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随着部分城市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减法时代”来临。在市场主体、项目自身、业态、运营等层面都呈现“返璞归真、精耕新作”的走势,这一趋势在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更为明显。在移动互联时代之下,商业地产市场将呈现六大趋势:开发商:成熟地产开发商试水减负随着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出售越来越多地附加商业配套的硬性要求,开发商不得不面对向商业地产的转型,为了解决商业物业的资金沉淀问题,开发商正在尝试资本化运作。在一线  相似文献   

2.
《中国房地信息》2008,(8):72-73
2008年7月初,北京崇外商圈经济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成功召开,50位经济学家及商业顾问、百余名商业品牌领军人物与京城著名商业地产企业国瑞购物中心一同见证崇外商圈商业地产发展的三级跳,  相似文献   

3.
商业、办公物业市场量价齐升,商业地产俨然成为开发商、投资者和资金的最佳避风港。2011年,住宅市场在一系列针对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陷入低迷,不少大型房企将眼光投向商业地产这一市场新宠。商办物业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投资价值日益显现,商业地产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4.
历经最近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全国商业地产市场正呈奋起直追态势。RET睿意德最新研究显示,仅在过往的5年间,超过1750家奢侈品专卖店、超过780家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各个城市落地,而过去3年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增速高达30%。我们预测,2014年,随着供应增加和消费需求更新,部分城市区域优质商业稀缺的情况将改观,市场将呈供需两旺、前景可期势头,一些城市正进入结构性更新时期。具体到发展走势,RET睿意德认为,商业地产在市场主体、区域发展、业态、运营以及各类物业  相似文献   

5.
机构说     
《中国房地信息》2014,(Z1):214-215
何伟度:零售物业空置率将逐年上升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由于大体量综合体项目集中入市,很多商业项目已经出现由于招商失败而门厅落空的现象。甚至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零售物业地产整体市场的空置率已逐年呈上升态势。张家鹏:商业地产跨界风将盛行2014年,外资商业及管理优势将进一步减少,本土企业有望通过资本以及管理提升,不断吞噬外资市场,本土势力正在卷土重来。邹锦标:二线城市商业地产面临供给过剩短期内二线城市将面临写字楼及商业集中放量的局面,不断攀升的空置水平将迫使部分现金流短缺的开发商将写字楼项目投入散售市场,从而影响整体区域的项目品质,并为租金带来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6.
何诚 《中国房地信息》2014,(Z1):178-179
2013年是以"变"为主题的一年,无论是整个房地产行业,还是商业地产这个细分领域均面临着诸多变数。而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应变"的一年,需要加快适应新的长效机制,应对市场自我调节带来的供求变局。2014年住宅市场或将出现一些调整,有供过于求迹象的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诸如北京、上海等供不应求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或将保持坚挺的发展态势。预计2014年政府对住宅市场政策的收紧将有所延续,但是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在逐步建立,"一  相似文献   

7.
商业地产开发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城镇化将带来商业地产的繁荣。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地产应该寻找怎样的发展路径?若要分享城镇化成果,商业地产应首先明确项目所在地城镇化所处阶段,进而明确自身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融资方式的创新。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很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发展大量的商业地产,建设不同的购物中心或者写字楼,但是在建设商业地产项目以及运营过程中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很多房地产企业从住宅开发转做商业地产,原因有几方面,住宅作为销售产品短平快,而商业地产可以成为沉淀资本并产生长久现金流的工具。对于大型项目与大型开发企业,避税、再投资与持有资产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住宅市场的种种打压政策也是推动转型的动力之一。大城市商业总量明显过剩,仍在增加。一线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高于西方大城市水准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2009年商业地产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开发商联合作战或项目并购现象将会升温,零售商的拓展步伐将放缓——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对当前商业地产的走势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跟前一届政府相比,本届政府看上去似乎有些"无为而治",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让前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整有一个沉淀过程,然后再展开分门别类的调整。更加自然,也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对房地产市场必然是一个利好。城镇化加速期中,推动城市发展满足产业升级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房地产肯定还是大有机会。我们认为房地产仍然可以持续15-20年的发展周期是有可能的。商业地产主流的开发模式仍然会在2014年形成惯性发展,但是会有几个分化。2014年的商业地产领域我认为会有这么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11.
商业地产开发的热潮令信贷风险加剧,此观点几乎已经在银行内部形成共识。记者采访的六家银行高管均表示,对商业地产放贷将会在"限贷"主旋律下进一步谨慎。一家商业银行甚至预测,2013年,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规模将同比增长10%以内,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2%,主要风险来自商业地产贷款。  相似文献   

