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盟员对联盟的投入、贡献、风险大小等影响因素对其利益分配结果影响的重要性,针对每种因素进行具体量化并构建相应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模型,运用合作博弈思想,着重探讨模型和谈判模型在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最后在各利益分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弥补各模型不足的综合利益协商模型,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盟员所得利益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焦点问题,可将税收增长因素纳入工资指导线制定之中,完善对社会工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并建立"调高扩中保低"的行业工资分配指导机制,完善对不同行业工资分配的中观指导;建立超额累退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使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非赢利性企业可以盈利,但所得利润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而不能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中进行分配,不为其拥有者积累利润。如何使非赢利性企业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确保政府实现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公平标准会影响员工对客观公平现象的知觉、判断和评价。文章分析了公平标准认知差异对员工任务绩效和工作偏离行为的影响以及分配公平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工作要求律"、"个体贡献律"、"岗位条件律"和"个体特征律"这四类公平标准的认知差异与员工分配公平感、员工任务绩效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工作偏离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分配公平感在"工作要求律"、"个体贡献律"、"岗位条件律"、"个体特征律"这四类公平标准的认知差异对员工任务绩效和工作偏离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劳资间分配份额不是要素边际贡献或劳动力价值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工资是劳动市场上劳动供求规律所决定的“劳动商品”的劳动价格,职能资本所得剩余的数量则取决于劳动所得份额的多少。要素分配的具体比例是各种社会力量的均衡,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零售商”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运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和Shapley值法以及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研究“合作社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联盟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并引入模拟数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Shapley值分配方法使农业合作社得到了高于基础收益的分配额,而加工企业和零售商所得利益则比修正之前少;这种联盟关系体现了按贡献分配利益的原则,更符合实际,且仍然是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设计合理的利益共享契约,以维持农产品供应链联盟关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对这一论断要从时代的高度进行深入认识。尊重劳动,要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要实行按劳动创值贡献分配薪酬体系,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是一切社会因素进步发展的一般性物质基础,而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条件。但是,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而是通过社会分配环节相互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的分配方式直接相关,而经济分配方式又与经济增长速度的辨证统一,经济增长通过社会分配方式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经济转型后期利益竞争使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差距扩大。要使经济增长的成果为绝大多数人所享有,化解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必须通过社会分配使经济增长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国有制及其国家普遍授田制之下所成立的官社体制中,社会一切分配奉行"均平第一"原则。官社体制下,土地产品要在土地所有者———国家和耕种者之间进行分配。其分配法则的基础和前提是"均平论"和综合(空间上是远迩)平衡论。应重新审视和评估"不患寡而患不均"之论的价值,研究其分配法则,是道德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解决的是生产要素为什么要参与分配的的问题,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解决的是分配多少的问题。按生产要素的分配就是按所有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中最先进的分配方式,是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商业企业在历史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从体制、人才、竞争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若干措施,以期它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筹资能力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运用2009年数据,通过短期静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农民个人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分地区来看,除陕西省外,全国其他省份的农民都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按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的户数比重来看,中国大约有560%的农户负担不起新农保个人缴费。运用ARMA模型,通过长期动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只要农民的收入能实现持续增长,未来农民完全有能力承担新农保缴费。为实现新农保个人筹资的可持续性,建议明确界定“缴费困难群体”的范围,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主要调节机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机制分配功能的直接体现。在这种分配方式大大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收入上的巨大差距,我们应该努力加强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宏面调控,使广大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应以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参与分配,并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拓者。分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 ,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微小企业的宏微观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宏观层面看,微小企业发展特别突出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而且,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促进出口方面,微小企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进一步地深化了财政货币政策效应。从微观层面看,微小企业发展最主要的边际贡献是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促进技术和制度创新、分配制度优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构造数量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指出,要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还要平抑较高的农村物价,尽早发掘出农村消费的潜在力量,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农民纯收入和相关因素的数量关系,建立了关于农民收入的线形回归模型,并通过各项检验,利用1999年的数据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因此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数学模型,对四个金矿床勘探类型进行了划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政府纵向分权体制中的经济增长激励与同级政府体系中的横向财政分权过渡,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比重过低的体制性因素。在政府的要素支配权过大、经济职能过多的背景下,中央政府难以消除地方政府产业偏好对劳动报酬份额的不利影响,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政策实施空间受到限制。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破解居民收入增长的体制困境,必须深化政府向市场的经济分权改革,使政府职能回归应有的"公共"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