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促使企业寻求有效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本文将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投资分为两个阶段,各阶段以库诺特静态博弈为基础,建立了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动态投资博弈模型.模型求解得到了供应商和制造商技术创新投资的合作均衡以及参与约束条件,归纳出市场需求弹性、技术创新成功率以及供应商技术创新效率对技术创新投资量及创新后双方利润的影响.可供企业在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投资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业链中链合创新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企业也更多的考虑合作创新。链合创新是一种基于产业链纵向的合作创新。构造一个由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产业链合作创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制造商激励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本文分别从静态、动态、合作模型分析链合创新机制。研究表明,在合作模型下,供应商的技术创新投入程度最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会陷入“囚徒困境”,而走出这个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7,(2):29-36
本文从低碳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协同技术创新的随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HJB方程求得Stackelberg博弈与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供应商和制造商的最优技术创新投入以及Stackelberg博弈下技术创新费用承担比例。通过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越高,技术创新的努力程度就越低;技术创新努力程度对减排绩效的影响越大,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就越高,博弈双方的技术创新努力程度也越高。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的技术创新努力程度、供应链系统收益、减排绩效期望值与方差均高于Stackelberg博弈情形。由此可见,供应链的协同技术创新对实现低碳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区块链平台采购过程中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行为决策问题,构建区块链平台两种采购方式下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该模型中引入质量容忍系数来表示采购过程中采购商对采购质量的容忍程度,并利用报童模型分析双方的利润函数。研究发现区块链采购方式下,采购企业和供应商在初始状态下有更大的可能性向着{监督,诚实}方向发展且违约惩罚、信誉损失和区块链技术创造的投资收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应商策略的选择,即三者的值越大,将会有更多的供应商选择诚实行为,更多的采购企业将选择监督行为。  相似文献   

5.
刘宏宇  白世贞 《物流科技》2007,30(12):87-89
集成供应链要求节点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论文研究了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在信息共享与库存管理方面的合作机制,应用多Agent技术理论分析了一个供应商与一个制造商合作博弈行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碳交易机制下供应链企业横向减排研发策略选择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考虑两个减排研发效率不同的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构建碳交易机制下政府和制造商决策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选择减排研发竞争和研发合作的效果。结果表明:与研发竞争相比,制造商选择研发合作必定会降低研发效率较高企业的净碳排放量、利润以及整个国家碳排放总量,研发溢出率较高时会降低研发效率较低企业的净碳排放量和利润,研发溢出率较低时会增加研发效率较低企业的净碳排放量和利润。因此,提出适当鼓励减排研发成果在制造商之间溢出、补贴参与减排研发合作的制造商、鼓励制造商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契约,促使制造商选择减排研发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中的研究背景是钢铁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运用协同学构建了钢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供需系统,并定性分析了供需系统的参数与协同规律变化。在建立了钢铁企业和供应商的供需系统协同度模型之后,又进行了实例分析。文中对于提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供需系统的协调程度方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方法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随机商誉模式背景下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广告投资问题。文章讨论了在合作博弈,Nash非合作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这三种情形供应链中制造商与零售商广告投入策略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合作情形下的广告投入给供应链企业带来的收益更高。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合作关系也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关系、供应商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这样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必然要求强调合作和信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双方的信息掌握的程度不同,以及双方本质上是一种多任务的委托代理关系,必然使双方面临复杂的利益关系,本文通过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分析双方的合作关系对信任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行性,但由于资源有限和消费者偏好,供应链企业会面临区块链技术投资决策问题。针对此问题,引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双链结合,考虑有限的资源和消费者偏好,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投入的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博弈模型及其四种策略选择组合,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四种策略组合下的均衡条件,并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内外部因素对供应链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消费者新鲜度敏感系数、消费者对产品信息虚假性的敏感系数、技术补助在一定取值范围内,供应商和销售商才会同时选择应用区块链技术平台;当供应链企业都应用区块链技术时,供应商的保鲜努力水平最高;此外,消费者对新鲜度的敏感系数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会影响供应商的利润;政府的技术补助能够激励企业均应用区块链技术平台。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政府制定战略以及企业投资区块链技术决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解决多人合作博弈问题的Shapley值方法用于解决两级易逝品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问题。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零售商与供应商不合作时,零售商根据供应商的批发价确定订货量,合作时共同决定库存,零售商之间的合作为共同决定订货量且通过库存调剂(转运)共享库存,三方合作可获最大利益,采用Shapley值法可合理分配合作利益,从而使合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郑洪  马璐  杨歌谣 《价值工程》2009,28(9):75-77
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已经认识到,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双方只有着眼于长期的共同发展,建立一种以合作和信任为基础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共赢"的效果。从理论角度对我国家具行业的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并为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作出各自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制造出现,供应链跨国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关系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针对供应商评价存在问题,本文用模糊优选法对供应商作出全面、综合、系统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虚拟供应链体系的角度提出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整合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利用品牌价值优势,通过供应链体系中核心企业品牌价值创新的有效合作,用品牌价值驱动管理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而带动整条供应链的品牌价值整合并增值。只有通过有效整合供应链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并在供应链体系中合理的运用品牌战略,才会使供应链的品牌价值和客户价值达到有效地融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商业价值。从品牌价值管理的战略角度协同整条供应链,提高供应链中的各个成员的协同能力,使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企业之间战略联盟的需要,并最终使参与企业的品牌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on eco‐innov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220 Chinese manufacturing supplier firms involved in global supply chain networks. It investigates how supplier and customer collaborations help firms to enhance product eco‐innovations, and/or process eco‐innovations, and how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i.e., regulatory, market, and community pressures) influences these relationship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captured from medium and larg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ree major sectors: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nd texti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munity pressur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upplier collaboration, which further leads to enhanced process eco‐innov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ile market pressure enhances customer collaboration, this does not reinforce product eco‐innovation. 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 regulatory pressures do not impact supplier or customer collaboration for innovation. Overall,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dicate divergent effects o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process eco‐innovation. The importance of normative pressures, such as those applied through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interest groups, for eco‐innovations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is further discussed as a typical feature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Chinese supplier firms.  相似文献   

16.
马友峰  袁赵祥  苗苗 《物流科技》2011,34(11):38-42
结合航天一院物流中心的供应商管理实践,分析型号物资供应特点,介绍了4种军工企业型号物资供应商管理策略,包括建立供应商名录、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实施分级分层管理、设立关键供应商管理,最后提出未来军工企业供应商管理思路——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供应商管理。作者对于促进型号物资供应工作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为我国军工企业供应商管理模式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销售商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的两阶段供应链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文章研究了由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给出了双方合作时的供应链协调模型,这些都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对称使得供应链协调模型的有效性受到了冲击。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论文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协调模型。该模型在供应链双方协商分享供应链利润的条件下,运用激励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成本信息,在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运作需要减少供应源的数量(长期成本最小化的需要,但并非单一供应源),企业间相互的联结变得更专有(精密合作的需要),并且制造商会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寻找杰出的供应商。本文就针对供应商的数量这一问题,采用两个模型分别对商业物流系统和制造业物流系统中企业选择供应商进行了探讨,对现实中确定供应商的数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分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侨  郭宏湘 《价值工程》2004,23(6):46-49
供应链中供需双方的利益风险分配是否合理是决定供需双方合信任成败的关键。本文从供需双方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发,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合理分配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