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国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规避国外贸易壁垒。然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却比较有限,其中大部分还集中在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这一方面上,为此本文首先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简述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最后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客观要求,加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基于Kojima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与相应产业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具有贸易导向型特征,其现状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而区域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基本课题。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较快发展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条件,我们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数量的扩张,而在于不断提高这部分资本的营运效率。从而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基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大大改善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环境,我国应抓住难得的契机,选择合适产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论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开展FDI的动因,进而提出开展FDI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理论界关于是否应该将发达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问题上产生的不同意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面临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能力的矛盾。实证检验证实我国企业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还是以与我国经贸关系密切、市场规模相对狭小的国家和地区为主。但从长远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邓宁的国际直接投资阶段理论,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已经进入专业化国际投资阶段,且具有较大空间。我国政府应出台完整的对外投资法律文件,建立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健康发展。我国企业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安全有效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能力。要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核心竞争力;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为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应根据自身需要,实行人才引进计划和加大内部培训,积极培育涉外人才,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7.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可以按照是否涉及股权分为两类:一类是股权安排下的进入模式;另一类是非股权安排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本文在回顾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征提出了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战略.  相似文献   

8.
蔡会明 《商业时代》2006,(27):65-66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加,选择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对于企业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尤为重要。本文从企业优势有效转移和利用的视角,通过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归纳出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一个选择直接投资方式的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一框架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投资总额少,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对外投资行业和区位分布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合理的区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行业的转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和品牌战略,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必然选择。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还存在不少劣势,如技术落后、融资困难、人才匮乏等,而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克服这些劣势的理想选择。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选择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群内龙头企业,完善政策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国1983-200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进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不存在因果关系,我国出口贸易对FDI有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而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12.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lobalisation has led to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growth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globally. Over the last decade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recipient of FDI whilst simultaneously increasing its outward FDI dramatically. The growth in China's outward FDI has attracted littl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in mainstream research publications.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driving this growth from both economic and strategic backgrounds. The paper employs panel data analysis covering the period 2003–2009 where we quantify the main drivers of China's outward FDI across a range of variables including bi lateral and multi lateral trade, market size, GDP growth, openness and resource endowment.  相似文献   

13.
谢凤燕 《北方经贸》2006,(12):85-87,9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则处于世界落后地位。截至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449亿美元,仅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55%。根据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很难在短期内大规模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市场,但在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南南直接投资中,我国企业无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南南直接投资为突破口,培植国际竞争力,推动“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4.
沈国兵 《财贸经济》2011,(9):63-70,135
本文基于分工模式和实证分析探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内向和外向FDI的影响。研究表明:(1)垂直分工FDI在中国建立的下游企业、水平分工FDI在中国建立的投资企业都会放大关中行业贸易逆差,引发美国上升的行业损害抱怨。结果,美国对华反倾销对这些分工FDI在中国的投资意愿产生不利的影响。(2)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金属制造业、化学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对美出口及其内向FDI产生很不利的影响。2004—2009年中国制造业部门吸收的内向FDI比重出现近20%的:k幅下降,这很好地证实了基于分工模式的理论预测。(3)虽然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呈增加态势,但是中国企业并没有积极地采取对美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规避反倾销壁垒,而是选择避税地进行外向FDI。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很难形成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2000—2006年我国对50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长短期贸易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及进口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的拉动作用相当大。(2)在短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的出口及进口的抑制(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对短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2-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FDI流入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FDI规模正相关,且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明显;劳动力成本与FDI规模反向变动,且东部影响较弱、中西部影响较强;基础设施与FDI规模正相关;对外开放度对东部FDI有正影响,对中部为负影响,而对西部的影响并不显著;沿海区位优势是东部FDI高于中西部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s steadily increasing.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a key target for China's outward FDI, and the response by the American public tends to fall at opposite ends of the spectrum: fever or fear. Chinese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 faces challenges posed by its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in political, cultural, marketing, and technological aspects. Utilizing mini case studies, we herein examine the polarized responses to Chines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its history,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perating in or attempting to enter the U.S. market. Finally, strateg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1995~2003年中国东部沿海10个省市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样本期间,中国东部沿海省市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效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地区间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效率差异也在逐年扩大,其中,长三角地区已经取代珠三角成为中国跨国公司投资技术效率最高的地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技术效率下降原因在于资本的过度深化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不足,因此,制订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加快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是提高跨国公司投资技术效率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proposes a pendulum gravity model of outward FDI and export. Outward FDI and export can be complementary or substitute, 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outward FDI. The development of outward FDI is accompanied by advancements in productivity, technology and favorable transformations in factor endowment differences, which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ratio of export to outward FDI. At early stages of outward FDI undertakings, the ratio of export to outward FDI is greater or much greater than the world’s average, outward FDI and export are conjectured to be complementary with our analytical framework. As outward FDI matures, the pendulum swings to the other side, i.e., the ratio of export to outward FDI becomes smaller than the world’s average. Outward FDI and export turn into substitute then. Empirical results and findings from examining two panel data sets support our conjecture and the proposed model, which integrate the two seemingly opposing sets of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替代效应,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补充效应;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各变量与对外直接投资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但共同构成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短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