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点     
“对于购物中心的投资者来说,应该改变‘招进来,收租金’的运营思维。”
  商业地产全程服务商RET睿意德高级董事王玉珂认为,“一劳永逸”不再是购物中心的经营思路,应该引进百货方面的管理思维,进而加强购物中心的投资方对运营的重视,提升商户信心。“商业地产发展的核心是要寻找到被市场和资本市场认可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科技在消费终端的运用还十分有限,但部分具有前瞻性的购物中心已率先投入使用并获得良好反响,预计未来高科技带来的这场革命将在更多的消费终端引爆风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盘点了对终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的六大类新兴技术,为国内终端消费未来发展导向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3.
经过了大跃进的商业地产,或将在2013年面临一个分水岭。2012年出现了空前的商业地产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商业地产累计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事实上,在过去3年当中,商业地产在住宅遭受严调,政府极力推动,社会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推波助澜当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呈爆发式增长。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到成都、重庆、武汉等典型的标杆城市,甚至是人口十多万的小县城,其对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都明确了自己的宏伟目标,其这新引擎和实施触点就是商业集中体和商业综合体。  相似文献   

4.
据茂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新项目推介会数据显示,目前茂业在全国25个城市拥有53家门店,总营业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茂业未来三年将开店20家以上,实现"华丽转身"。一直以来,茂业百货有着非常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即以华东、华北、西南、华南为四大发展区域,每个区域根据所在城市GDP水平、人口规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零售市场发展状况等,抓住重点省份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地信息》2013,(1):98-99
零售物业市场增长尤为强劲仲量联行在中国大陆甄选出50个拥有大量商业地产发展机遇的二、三线城市。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进程正推动中国新兴城市50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转变。相信这些城市将成为下一个十年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新兴城市50强是一个2.9万亿美元、规模与德国相当的经济体。若将这50个城市视为一个单一实体,它会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这些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其余中国城市。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国新兴城市50强将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12%。  相似文献   

6.
机构说     
《中国房地信息》2014,(Z1):214-215
何伟度:零售物业空置率将逐年上升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由于大体量综合体项目集中入市,很多商业项目已经出现由于招商失败而门厅落空的现象。甚至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零售物业地产整体市场的空置率已逐年呈上升态势。张家鹏:商业地产跨界风将盛行2014年,外资商业及管理优势将进一步减少,本土企业有望通过资本以及管理提升,不断吞噬外资市场,本土势力正在卷土重来。邹锦标:二线城市商业地产面临供给过剩短期内二线城市将面临写字楼及商业集中放量的局面,不断攀升的空置水平将迫使部分现金流短缺的开发商将写字楼项目投入散售市场,从而影响整体区域的项目品质,并为租金带来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商业地产在全国各地发展红火,创下不菲的开发业绩。商业地产的高利润与高附加值,使众多“资本玩家”纷纷下水,把其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劲流”揽入投资视野。特别是商业街区与商业圈的形成,带动了一个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汇集,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也得到了城市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然而,商业地产市场的红火并不能掩盖城市中诸多“死铺”和店面空置率走高的现象。事实告诉人们,商业地产开发仅靠感性的理念炒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拿福州的例子来说,便是如此。一、商业地产——福州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8.
商业地产开发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城镇化将带来商业地产的繁荣。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地产应该寻找怎样的发展路径?若要分享城镇化成果,商业地产应首先明确项目所在地城镇化所处阶段,进而明确自身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融资方式的创新。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很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发展大量的商业地产,建设不同的购物中心或者写字楼,但是在建设商业地产项目以及运营过程中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重型载货车市场在经历了1995年呈负增长之后,经过6年的复苏启动,2002年全国23家重型载货汽车达到年销24.54万辆以上的水平,迄今产销量每年正以翻番的态势向前推进且势不可挡!重型车市场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其它车型的增长幅度,目前市场上大马力自卸重型车旺销的强劲增长势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也在必然的市场预期之中,预计2010年前整体重型车市场都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呈高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商业地产20年来在国内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无论从数量、存量还是形态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开发商到各地拿地,进行项目开发,从一、二线城市向下面三、四线城市不断延伸,尤其是今年十八大召开之后,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确立,让各界进入商业地产领域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扩大内需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商业地产的需求是整体向好的。但是今年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下半年部分商业地产遇到一些困境正在寻求出路,因此近期商业地产出现并购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增多;其二,商  相似文献   

