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各自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化进程由“九五”期末的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取得了更快的发展。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存在诸如工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就业和向非农转移的人口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质量和数量不同步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存在大量“待城市化”的乡镇企业员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难度都将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面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积极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现象.而“血拼”式竞争和政府直接参与的地区竞赛成为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点.从“十五”到“十一五”时期,最大的思想进步就是:认识到仅仅在一般的调节手段和政策设计上进行调整,是不足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必须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是否能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来改变社会价值观,改变竞争和商业文明的基本理念,就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十几亿人口参与的工业化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是一个极大的人类难题.转变增长方式,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方式推进中国工业化,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而能否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能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理论、技术、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两种技能积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技能积累模式提供了分析视角,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和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期,先进制造业的形成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整个国家技能的供给以及高技能均衡的实现密切相关.论文在分析了技能积累现实模式基础上,构建了转型期技能积累的目标模式,进而探讨我国技能积累模式转换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与城市化分别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动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否协调应结合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从工业化、城市化及其互动发展的内涵出发,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考察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脱节后,开始进入协调发展的阶段,目前仍面临体制障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促进江苏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协调发展,应加快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向城市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多年来成绩显著,但西部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纵向投资和高速度工业化的外部驱动效应,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发展直接导致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依据内生增长理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应该逐步强化以制度安排为主体的开发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要素配置机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内生增长机制,实现西部经济以自我发展能力为驱动力的内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6.
观点"城镇化的过程除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更应是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生活方式变迁、现代城市思维的培育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城市在公共服务中基础设施投入过多,而对于城市居民真正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太少。""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会从土地上被吸引出来,土地集中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从不存在土地约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存在土地约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入手,说明了土地约束对于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具有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土地用途规制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并从城市化对土地需求的助推、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驱动、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土地征收制度的不健全和权力寻租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土地用途规制的内在困境,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规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章晟曼目前说,尽管中国以高能耗为标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但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有潜力突破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9.
2009—201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仍然向好,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基本态势仍然存在。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22698元,按简单汇率计算相当于3268美元,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劳动力和资金供给比较充  相似文献   

10.
高辉清 《董事会》2005,(11):26-27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毫无疑问会影响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年前,笔者提出,中国要在未来20年内,或者说继亚洲四小龙之后40年内,成为第一个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的国家,就必须依托以下五大动力:国内经济国际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民营经济扩大化、政府职能不断转化和城市化。但事实表明,“城市化”(这个被我排在倒数第一位的动力)在新一轮经济景气上升阶段几乎发挥了第一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化离不开自然资源,其进程必然受到它的限制,将这种由于资源的限制而使得城市化进程减慢的现象定义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本文基于Romer假设和城市化增长函数,首次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模型,并以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阻滞"作用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资源消耗的"尾效"存在,特别是水资源和能源的制约,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生产要素投入与资源利用方式,沿着平衡的经济增长路径,中国在2015年很难实现既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有效供给,只有将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坚持"紧凑型"的城市规划建设方针和倡导"节约型"的城市化推进模式,中国城市化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物质基础。但总体而言,在对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矿产资源的作用最为关键,往往是落后地区经济起飞阶段的主要依托和参与区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化纤工业不断强调发展模式要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今天,永盛新材料打出了:"聚焦差异化,创新谋发展"的企业发展口号。2015年3月18日,在上海,2015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的现场,永盛新材料举办了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的主题就是:"聚焦差异化、创新谋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勇副会长,徐文英副会长,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陈新伟处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端小平会  相似文献   

14.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高度复杂性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短周期性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这反映了在增长、结构和物价三个重要调控目标之间困难的政策选择。在当前这种各类矛盾交织的转型升级时期,更需要有实业专注精神和坚忍不拔毅力的现代工业文明素质,才能攀登上一个又一个产业高地,占据世界产业制高点,使中国真正成为未来的工业强国。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十二五"开局之年,尽管充满矛盾和阵痛,但正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告别"血拼"转向脱胎升华之时。从此,中国工业体系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将向着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前进。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作用,中国工业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化的趋势正在形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著地出现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南朝鲜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政府的不干预改革截然不同,南朝鲜当局为了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加速经济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积极地运用中长期发展计划、短期经济管理改革和预算工具引导和控制国民经济活动,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经过50年代的经济复兴时期(1953—1960年),南朝鲜从1962年起连续实施了五个  相似文献   

16.
<正>央行日前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继续优化,新兴动能加快成长,质量效益提高,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报告在"结构调整、供求改善与中国经济增长"专栏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资金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短缺,经济运行的体制成本高.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库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优化投资环境,重视培育库区腹地经济增长级.  相似文献   

18.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7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对外开放的深化,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压力、来自分配差距扩大的压力、面临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综观中国经济的全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还没有改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未来10—15年时期里,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从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看,今后中国最为重要、最为迫切的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保持和谐发展,更加重视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结构优化,更加重视深层次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总体来看是好的。我们现在确实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就像温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句话:尽管世界经济危机是如此的严重,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没变。我的理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没变,主要是支撑中国经济的基本力量没有出现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是支撑中国经济的基本力量,而且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都有广阔的空间并且发展的强劲有力,所以这些因素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有力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观点"土地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消除现有土地制度中不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障碍。""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市场流转,必须使土地价值得到变现,避免农民财产的隐性损失。"城镇化是一种结果和现象,不是可以通过"造城"来实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结果。必须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前提,否则很容易造成泡沫甚至鬼城等后果。工业化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城镇化却不同。现在很多人认为通过推动城镇化就可以盘活土地资产、拉动经济增长,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在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