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核。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3.
良法之治是现代法治的实质要件和价值基础。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要求和重要标志。文章通过界定良法的含义和以人为本的立法价值取向,进而阐述立法以人为本是良法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良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探讨社会的价值问题,实现价值哲学研究的转向,是推进价值哲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谐是社会的基本价值,锻造和谐社会的价值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关系、激励和谐社会的价值创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思想素有历史渊源,它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反思及超越。同时,以人为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精神实质是追求社会和谐。因此,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诉求。  相似文献   

6.
行为管理科学是管理科学中的一支重要学派,她注重人的因素,强调人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兼收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凸显了人本主义思想。而构建和谐社会也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使人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基于二者相同的价值追求,能否通过行为科学透视和谐社会,从中折射出有现实意义的价值,给构建和谐社会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大力实施和推广刑事和解制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其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对于有效打击和预防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以安全为天的传统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相似文献   

10.
高中山 《全国商情》2012,(11):12+16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构建起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公路系统也是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准确理解"和"文化,辩证把握和谐价值取向的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至关重要;弘扬"和"文化,促进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战略的实施,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哲学,提高认识和处理思想文化领域复杂矛盾的能力,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凯恩斯不仅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其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有重要影响。凯恩斯认为,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只是手段,它们都要服务于建构“伦理上合理的社会”这个最终目标。凯恩斯的“伦理上合理的社会”概念与和谐社会概念有相似之处,他的伦理上合理的社会构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必须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和谐社会创造丰富的文化条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建设成为培育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基地等,以适应时代发展赋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宪政制度的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宪政的实施,首先要有社会成员本身的思想意识的觉悟与提高。社会成员要求公平正义,而政府则是公平这种公共产品最主要的供给者,要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区域走向和谐区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区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阶段.由于传统效率观的影响、社会资本缺乏、地方博弈和文化冲突,使我国和谐区域建设步履艰难.只有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注重均衡和创新,同时强化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社会资本,培育区域文化,我国和谐区域建设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统战工作必须为建设和谐政治文化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重视统一战线的优势,促进和谐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标志。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动态、整体的概述。构建一套“三层叠加、逐渐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全面地测度和反映。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地区文化传统有关,深刻的社区记忆作为一种治理资源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可能,加上地方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渗透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因素.基此,推动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各地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它与各地的政治现实、地方传统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差异将在各地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构建和谐社会也对财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一定制约,应着力构建"和谐财政":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生态财政"。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