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栎仁 《产权导刊》2012,(10):63-64
正继北京、上海之后,广东省于9月11日出台碳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也正式揭牌。作为中国国内第一家以"碳排放权"命名的交易所,在揭牌仪式上,完成了1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权配额认购。这是国家发改委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之后,湖北也加快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步伐。9月初,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监施逊涛证实,注册资金1个亿的湖北碳交易所将于近期揭牌。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Boltzmann分布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利用相关研究数据估计了总量减排指标下,中国6个碳交易试点省市2000-2010年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问题.实证研究表明:Boltzmann分布是碳排放权在6省市之间的“最概然分布”.目前,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后,6省市之间暂时不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如果未来更多的省市参与碳交易,那么该模型下上述情况将会发生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公平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为之付出了巨大努力,二氧化碳减排势在必行。碳交易是控制碳减排的重要方式,我国在七个城市开展了碳交易市场试点。从碳减排的角度出发,对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了总结分析,深入研究了北京碳交易试点的交易情况。可以看出,北京碳交易市场呈现交易规模稳步上升和企业参与积极性高的特点。此外,通过对北京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北京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获得议价权,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我国必须完善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国内和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现状的对比分析,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从市场和碳税为出发点提出了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议,分析完善的碳交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杲  张熙 《产权导刊》2015,(8):59-60
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温室气体排放逐年递增,造成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引起全人类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视.在全球气候谈判的政治压力下,以欧盟为代表的一批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履行发达国家先期减排的国际承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排放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在北京、上海、湖北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以交易促减排的序幕,中国碳市场随之形成并稳步发展.台湾地区近年来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工作,与大陆在多个层面开展碳市场、节能降碳合作,最终促成了海峡两岸首笔自愿碳交易.  相似文献   

7.
碳交易是以碳定价为基础、旨在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激励机制。《京都议定书》签署后,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措施。十多年来,国际上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欧盟EU ETS为代表的国家级碳交易市场以及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等区域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建构,从各地区的试点,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构,已经历整整十年,在碳减排和区域环境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未来碳交易市场发展和制度体系建设中,应重点规避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中配额超发分配的风险,加速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立法,发展多层次碳交易市场,不断创新碳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8.
逐步建立碳排放权市场,探索以市场机制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如何对碳排放权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碳排放权的产品本质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深圳碳交易体系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目的的不同,建议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计量模式,对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调整、交付进行会计处理,并探索合理反映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信息披露方法。  相似文献   

9.
尤毅 《开放导报》2023,(1):103-109
碳交易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经过改革创新,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基本建立,但现有碳交易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层级不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配额管理机制不完善,碳交易无法起到减排作用;碳市场交易机制有效性不足,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压力;碳交易市场单一等。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立法;制定碳排放奖惩机制,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及早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完善碳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产权导刊》2023,(3):55-58
<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在众多减排“工具”里,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减排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因此成为全球减排的主流工具。碳交易体系发轫于欧洲,并获得一系列成功实践。中国的碳市场建设自地方试点起步,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七省市启动碳交易地方试点工作,探索市场化节能减排路径,这标志着碳交易体系正式引入中国。彼时,对于中国碳市场的各个参与主体而言,无论是地方政府碳交易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1.
根据科斯定理,市场可以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以有效方式消除温室气体污染的外部性。碳交易成本的大小对碳排放交易机制能否起作用有重要影响。碳交易平台对交易成本中的交易费用有直接影响,对交易成本中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交易成本中的监测、报告和核查成本基本没有影响。交易平台可以从结构性和市场性两方面影响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2.
5月21日,深圳市政府宣布,将在今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碳交易(即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中国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我国要在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十三五”期间在全同全面开展交易。另一试点上海市表示,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1968年戴尔斯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虽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探索碳排放权交易的方式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缓减全球变暖趋势,保护环境。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为基础,针对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对碳交易及其法律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注册登记簿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本文对德国以及国际碳交易注册登记簿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以及管理体系进行综述,以帮助我国更好地建立高效便捷的注册登记簿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快以市场化手段对气候环境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2013年4月15日,自治区节能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组成调研组对上海碳交易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此次调研,我们认为,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经验为内蒙古更好地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转型升级与收入增加等现实矛盾,以及推动碳交易市场建设和开展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合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及国内碳交易现状概述 自从2003年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全球的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了六年。在这六年里,碳交易规模一直高歌猛进,并且在2008年的时候,全球碳排放权交易规模已经超过48亿吨,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美元,并且仍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杨晨 《科技和产业》2023,23(17):125-130
基于2011—2019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剖析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绿色创新在碳交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发挥了中介作用。因此应加快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激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以绿色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碳减排经济刺激手段,具有双重功效。既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又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然而,完全自由放任的碳排放权交易会因为市场固有的缺陷而引发金融风险,如碳排放权的社会分配不公和碳排放权交易的不完全竞争。因此,政府监管应贯穿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始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育尚未成熟时,政府需要培育市场良性运行的外部条件;市场逐步成熟时,市场将取代政府起基础调节作用;市场失灵时,政府能纠正这一失灵。  相似文献   

19.
《首都经济》2012,(5):3-3
近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是实现低碳发展的一条新路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导致的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和应对的全球性挑战。  相似文献   

20.
碳金融旨在解决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外部性问题——气候变暖问题,通过控制碳排放总量在降低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达到平衡。8月份,湖北碳交易年底启动的消息传出。据悉,目前湖北的碳交易体系的研究设计层面已经差不多完成。有153家企业被纳入试点碳排放交易,年耗煤量均超过6万吨,主要涉及钢铁、化工、水泥、汽车制造、电力、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