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6月28日下午5时30分,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冰雹袭击了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一时间满大街都是汹涌而来的洪水。当时钟指向6时30分时,突然从旗国税局办税服务厅传来告急电话:办税服务厅院内涌入洪水,后墙被洪水淹没了1.2米,洪水就要从后窗涌入。险情就是命令,已经下班的税干们来不及换装,纷纷从家属楼内跑出,在雷有平局长的带领下,冒着倾盆大雨,趟着湍急的洪水急匆匆地向办税服务厅方向奔去。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12-13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持续普降暴雨。 江华县地方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就处于水口镇的地势最低处,并且星后紧靠大河,是最容易被洪水吞噬的地方,1998年、2002年、2005年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洪水的袭击,最高水位达1.5米。  相似文献   

3.
中国呼唤巨灾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平 《中国金融》2005,(24):59-60
巨灾属于破坏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中的洪水.风暴、地震.旱灾、森林火灾等和人为事故中的重大火灾.大爆炸、重大交通事故,恐怖活动.以及像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等传播性疾病等。为了应对这些巨灾.减少人员伤户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各国保险业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经验.发挥了商业保险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巨灾风险证券化构建巨灾防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中国保险》2005,(11):20-21
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区,长期以来,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1998年三江流域特大洪水,共造成财产损失2400多亿元;2004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为1602.3亿元;据民政部截止今年6月24日统计,我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6省(区)6月中旬以来遭受的严重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133亿元。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日益严重的损失。因此,在我国构建完善的巨灾防御体系势在必行。依据国际经验,选择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构建巨灾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进入七月下旬.阿荣旗地区连降大雨,七月廿七日下午连续四个小时的暴雨使山洪暴发,河流出床,水库决堤,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咆哮着由北向南泻下,阿荣旗处在一片汪洋之中。  相似文献   

6.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管子篇》),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人类在与洪水的长期斗争中,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仅仅依靠水利工程设施来避免洪水灾害是不现实的,因而各国的防洪对策由过去单纯重视工程措施转向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策略。保险作为防灾减损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它可以通过在时间、空间上分摊风险,  相似文献   

7.
洪水保险,何时掀起盖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特”、“榴莲”灾害,广西损失了157个亿。洪水引发的灾害损失越来越大。洪水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防洪却复杂的社会问题,单纯依靠工程措施防洪减灾远远不够,必须提出防洪减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是一个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主体的国家级农业贫困县。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8.334亿元,财政收入2152万元,财政自给率不到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88元。疏附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北,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冰雹、大风、霜冻、洪水等多发性自然灾害不仅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当地政府从2002年开始,在财政状况极度不佳的情况下,全额出资180万元.为全县6万余农户30万人投保了种植业、养殖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发生日趋频繁,由此引发的暴雨洪水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在大江大河的水文报汛手段相对完善成熟、堤坝防御稀遇洪水能力得到一定保证的情况下,申小河流的防汛减灾是目前政府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就如何开展中小河流暴雨灾害的防治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自然灾害风险中,洪水风险对于中国而言是最常见、最严重和损失恢复缓慢的风险之一。相对于低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的住房和财产由于缺少洪水保险的保障更易于暴露在洪水风险中。研究中挑选高风险地区作为样本,对不同地区洪水保险的供需缺口进行估计并排序。基于此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洪水保险的需求更可能受到不同地区洪水风险等级水平和经济基础决定的损失恢复能力的影响;与不同的需求水平相比较,洪水保险供给存在明显不足和结构化问题。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洪水保险供需缺口;政府被认为能够通过诸如在供给端建立跨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洪水巨灾分散机制和在需求端对保险费提供动态差异性补贴等综合性公共政策弥补洪水保险的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11.
洪水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然而作为转嫁风险、损失补偿重要手段的洪水保险却没有大范围普及。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洪水保险缺乏需求,而是由于保险经营自身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本文首先对风险的可保性原则、洪水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洪水风险具有弱可保性,然而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扩大损失分担面、加强承保洪水风险的技术条件等措施,使得洪水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最终得到在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构建多层次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和发展单一风险洪水保单等条件下洪水风险是可保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然而作为转嫁风险、损失补偿重要手段的洪水保险却没有大范围普及。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洪水保险缺乏需求,而是由于保险经营自身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本文首先对风险的可保性原则、洪水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洪水风险具有弱可保性,然而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扩大损失分担面、加强承保洪水风险的技术条件等措施,使得洪水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最终得到在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构建多层次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和发展单一风险洪水保单等条件下洪水风险是可保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从流域洪水风险管理和综合治理的角度看,应当充分发挥洪水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促进流域的洪水风险的实际暴露情况的改善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特别是洪水灾害。根据统计数据,1990~2010年间我国洪灾的年均损失额高达1202.8亿元,年均死亡人数高达2783人。从各国的洪水风险管理的实践看,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是有效的解决之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以洪水控制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刘旭卿 《上海保险》2013,(10):47-50,63
一、引言 当前,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地震、飓风、洪水等重大灾难频发。例如,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157人死亡,570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93.58亿元;2012年10月28日,美国遭“桑迪”飓风袭击,造成113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程仕标 《上海保险》2013,(4):59-60,63
风力灾害是自然界的气象灾害之一.同时也是财产保险中的保险责任之一。 风力灾害包括台风、飓风、龙卷风、暴风、雷暴、黑风暴、沙尘暴、城市楼群风等。风灾的直接危害是侵蚀土壤和环境、损坏农作物、导致干旱、毁坏建筑物或构筑物、沉没船只等,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风灾的间接危害足传播病虫害、扩散污染,也会伴随或导致暴雨、巨浪、洪水等形成更大灾害。  相似文献   

16.
沅江市乡镇财政走出困境的措施●方伏初刘吉良唐国安湖南省沅江市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财政陷入困境,1996年的一场洪水浩劫,使不堪重负的乡镇财政更加雪上加霜。据调查,该市1996年乡镇财政累计赤字5.335万元,乡镇企业及企业办事处等亏损13283...  相似文献   

17.
洪水保险的合理定价是制约洪水保险建立和推广的瓶颈之一,以往的洪水保险定价研究都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的,而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为了探索居民对于洪水保险的需求价格,从居民的洪水保险支付意愿出发,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法),借助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洪水保险支付意愿价格为81元,并分析了对于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费率持续走低,经营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加上目前的机动车辆保险中含有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责任,在现阶段易引发巨灾风险,更是对机动车辆保险的稳定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机动车辆保险台风,暴雨和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洪水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然而,洪水保险制度却迟迟未能建立。本文搜集和分析有关美国洪水保险计划(NFIP)的最新文献,对以NFIP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洪水保险运营模式进行了历史脉络的梳理,研究了其法制发展、运营现状、模式特色以及出现的问题,最后对洪水保险的政府运营模式进行了启发式的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时值金秋,硕果盈目。中国在大灾之年又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夸年夏天,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先后暴发了全流域范围的特大洪水。数十天来暴雨不断,江河洪水汹涌肆虐,恶浪逐天袭来。巨大的灾害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严峻的考验,在狂暴的洪水面前,英雄的中华民族挺起坚强的脊粱,以大无畏的气概,与洪魔展开英勇卓绝的斗争。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一幅惊天动地的战洪图,展现出伟大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凝聚力,展现出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