了这条船,员工和老板的命运就连在一起了,因为双方有着共同的方向、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风险: ——你的身份和老板一样,都是公司的一员,只是分工和角色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
公司好比一条船,老板是船长,员工就是水手。一旦上了这条船,员工和老板的命运就连在一起了,因为双方有着共同的方向、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阅读     
《商业文化》2006,(8):96-96
《多替公司想想》;《商势-生意靠这样做大》;《变成有钱人并不难》。[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他不从我的角度去想想问题?当老板与员工发生矛盾和争执的时候,老板会这样想,员工也会这样想。是啊,如果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如果都能坐上对方的位子去考虑问题,那么,老板和员工将能更好地理解对方,企业的氛围将会朝着努力拼搏  相似文献   

5.
读书     
《光彩》2009,(4)
《中国模式》郭凡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09年1月本书着力阐述了家族企业的激励制度与管理制度:创业靠老板英明,成长因制度伟大;激励制度增加好人,管理制度减少坏人;自己管理自己是最有效的管理,没有管理的管理是最伟大的管理;亲情是文化的内核,文化是亲情的标尺;小企业管好用利益,大企业掌控靠文化;没有亲情有规有矩是企业家的能力;只有老板优秀,员工才能卓越;只有蠢笨的老板,没有无能的员工。  相似文献   

6.
林莹 《中国广告》2014,(9):76-76
正《中国广告》:在2014的评审过程里,给你印象最深的部分或细节是哪些?你对评审过程的整体感受怎样?Thierry Alert:25个评审,在6天时间里评3400多个作品。想想都后怕。但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大开眼界的经历,特别因为共事的评审们,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于"优秀的广告作品"有不同的考量、也带来了各个公司不同的文化。《中国广告》:2014的戛纳作品,尤其是Direct类别的  相似文献   

7.
钟峥 《现代商业》2011,(35):173+17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越来越被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当今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中国古代的许多优秀名著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这其中《三国演义》更具有代表性。《三国演义》一部书中所蕴含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艺术和魅力具有永久的科学价值。本文即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中的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希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沈琦 《现代商业》2011,(6):133-134
《让工作快乐起来》是林少山先生根据长期培训实践中所发现的员工实际工作的状态,在研究了大量理论专著和世界著名公司理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念精髓。"工作快乐起来"是世界500强所推崇的最佳工作状态,是公司与员工的双赢之道。我们公司是医疗器械行业,致力于发展成为服务眼科事业的专业公司,公司的宗旨是诚信为本,开拓进取,竭诚为广大眼科用户服务,倡导"快乐工作,始于责任,成于专业,达于价值"的职业新理念,一流的管理者造就快乐的员工,优秀的员工必定快乐的工作,因而我们创建快乐的公司文化。  相似文献   

9.
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有一句经典名言: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因为在他看来,员工是他的第一个客户。只有员工接受了他的产品(也就是他的经营理念、他的指示和领导),才可以和他一起为他的客户服务。时至今日,依然觉得马云这句话是对上下级关系最精彩、最深刻的诠释。后来,又渐渐明白,不但员工是老板的第一个客户,老板也是员工的第一个客户。一般情况下,员工对老板会有两种态度:一是对老板不满,满腹抱怨;二是对老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这两种人都是职场不如意者。他们仅仅把老板  相似文献   