12.
开业于2010年的凯德MALL翠微路是一座以家庭为主力消费者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其在儿童业态品类方向的运作可圈可点。本次我们专访了凯德MALL翠微路购物中心总经理胡泊先生,请他就2014年商业地产领域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下是我们的访谈内容:《中国房地产业》:2014年您身处商业地产行业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胡泊:一个普遍的感受是商业地产越来越趋向于精细化。这些年随着住宅市场的黄金时代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信息》2007,(3):56-57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商业地产销售率(销售与供给比例)除了上海较高为92%外,北京、广州、深圳这一指标分别为32%、50%、42%。“这就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商业地产没有卖出去。”一位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单从北京来看,上半年,北京商业地产的供给增幅为79%,而需求的增幅只有37%,二者之间的差距是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整体来说,这几年商业地产投资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热的状态,这其中包括部分地区存在泡沫化的倾向,比如像成都、沈阳、天津等城市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多,泡沫现象比较明显,这是一种现象。另一方面,像以万科为代表的以前专注住宅开发的企业,现在也在尝试做商业地产。万科目前对社区商业比较认可,它的社区型购物中心一开业就受到了热捧,再比如龙湖的商业地产也做得很有起色。商业地产投资仍然处在持续的过程。关于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面对地产没有很特别的说法,不像以前开完会各地政府马上出台一大堆调控政策,过去一年也没有什么太强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商业地产的开发,应是始于"建"而终于"管"。真正的利润增长来自于后期的运营。在商业地产过度扩张的今天,开发商应该逐步回归理性,将追求商业运营价值作为主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14年的商业地产发展,我们发现,增量还在持续的上升通道当中,而且增长的速度没有减缓,这跟我们两年以前的投放比例相比,体量增长还是非常大的。根据我们接触到的市场情况判断,2015年预期开工的项目还会增加。因为土地市场的投放情况能够支撑商业地产在2015年较快的增长速度。2014年因为资金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信息》2011,(2):78-79
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显示,1月北京商业地产市场近500个租售活跃项目(写字楼、商铺)中,租售报价出现大幅飙涨。1月,北京在租写字楼项目中共有26个项目报价环比上涨,最大涨幅为40%。位于朝阳区的龙源文化创意园以租金上涨4070居首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商业地产在全国各地发展红火,创下不菲的开发业绩。商业地产的高利润与高附加值,使众多“资本玩家”纷纷下水,把其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劲流”揽入投资视野。特别是商业街区与商业圈的形成,带动了一个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汇集,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也得到了城市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然而,商业地产市场的红火并不能掩盖城市中诸多“死铺”和店面空置率走高的现象。事实告诉人们,商业地产开发仅靠感性的理念炒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拿福州的例子来说,便是如此。一、商业地产——福州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商业地产集中放量,整体市场销售压力巨大,不少商业项目在定价环节上举棋不定。项目能否以合适的定价策略取得资金回笼是支持项目后期持续运营,获取开发利润的重要因素。本文特邀请到了拥有丰富商铺运营经验的第一太平戴维斯商铺部负责人解读商铺的定价规律。  相似文献   

20.
资本国美     
何焱 《中国纺织》2007,(2):150-152
继成功收购中关村建设和永乐电器之后,中国首富国美集团总裁黄光裕2006年底再出大动作,凭借其耗资38亿元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鹏润国际时尚交易中心”在北京的正式揭幕,黄光裕和他的国美集团首次挺进时尚服饰产业。而这也标志了黄光裕意图在时尚商业地产领域再造一个“国美电器”的“野心”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