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劳动价值的框架范围内,可以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说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在于:由于它们节约了大量的交易费用,因而使得创造价值的劳动可以利用节约的时间等成本在单位时间内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马克思分别从生产劳动一般、商品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和创造等角度对生产劳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该文认为,那种以是否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否为资本带来利润作为标准来判定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论断是片面的,只有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用是否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作为标准,才能判断服务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相似文献   

3.
价值理论研究是现实赋予的重要课题 ,本文依据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从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争论的焦点入手 ,对价值决定、与之相伴而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价值与分配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进行了介析 ,并提出了笔者的理论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为我国私营经济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理论环境。而这一理论形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论证“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是创造价值劳动的命题,首先要依据马克思关于对经理人员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论述,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形成的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际。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要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必须机科学地理解这一理论,科学理解应该从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解释,以整个价值理论为背景来理解,从方法论层次上来理解,从准确把握一些概念及其关系上来理解,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知识能否创造价值等问题进行合理的阐释,在科学理解与正确解释的前提下,正确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明确当前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文中指出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与方法 ;澄清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陈冠玉 《经济经纬》2007,2(2):13-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认识,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的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相关,主张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无关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的资本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以为资本创造价值或者资本收入是非劳收入是不正确的;现阶段的按要素分配只是分配的表现形式,其实质则是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价值理论的逻辑延伸,一定的价值理论必然伴生相应的收入分配理论。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研究范式,经历从斯密、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论到萨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效用价值论的演变。与之相适应,收入分配的研究范式也从劳动剩余分配研究向要素分配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需要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要分配收入首先必须创造财富。广大劳动者生产创造的财富,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规模。为了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决定收入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应该是劳动贡献的大小。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收入分配,还必须有利于社会和谐,把社会和谐作为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逄越 《经济师》2013,(8):27-28
当前,知识经济、资本经济日益受到青睐,使劳动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文章通过重温马克思劳动价值及其分配理论,旨在呼吁全社会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大潮中,更加突出劳动创造新价值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承认纯粹服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无损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这一科学范式的“硬核,”而且是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必然选择。这样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范围内,可以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说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在于由于它们节约了大量的交易费用,因而使得创造价值的劳动可以利用节约的时间等成本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宁 《经济师》2001,(3):28-2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内容是 :在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 ,在社会生产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据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对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试点。后来朱基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指出 :“收入分配问题是新形势下需要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要解决好这个课…  相似文献   

15.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规律要求价值在创造主体与分配主体之间对称 ,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加了人们认识上的困难 ,但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 ,生产劳动的发展遵循社会化分工协作规律时 ,表现出间接化、社会化、层次化、科技化的规律性。把“四化”规律引入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分析 ,完全能够在坚持劳动价值论本质规定的前提下 ,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统一起来。同时我们还会发现 ,创新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实际上是劳动创造价值的新的表现形式 ,要素价值论是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创造价值 ,按生产要素分配或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是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及其贡献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 ,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 ,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 ,为我们结合现代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收入分配理论 ,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能够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收入分配基础理论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经济学现代趋势 ,适应中国发展要求 ,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现行劳动价值论体系将价值仅理解为抽象个人的生理消耗,而不是对人类生命、人与人关系的创造,因而不能反映抽象劳动的历史发展,无法解释人均GDP的巨大增长.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确认劳动价值的两大存在形态:物质生产中凝结在商品中的"物化价值"形态,"人的生产"中由物化价值转化于人的生命中的"人化价值"形态.由此可建立与现实一致的"商品价值趋势指数模型"与国际产品价格的"价值比指数模型".这不仅消除了现行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危机,而且开辟了劳动价值论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空间,提供了西方经济学所未能提供的符合现实的理论模型,显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独特理论魅力.  相似文献   

18.
浅谈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成 《经济问题》2002,(10):5-6,27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误解。后者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生产力(率)”相等,正比于“在相应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反比于“为生产相应使用价值而花费的劳动时间”。因此,马恩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也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本身具有使用价值,“按资分配”也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中国私营企业主目前的收入主要不是剥削。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实践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真理的相对性就更明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就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发展过来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发展观以燃烧中的氧气的发现为比喻有个具体生动的描绘,他说马克思是“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他认为,这里摆在他面前的不是无燃素气体,也不是火气,而是氧气,这里的问题不是在于要简单地确空一种经济事实,也不是在于这种事实与永恒公平和真正道德上突,而是在于这样一种事实,这种事实力定要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并且把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生产的钥匙交给那个知道怎样使用它的人,根据这种事实,他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经济畴,正象拉瓦锡根据氧气研究了燃素说化学的各种既有的范畴一样。马克思的这个发展观也应该是我们的发展观,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提出我们的问题来,并加以研究解决,推进发展,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是这样,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必然是继承其科学内核的发展,不能随心所欲,凿附会,就象是只能老树抽新枝,而不能自生藤蔓去缠绕攀附以冒充本体一样,我们既要尊重马克思,也要尊重现实,所谓尊重马克思,就是尊重马克思的原话原意,不论对与否,他怎么说的就怎么说,不要夸张虚褒,也不要回避遮掩,更不要肆扭曲改造,所谓尊重现实,就是尊重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都要立足于现实,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肯定只有人类的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这就是说得非常明白的,不能因为今天要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了,就说《资本论》里本来就讲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也一样创造价值的,这就荒诞无稽了,这不是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而是以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马克思的理论,又要借马克思的名义,学术讨论崇尚平等与自由,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研究见解,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他人的理论,但不能强加于人,特别是故人,本是马克思明白反对的理论硬要说是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简单而笼统地用复杂性与简单性劳动来解释劳动创造价值的差异,容易导致逻辑循环与解释的随意性。本文分析马克思当年为了更重要的理论任务而没有深入分析的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指出社会劳动分为两个层次:在既定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常规型劳动,以及创造社会生产条件的创新型劳动。常规型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既定社会生产条件下的抽象劳动时间来量度,而创新型劳动并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其生产的产品是社会生产条件的变革,通过提高社会人的价值创造能力而创造劳动价值,因而其价值创造过程与价值实现过程是同一过程,其数量等于这种社会变革过程中劳动价值增长的历史积累。由此可以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型劳动所能创造的价值的数学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