10.
麦卡斯·白金汉姆和柯特·考夫曼在具有开创性的《打破一切陈规》(《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一书中,提供相关材料支持了多年来大多数人明白的一个事实:促使人们离开公司的头号原因是企业老板。 三星集团的问题就在于惧怕老板远胜于竞争,员工关心更多的是“老板会说什么?”“老板会做什么?”,而不去关心“外面的世界怎样了?”“同行的竞争怎样了?”有时总裁作决定时,需要参考一些信息,但往往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而无法得到。下属惧怕他们,不敢告诉其真相。虽然在很多时候,老板对下属的意见并没有说不同意,但一些细微的表示,如木然的表情、简略的回答,都可能传递一种不受欢迎的信号,而且职位越高的执行官往往越难获取下属提供的真实信息。在这种不健康的环境中,久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5,(4):74-74
秦先生作过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还有不少老板级别的朋友。员工在一起议论的是老板,令人吃惊的是,老板聚会,也少不了谈论员工。员工在和老板斗志斗勇,老板也在和员工智慧较量。秦先生听多了,不免也总结出些规律。如今秦先生已改作文人,在商言商,不在商,也就有了揭底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阅读 文化     
《中国电子商务》2006,(9):171-171
1001种激励员工的方法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25.00元最经济、最简便的措施往往最能激励员工没有一名员工愿意消极怠工有了这本书,他们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本书为《1001种奖励员工的方法》作者新作。书中囊括了管理者成功提高员工业绩的金点子,从激励员工到激励团队、公司。这些经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常常认为,作为老板最需要关注公司的盈利。而员工的薪资作为成本,要尽量控制。现实中老板们真的这样做了后,就会发现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员工为什么会到公司来?他首先想要的是挣到钱,挣到足够多的钱。一个员工为什么会长期跟随公司?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他能够在这里受到重用。受到重用的体现就是他的地位,他的官职能不断得到提升。这两个员工的基本需求,一个是物质层面的,一个是精神层面的:物质回报最直接的体现是钱的多少,精神满足直接的  相似文献   

14.
<正>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是身价超过10亿的"天价CEO",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1990年到美国读书的唐骏,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成了三家公司的老板,手下有着几十名员工,一年有几十万美元的利润,但唐骏仍然选择放弃老板的身份,到微软去打工,并且从此走上了辉煌的职业经理生涯。本文谈的是通过唐骏日记整理出来的、在微软期间所感悟到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5.
我们老板很喜欢新员工向他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则常用讲故事来教育员工,然后再用问题来启发员工。记得当初大学毕业,走进这家公司,在一次座谈会上,员工向老板提出了许多问题,最后都集中到一点上:老  相似文献   

16.
《致富时代》2011,(10):37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总,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困惑和难题:人才青黄不接。比如,营销总监几年都招不来一个优秀的营销经理;而营销经理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弄不来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导致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后继无人。由于没有优秀的接班人和可替代的后备人才,老板们总是受制于原来的那些中高层管理者和所谓的那些公司元老、能人。事实上,优秀的员工和接班人,外面有的是。只是,他们早就被公司  相似文献   

17.
过去,老板和员工之间有一项不言而喻却又真实存在的默契。老板对员工说:“只要你们为公司全身心地工作,或者至少你们的主管认为你们尽了全力,那么我保证为你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并逐步提高你们的生活水平。”这种激励办法相当直接,是一种简单的交换:员工以对公司的忠诚和尽心尽力换取稳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许多企业老板一说到自己的生意规模或说起商海的艰难时,总会用上这样一句话:“我容易吗?我要养活百来号人和一个公司。”就像说养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一样的口吻。就连一些国企老板,在表达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说:“我有几百人要养活呀!”这样的表述,隐含着是老板养着员工的意思,思想背景中是老板对员工的恩赐和施舍。也许正因如此,在一些老板的潜意识中,压根儿就没有把企业员工看作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没有把企业员工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有些企业老板利用劳动力供给充足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工的工资,以…  相似文献   

19.
<正>这家公司十分奇怪.老板在室外的草坪上种了蘑菇,还养了一条狗,把公司弄得像自己家一样.他还请专人给员工做饭.每星期举办两场曲棍球比赛.老板是一个年轻人.很爱玩.而且玩起来很疯.经常和员工打成一片。在这家公司.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用餐是免费的.健身是免费的.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1月,由南方电网编辑的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面向公司全体员工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ABC》一书正式出版。这本书以“责任南网,因我精彩”为主题,详尽解答了电网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的主要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工作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