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伟荣 《现代商业》2012,(32):272-27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认知障碍型就业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型就业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就业大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不能及时调整就业心理。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可通过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调整就业期望值以及提高就业心理承受能力等方法和途径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学习、就业等压力过大,一些大学生出现焦虑心理现象,具体表现有新生焦虑、应试焦虑、就业焦虑等。提出大学生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积极融入集体和参加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摆正就业心态,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培养健康、开朗的性格,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克服焦虑心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迫待解决的问题。压力形成的自卑、社交不适造成的忧虑、择业压力造成的恐慌等心理,使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构建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格品质、积极参与社会交往、自我加强心理调节等培养措施,科学地开展心里健康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张利锋 《商》2014,(47):26-26
在近些年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了。由于当下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对于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心理很产生一定压力,同时,大学生的关于心理准备与心理素质也对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就业产生影响。本文笔者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大学生所存在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一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刘莹 《中国市场》2014,(5):127-12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驱使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极大的变化,促使其心理朝向亚健康的状态发展,除技能是社会对大学生选择的标准以外,健康的心理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分析,探讨一下其心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如学业、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巨大考验,可以从体育课程中加入挫折教育的因素,提高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以其更加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丹 《现代商贸工业》2023,(18):150-152
大学生“疫压力”是指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及后疫情时期因学习方式转变、人际交往转型、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形势严峻等多重因素导致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压力。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大学生“疫压力”产生的原因及消解路径。研究认为,“疫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学习方式转变带来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转型带来沟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精神压力、就业形势严峻带来就业压力,从而导致大学生焦虑、抑郁和恐慌。消解路径:注重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正向宣传引导,强化压力管理意识;增强体育运动意识,构建积极校园文化;聚焦学生发展问题,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从大学生自杀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悲观心理、耐受力低下等内部心理因素,学业压力过大、就业前景迷茫、人际关系紧张及情感困扰等外部心理因素.共同影响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研究表明,要将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与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这种综合模式来减少大学生自杀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不良心态,主要表现在倍感就业压力,不分年级的就业恐慌心理;逃避现实,得过且过的消极就业心态;无从定位,逃避或盲从的极端就业心态等方面。促使大学生就业不良心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学校教育模式陈旧,工作未能与时俱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招聘时有失公正,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住,等等。大学生应在自己的努力和高校及社会的帮助下有效化解就业压力,成功就业。社会方面:用人单位应转变思想,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媒体应充分发挥特有的舆论导向功能;政府部门应完善就业政策和体系。高校方面:应合理设置专业,注重教育模式创新;加强就业部门专业化,扩大就业指导范围。大学生方面:应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脚踏实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女大学生呈现出自卑、依赖、焦虑、盲从和求实惠等心理问题。加强社会调控、制度调控、教育调控以及心理调控和自我调控,可以有效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朱林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7):149-150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但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校园虚度光阴、频频自杀、残害生命、等漠视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影响着大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关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高校角度出发,探索高校生命关怀教育对策,将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关怀大学生的生命,重视大学生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从众心理的影响,纷纷选择在校期间打工。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校大学生打工与专业的契合度,论证在校大学生打工对今后就业的影响,阐明正确看待在校大学生打工与今后就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压力也很大,就业教育是当前很多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的指导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新型的媒体进行利用。本文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来自社会、父母甚至自己的重重压力,表现出很多心理异常反应。本文从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心理出发,寻找其应对的措施,提出调适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为促进大学生完善健全人格,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吉祥  朱颖  蔣庸 《现代商贸工业》2012,(21):152-153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自卑、自负、焦虑等心理问题,给大学生的求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扰。立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随年级变化而产生的就业心理变化,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最大,建议高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从而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6.
阎小平 《商业科技》2010,(36):218-219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规模不断上升,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金融危机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经济发展模式、大学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等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规模不断上升,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金融危机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经济发展模式、大学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等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有就业期望值高,不愿去基层;择业动机具有趋利性,需求不切实际;缺乏竞争意识,过分追求稳定;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自我认知不足,依赖性强等。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加强就业心理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教育引导其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和诚实守信的观念,强化受挫能力的教育,建立一套科学长效的育人机制,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性就业,减少盲目性,有效缓解其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王传兴 《北方经贸》2009,(5):161-16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益突出,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渠道不畅通、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城市化、就业非规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大学生信心不足带来的心理障碍等。对此,我们应该从扩大就业渠道,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促进规范化就业,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以缓解青岛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岛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逆商教育是当前高就业压力环境下高校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选择,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变迁要求的必然举措。逆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正确的挫折观、自信心、归因理论、健康的思维方式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讨论、情境模拟、挫折经历分析,心理暗示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逆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