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海 《特区经济》2008,(6):232-234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作为票据法上一项特殊权利,在其性质方面争议颇多,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其是一种特别请求权。笔者认为特别请求权说并不能反映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本质,反而把该权利的性质变得更加深不可测。本文探讨了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价值、性质,认为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是一种不当得利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王玮 《魅力中国》2010,(6):145-145
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作为票据法的一项制度,以流通为宗旨。该制度是通过保障票据的安全与高效来促进票据的流通。本文在利益偿还请求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构成要件,对我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经济日渐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作为贸易和结算工具的票据,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票据法上非票据权利之一的利益偿还请求权,由于在平衡当事人利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陆法系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其票据立法中予以规定。我国票据法第18条亦作了类似的规定,但相比较而言,还存在票据权利丧失的原因存在逻辑错误、法言累赘、义务主体的范围及利益偿还的范围不合理、配套立法不完善等问题。文章对我国票据法利益偿还请求权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以期从总体上理顺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利益偿还请求权是票据法基于街平理念而规定的一项特别请求权,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改进.本文在分析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的必要性及性质的基础上,指出了<票据法>第18条关于利益偿还请求权规定的不合理处,并提出修改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一,概说 关于《合同法》第58条之争议焦点集中于因合同无效而导致财产返还请求权的性质问题。理论界盖有2种主流观点:一、认为该财产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性质的不当得利请求权;二、认为该财产返还请求权性质属于物上所有权返还请求权。最近,  相似文献   

6.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该法的第二百四十五条是首次在立法上确立了占有请求权制度。占有物返还请求权作为占有保护请求权的一种请求权,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予以立法明确规定,但一直以来,学界对占有保护制度.尤其是对占有保护请求权的研究少有涉及,导致对该请求权仍然比较陌生或者对其相关具体问题仍然存有疑惑,因此对占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性质、与私力救济、本权之诉的关系辨析等方面进行一番考察和研究,进而初步提出占有物返还请求权的诉讼设计,以期在占有物返还请求权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具体实务操作有建设性裨益。  相似文献   

7.
婚前给付彩礼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我国现行婚姻法仅用一条司法解释规定了彩礼返还制度,在实际操作运行中,返还彩礼的条件过于粗疏。要从彩礼的渊源、性质入手,分析彩礼返还请求权的依据;要对返还彩礼的条件、主体、范围等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提出立法建议,以期建立体系化的返还制度。  相似文献   

8.
杨金三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2):180-180,F0003
关于拾得遗失物会在当事人之间成立债权关系还是物权关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利明教授主编的《民法》(第五版)认为:"拾得遗失物会在拾得人与原物的所有人之间成立债权债务关系。"[1]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原物所有人所享有的向拾得人请求返还原物的权利,在性质上应认定为物权请求权,即拾得遗失物本身会在拾得人与原物所有人之间成立物权关系。在拾得遗失物的情况下,因权利人或拾得人的其他法律行为会基于法律规定而发生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在法律适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厘清和深入探讨。作者认为,在归责原则上,应将过错推定原则引入到婚姻家庭领域中的损害赔偿制度中;在性质认定上,应将婚姻法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定性为侵权责任;在请求权行使方面,认为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仅配偶有之,家庭成员也应该享有,而且应将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作为一个独立的请求权,而不把离婚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法通则>将各种责任形式规定在一起,混淆了各种责任形式的请求权性质.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应该分别独立成编.人格权请求权应该包括预防妨害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侵权请求权包括损害赔偿请求权和恢复原状.  相似文献   

11.
祖丹  李强 《特区经济》2005,(2):237-238
保证是确保债权利益实现的担保制度体系中的一种类型,系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以其信用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法律制度或担保方式。相对于主债务,保证具有补充性,即保证人的责任在实体上产生于主债务不履行义务之时。但是债权人要实现他享有的对保证人的实体权利,还有程序上的要求,即在一定期间内依法有所作为,否则该项权利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请求权,不受时效制度的规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不当得利制度早已被各国(地区)立法所确认。该制度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关注,在英美法系也已成为继合同法和侵权法之后债法领域的第三大法域。我国民法通则虽然规定了不当得利条款,但是多是原则性与概括性的。在立法上如何确立不当得利请求权同其他请求权关系,既体现了立法者们乃至一个国家对不当得利制度的定位,也深刻影响该制度功能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因此有必要明确不当得利制度在我国民法上的法律地位,强化不当得利制度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疆 《魅力中国》2014,(6):387-388
票据追索权是实现票据权利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票据追索权的行使要件以及行使方式出发,研究其作用原理,对票据追索权如何保障票据权利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票据法21条之规定,与第10条之规定类似,并无存在之必要,同时退一步讲,如果涉及当事人以诈骗手段骗取钱财,则是由其他相关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当基础关系无效时,票据债务人不得以不当得利请求免除债务并涂销签名或返还票据,或以他方不当得利为由拒绝履行票据义务.  相似文献   

15.
陈柯霖 《中国经贸》2013,(18):132-134
票据权利是票据关系的核心,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权利原始取得的重要方式,是一项重要而又特殊的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票据转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票据交易和使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澄清了票据贴现的概念和法律性质,笔者认为,从保护贴现银行的角度来看,采取卖卖说比采取借贷说更为有利。指出了我国票据贴现市场中的相关问题、问题背后的实务与相关法理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确定票据贴现的法律性质以及明确票据贴现的法律地位;建立专门的票据贴现机构;在银行内部确立票据贴现的专业人员;加强市场企业的信用度,完善统一的信用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答疑解惑     
灾后不动产六问 四、地震使邻居家的房屋倾斜。从而影响了业主的房屋。该怎么办?答:业主作为物权人可依物上请求权予以救济。物上请求权,又称为物权请求权,是指物权被妨害时,物权人为恢复物权的圆满支配状态而有权对于妨害其权利行使的人请求排除妨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刘英 《改革与战略》2009,25(11):38-41
票据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使用,作为支付工具、信用工具,已经渗透到经济联系、商业往来、财产流转、债权债务等关系当中。独立性是票据行为的重要特征,它指的是每一个票据行为都以其文字记载及记载时的票据内容为依据独自发生效力,某一票据行为无效不影响其他票据行为的效力。票据法强调票据行为的独立性,是票据法对票据行为作出的特别规定,有利于保护持票人的权利,以加强票据的流通性。  相似文献   

19.
票据质押由于是权利质押的一种,所以担保法可以对其进行调整,又鉴于票据的特殊性,票据法同时对其进行调整,这样,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在法律规定上出现了冲突。票据质押中的被背书人(质权人)取得的是质权,票据权利人仍然是背书人(出质人),在效力上也就有别于转让背书的效力;关于质权人(被背书人)如何实现质权,应该有区别于一般质权实现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所谓票据丧失是指票据的最后持有人无抛弃票据权利意思,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与管领之事实或状态。票据丧失分为票据绝对丧失和票据相对丧失两种。票据绝对丧失,即票据被焚烧、撕碎、埋腐、洗烂以及锈蚀、污损、磨损等以化学、物理或其他方法致使票据上的记载事项面目全非,无从辨认,即票据作为一种物已被消灭或受毁损;票据相对丧失,即票据被盗、被抢、遗失等,也即持票人丧失对票据的占有与管领,票据仍然存在。票据绝对丧失的,任何人都无法占有原来的票据,不会发生意外情况。票据相对丧失时,票据很可能发生被冒领或被第三人占有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