11.
随着部分城市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减法时代”来临。在市场主体、项目自身、业态、运营等层面都呈现“返璞归真、精耕新作”的走势,这一趋势在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更为明显。在移动互联时代之下,商业地产市场将呈现六大趋势:开发商:成熟地产开发商试水减负随着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出售越来越多地附加商业配套的硬性要求,开发商不得不面对向商业地产的转型,为了解决商业物业的资金沉淀问题,开发商正在尝试资本化运作。在一线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值得期待的一年。这一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逐渐趋于稳定,和2013年相比,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将会放慢,行业的热度和房价也将降温。整体来看,市场的分化会更为明显,包括业态上、区域上和企业上的分化,行业集中度也将不断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分化不会继续扩大,反而会缩小,因为,2014年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让其扩张速度放慢,相对保守的策略会让三、四线城市在下滑中趋于稳定,所以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分化可能在2014年不会加剧。  相似文献   

13.
住宅市场持续的调控促使更多发展商转向商业地产领域投资;国内主要二线城市目前均有轨道交通在建或业已开通,轨道交通的拓展将促进商务区及商圈的成熟,特别是为地铁上盖项目带来充沛的客流;而高铁的加速建设更将扩大区域中心级的二线城市的辐射范围;长期来看潜在需求依旧旺盛。就写字楼市场而言,中国整体经济正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型,对写字楼的需求也将随之逐步上涨,特别是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对优质写字楼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强,加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资需求渗透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业地产的主战场已来到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竞争非常激烈;三线城市机会很多,但市场的成熟度还有待提高。业内所指红海或泡沫,大抵集中于商业地产;从地域上看,又多集中于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无疑是展示一个城市魅力的最佳空间和舞台。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利用不断翻新的商业运营法则,持续实现土地与空间价值的最大化。但它也是房地产业中最具难度的细分板块,从资金、规划与定位、运营能力等多方面考量开发商的专业实力。如何演绎好个性故事,成为这些城市中商业地产突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何诚 《中国房地信息》2014,(Z1):178-179
2013年是以"变"为主题的一年,无论是整个房地产行业,还是商业地产这个细分领域均面临着诸多变数。而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应变"的一年,需要加快适应新的长效机制,应对市场自我调节带来的供求变局。2014年住宅市场或将出现一些调整,有供过于求迹象的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诸如北京、上海等供不应求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或将保持坚挺的发展态势。预计2014年政府对住宅市场政策的收紧将有所延续,但是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在逐步建立,"一  相似文献   

16.
深圳铜锣湾百货董事长、38岁的陈智在今年完成了非常重要的转变,他创办于1997年的美式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模式已经复制到全国27个城市,旗下拥有21家美式购物中心、22家综合百货店,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Shopping Mall集团。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选陈智为"2004年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之一,理由是他"将Shopping Mall概念引入中国并推动它的普及,同时催生Shopping Mall和商业地产两  相似文献   

17.
商业、办公物业市场量价齐升,商业地产俨然成为开发商、投资者和资金的最佳避风港。2011年,住宅市场在一系列针对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陷入低迷,不少大型房企将眼光投向商业地产这一市场新宠。商办物业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投资价值日益显现,商业地产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8.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区域市场建设。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12~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效果、异质性特征及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显著倒“U”型关系,良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恶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抑制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升级水平方面存在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可以通过改变区域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影响区域市场一体化。因此,要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以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论对从优化地方政府竞争角度高质量推进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市场上,欧倍德曾经是百安居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华东特别是在上海,由于店面位置非常近,两家公司曾有过非常激烈的竞争。现在,卫哲已经可以不考虑欧倍德了,甚至他已经不需要考虑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其他对手了。因为收购欧倍德之后的百安居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将远远超过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刻画不同地区信用监管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综合考虑营商环境等多维要素与信用体系建设的协同效应,利用1999~2018年中国省级城市面板数据和2017~2019年城市信用监测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地区信用监管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显著为正,说明信用监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营商环境与信用监管水平的交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营商环境越好的地区,信用监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3)信用监管和营商环境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进潜在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