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红伟 《生产力研究》2011,(4):11-13,16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在组织中,不在正式的合约规定之内,也不在奖罚的范围之内,员工可以自行决定,但是在整体上有利于组织功效发挥的一种行为。当前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主要借助于以利益交换为动机的社会交换理论,而忽视了该行为产生的非利益动机。文章在回顾组织公民行为研究成果和暗示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受暗示性双因素理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借助于暗示理论,构建了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暗示模型。最后,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回顾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背景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包括两维度、五维度、四维度、七维度和十维度等;分析和概括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质、组织特点、任务特性以及领导行为等.  相似文献   

3.
组织中的动机理论从早期的需求层次论、X/Y理论、双因素理论,发展到后来的强化理论、内部动机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及强化理论,学者及组织管理者们试图更准确的把握人的动机和在组织中的行为,以期更好的激励员工。自从1988年Organ提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以来,人们发现在员工工作实际中,组织公民行为普遍存在,并影响着员工的工作行为。就产生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种动机及其行为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管理实际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理论是情境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有研究存在未能契合中国企业实践和根植中国文化土壤等问题。为厘清该问题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回顾,阐述当代制度特性和传统文化特性两类情境化动因,并梳理了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实施效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应重视对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加强案例研究和历时性的纵向演化分析方法,采取主位研究立场,发掘和建构更具本土契合性和实践效力的组织公民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下的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追求个性发展的今天,新一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思想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教育管理者如何管理他们?如何进一步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本研究一方面强调了培育学生的组织承诺在个人-组织契合度与班级凝聚力关系中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重要性.尝试从组织公民理论出发,建立了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三者的概念模型,为深入研究该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组织行为学领域对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深入,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较少涉及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管理的内容。本文在对组织公民行为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该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活动中的应用,并据此分析探讨了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企业公民理论人性假说和范围界定,阐明了企业公民权利与社会责任的三种关系,在利益相关者的框架下对企业公民的战略性与利他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分析了企业家思想、企业文化、媒体报道、国家与社会组织、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税务制度等因素对企业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组织公民行为(OCB)的功效已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以往的大多研究探讨了个体层面因素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但却很少详细地从组织层面因素来分析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正基于此,本人将通过组织公民行为角色界定的中介作用和企业文化吻合度的调节作用来阐述企业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制度理论认为组织绿色实践是在外界制度压力下为获取社会合法性而采取的行为,组织嵌入在所处的社会情境和制度环境中。组织可以通过表现出与制度环境“同型”而获得社会合法性。基于制度理论分析了3种制度压力如何驱动组织进行绿色管理,研究了导致产业内组织绿色行为异质性的原因,构建了企业绿色管理驱动力模型,最后探讨了制度压力下组织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以及组织绿色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已经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但对工作场所中知识隐藏行为尚缺乏深入了解。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利用306名智力型企业知识员工一手数据,构建了一个带有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检验了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包括组织公民行为和公民疲劳的中介作用及变革型领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组织心理所有权负向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与公民疲劳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调节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在变革型领导水平高时更强,在变革型领导水平低时相对较弱。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隐藏、公民疲劳等理论,还可以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管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献在于拓宽了心理契约的应用领域和OCB的前因变量范围,即针对知识型员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研究心理契约和OCB的关系。在对国内外心理契约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心理需求的特点,并对管理知识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心理契约管理激发知识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雇佣模式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已成为企业内外广泛议论的话题。从创新行为的组织影响因素出发,逐渐渗透到个体影响因素,探究工作安全感、组织认同感在雇佣模式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雇佣模式与心理契约感知不同维度对创新行为的交互作用。通过对439名不同地区员工调查发现:与无固定期限员工相比,固定期限员工更倾向于表现出较少的建言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角色创新;工作安全感和组织认同完全中介了雇佣模式对建言行为的影响,部分中介了雇佣模式对组织公民行为和角色创新的影响;固定期限员工在交易型和平衡型心理契约感知下,表现为相对消极的组织公民行为和角色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过去固有的集体主义文化逐步与个体主义文化相融合,当代中国人的物权意识有了极大提升,领地行为在我国组织管理中表现出强大解释力。科技人才作为创新创业先导,其领地行为对后续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显示出别样特点,然而,目前相关研究稍显不足。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视角,实证研究科技人才领地行为在组织中呈现的两面性问题及其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运用问卷调查获得全国高校、高新科技企业以及科研院所有效问卷290份,并开展结构方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人才领地行为对公民行为同时存在双向影响,其中,控制标记和反应防卫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直接负向影响,而身份识别标记具有直接正向影响;预先防卫行为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而心理所有权发挥关键中介作用。究其原因,领地行为对组织的多样性影响,主要源于其内涵维度的差异性和心理所有权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已经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但对工作场所中知识隐藏行为尚缺乏深入了解。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利用306名智力型企业知识员工一手数据,构建了一个带有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检验了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包括组织公民行为和公民疲劳的中介作用及变革型领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组织心理所有权负向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与公民疲劳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调节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在变革型领导水平高时更强,在变革型领导水平低时相对较弱。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隐藏、公民疲劳等理论,还可以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三家外企中收集到150份有效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验证外企员工这一特殊群体中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是:外企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组织信任及其各个维度(企业信任、领导信任、同事信任)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训  乐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3):112-116
对领导风格通过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相关理论及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不同雇佣关系下员工的行为特征,构建了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变革型领导风格和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在不同雇佣关系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②变革型领导风格能够有效提升正式员工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但对非正式员工绩效的影响作用较弱,仅智力启发有助于提升员工任务绩效;③交易型领导风格可以有效提升正式员工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但对非正式员工的影响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达到良好的组织绩效,除了从人力资本中获取最大收益外别无选择.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到中国寻找投资机会.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实施使得这些跨国公司必须要面临如何对中国员工进行管理和激励的问题.企业不仅要重视正式雇用契约规定的行为,更要发掘员工超越角色的组织公民行为,创造有利于发掘组织公民行为的环境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为在华跨国公司如何改进管理方式和领导风格,实现文化融合,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促进组织绩效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员工实施组织公民行为既可能是好士兵的真心表现,也可能是好演员的虚伪行为。通过对302名企业员工及同事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亲社会动机与印象管理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亲社会动机对指向同事的组织公民行为和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印象管理动机仅对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印象管理动机在亲社会动机与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当员工有较高的印象管理动机时,亲社会动机与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更弱。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云环境下影响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云能力的概念,认为组织云能力是主要由云技术应用能力和云思维能力组成的组织应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的能力,知识共享双方的综合云能力是影响云环境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之上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跨组织知识共享的动态行为和因果关系,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云环境下跨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过程,可为设计改进组织间知识转移行为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睿  于渤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6):139-142
技术联盟可以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转移是促进技术联盟组织间共同学习和取得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组织公民行为角度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研究展望。首先,界定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层次;其次,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对技术联盟主体间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内容;最后,给出了技术联盟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技术联盟组织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联盟组织公民行为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