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农村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程,为破解“三农”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总体来说,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既不“普”也不“惠”,农村金融依然是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一是银行的商业性或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导致银行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提高金融产品价格。要破解农村普惠金融的“普惠难题”,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引导、法律上规制、财政上支持,加强村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要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夯实农村普惠金融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2015—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和城市发展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银行信用贷款投放的内在关系。实证发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银行信用贷款投放规模和占比。二是数字普惠金融与银行信用贷款的正向关系,因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存在差异,目前对东部城市银行信用贷款促进作用更明显。三是数字普惠金融对银行信用贷款的作用存在结构效应,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的作用相对更重要。四是是否为农商银行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信用贷款的正向关系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提升银行信用贷款占比,需要政府、监管部门、银行和企业居民共同努力,群策群力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夯实信用贷款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铜川农户主体为研究对象,设计针对农户金融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在全面了解铜川市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村主体普惠金融满意度的因素。实证结果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户主体的金融意识及接受程度、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传统金融机构的线下贷款服务是影响农户主体普惠金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生态、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防范普惠领域相关风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不能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虽然政府已经把发展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是仍难以解决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P2P、众筹、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和电商小贷5种模式,具有成本低、体验好和基于大数据的特点.互联网金融提高了农村人口的金融参与度,降低了民众理财的门槛,解决了小微企业贷款的难题,有力推动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扶贫对于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增加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是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金融扶贫要从普惠金融视角出发。同为新兴市场大国,印度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印度小额贷款的发展、印度银行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信息科技的角色三个方面,总结了印度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征。本文认为,由于缺少定制化服务,印度小额贷款并没有很好的满足普惠金融发展需求;印度银行业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拉大了城乡居民享受银行服务的差距;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有助于印度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联合国发布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蓝皮书时开始,各国纷纷响应号召,通过金融改革和创新推动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中国政府也加入了“普惠金融联盟”,把“普惠金融”写入政府决议.本文从普惠金融的来源、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到中国从小额信贷到微型金融,再到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来分析如何通过金融创新,特别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来加速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让所有需要获得金融服务的人享有优质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普惠金融列为重点工作,为了深入了解吉林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总结吉林省在普惠金融创新实践方面的经验,为国务院制定发展普惠金融规划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专项调研团队对吉林省辽源、通化和白山三个地市进行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享受金融服务的情况以及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促进吉林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微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问题,然而其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市场活力来源不容忽视。随着金融科技的崛起,小微企业金融信贷迎来了全新的机遇。自2018年起,国家逐步聚焦小微企业中相对薄弱的群体,监测统计口径对象更改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本文旨在研究金融科技在迅猛发展背景下对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选取2018-2022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以及通过对各银行年报指标的整理,挖掘构建商业银行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作为面板样本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商业银行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增加,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高于国有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动。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网络外部性及非均衡发展特征,分析对绿色农业发展产生的非线性影响,并基于2011—2019年省级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农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数字普惠金融门槛不断提高,其对绿色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愈发显著;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对绿色农业产生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其促进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使用深度、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据此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和加强绿色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彬 《西部金融》2022,(8):54-58
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普惠金融发展主力军的农商银行,亟待全面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本文以秦农银行为例,首先,对当前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难题以及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产品创新、“互联网+”赋能、绿色金融以及红色党建四个方面对秦农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实践探索进行总结。最后,基于秦农银行的实践指出农商银行应该建立多元化普惠金融体系、数字化创新产品库以及积极运用政策引导和激励,从而更好地发挥普惠金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私人借贷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新区相继实行了减息和土地改革政策,对旧的高利贷债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革命,长期压在农民头上的高利贷剥削大大削弱乃至彻底废除.但与此同时,也普遍发生了农民借贷的严重停滞,乡村借贷活动陷入僵局.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恢复与发展,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活跃农村金融,但是当时农村民间借贷停滞的局面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2.
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对经济的核心作用,农村金融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许多缺陷,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效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使得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一个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农村金融市场,创造一个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共存共生、协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在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贷款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和中国一样,人多地少,农业以小农户生产为单位,借鉴日本农村金融体制及其支农经验,将有利于加快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以金融稳定为目标,标准的制定主要反映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其复杂和严格的监管标准不但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且阻碍了其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国际金融监管必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以顺应国际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国际金融监管要突破金融稳定最大化的单一目标,追求金融稳定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要通过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的改革,逐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可在数字金融领域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有效管控金融科技和创新产品(服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法律规制现状却与之及其不相称,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法律上的困境,亟待加强立法。作为农村金融组织的支柱,其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完全有能力和实力制定一部《合作金融法》,通过这样一部立法,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运作纳入法治轨道,以法律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弊端,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应在充分分析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管理新体制的构想,以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组建村镇银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也是缓解当前农民贷款难,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活力的需要。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入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当前村镇银行利率定价和规模需要,深入剖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村镇银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核心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双重二元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供求体系的构成。基于动态博弈论的方法,由建立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下的两方博弈模型,到引入非正规金融机构,构建并分析了抵押担保机制度下三方博弈模型,再引入政府干预机制建立四方博弈模型。通过建立农村金融主体四方合作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参与主体各方合作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研究发现,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建立有效的且符合约束条件的政府干预机制、抵押担保机制以及信用惩戒机制,逐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各经济主体合作、竞争机制,从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合作金融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作金融获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障碍,因此,合作金融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加强风险控制,推进金融创新,增强盈利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金融是构成一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自金融改制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已有了良好的基础.但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覆盖面、农村贷款情况、小额信贷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构建完善的"三农"服务金融体系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