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桂林市作为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在城市建设向前推进和旅游业不断发展、城市区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为适应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桂林市政府于2002年决定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在桂林城市中心主干道设置免费公益公交线路,逐步建立旅游城市公交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五年过去了,免费公益公交至今仍在运行,但是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面临较大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桂林免费公益公交的现状、存在价值及其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作为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在城市建设向前推进和旅游业不断发展、城市区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为适应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桂林市政府于2002年决定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在桂林城市中心主干道设置免费公益公交线路,逐步建立旅游城市公交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五年过去了,免费公益公交至今仍在运行,但是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面临较大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桂林免费公益公交的现状、存在价值及其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邢珏珏  李业锦  赵明 《经济地理》2005,25(5):712-715,719
文章重点分析我国城市国际竞争优势的时空间特征以及重要的50个城市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分析了许多城市提出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是否实际,最后利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法探讨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2002年具有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城市有三亚、珠海等14个城市,它们的特征是在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中占据重要份额,或者拥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或者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1997—2002年在这50个城市中,46%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取得增长,54%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下降。我国城市国际旅游面临着在城市第三产业地位下降的趋势,应重新审视和检讨原有国际旅游开发模式。三亚、桂林、北京等有实力发展国际旅游城市,而洛阳、成都和济南不适宜发展国际旅游城市。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与国际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城市GDP、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还与旅游特色资源、城市区位优势、城市经济的活跃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巍 《经济研究导刊》2010,(19):145-146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中国的旅游形象符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到访桂林的外国元首或领导人达100多人次.城市旅游是桂林旅游的新型产业,桂林城市旅游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是整个大桂林旅游基础设施供应基地,开展城市旅游不仅可以为桂林的旅游者提供直接服务,还能对整个大桂林旅游区的旅游产生极强的辐射效应.城市旅游的发展为推进并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积极发展城市旅游,将是桂林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桂林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2012年又被国务院批复,成为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国家战略.桂林的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桂林旅游产业较大地推动了桂林的经济.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承载着保护桂林秀丽风景的社会责任.因此旅游产业的低碳化转型,无疑成为桂林市各党委、政府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桂林旅游产业中存在的碳足迹进行分析,企图推动桂林旅游产业低碳化转型机制,以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国内旅游在桂林的整个旅游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其收入约占全部旅游收入的60%左右。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抑制了国际旅游消费需求,如199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825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41万人次,比1997年减少了16%,而国内旅游者达784万人次,比1997年增长24%左右,由此可见,开拓国内旅游市场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发展桂林国内旅游业,本文就如何扩大国内旅游需求提出几点建议。一、坚持“政府主导型”战略,推动桂林旅游业全…  相似文献   

7.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承财  钟全林  周超明  张颖 《经济地理》2007,27(6):1030-1033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的确定对于发展及研究城市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提出城市旅游发展的三个主导因素以及两个辅助因素:旅游资源、城市经济、旅游需求,城市环境与基础设施,以此提出不同城市旅游发展的四种动力模型: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需求推动型、综合都市型.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构建AHP模型,建立判别不同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的判别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广州、深圳、桂林为例,运用判别指标体系进行判别分析,得出北京属都市综合型驱动旅游城市,广州属于经济驱动型旅游城市,深圳市属于客源市场驱动型旅游城市,桂林属于旅游资源驱动型城市.  相似文献   

8.
为把杭州市打造成为世界“休闲之都”、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还湖于民、还绿于民”的目标,市价格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市园林文物局(西湖风景名胜区)等部门,大力推进公园免费开放,不断扩大免费领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广大游客、市民的称赞。同时,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朱竑  贾莲莲 《经济地理》2006,26(1):151-155
城市化原本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但随着近年来中国旅游发展中城市自身旅游功能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旅游活动发生,甚至集中在城市,旅游的城市“化”倾向成为一种趋势。在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城市化除了是一种现象外,还是一种旅游活动向城市集聚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城市“旅游化”则是城市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在功能、设施、标示等方面的主动迎合过程。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是一种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旅游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城市进行相应的“旅游化”建设,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旅游城市化的进程。最后以桂林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推行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新形势下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和组织管理模式的客观需要;是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城市社会公益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已成为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旅游城市桂林为样本城市,利用本底线法分析其入境旅游成长过程及其内在发展规律,并运用相关非线性理论探讨其成长模式和演进路径。这些特征规律的探讨无论对桂林旅游发展规划的制订,还是对旅游产业宏观政策的制定都具参考价值。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发现:①桂林自1973年对外开放以来,入境旅游事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呈现了明显的非线性增长趋势与周期波动。②桂林入境旅游发展轨迹呈现出明显的波中有波的周期性波动,长波周期和短波周期表现不同的规律性。③本底线多用于事件的评估和预测,实证案例拓展了其第三功能即旅游成长分析,尤其在周期分析中更能凸现事物发展的波中有波规律特征。④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是一个由路径依赖性质主导同时又不断受到外部冲击影响的复杂系统,在"刺激—反应"原理的支配下,其成长过程大体遵循"突变—路径依赖—突变—路径转换与新路径依赖……"的演化轨迹。案例分析表明,这与桂林入境旅游业成长过程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2.
《经济地理》2011,(11):1952
(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论坛》前身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更名为《旅游论坛》。开设有旅游理论研究、旅游者研究、旅游资源研究、旅游业研究、旅游市场研究、国际旅游研究、旅游文化研究、旅游教育研究等栏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广西第十次党代会"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富民强桂目标必然选择,是广西当前的重大战略任务,但其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桂林市而言,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山水生态名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了广西的前列,但是桂林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主要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等。推进桂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必然选择、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需要。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探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为推进广西城乡一体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交通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公共交通具有环保、便捷、便宜等优势,然而由于公共交通的公益性质的属性,导致一些公交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财务风险,这些给公交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公交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管控,才能更好的促进公交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确定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城市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内外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乐山市更应如此。文章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与文化背景等主要影响因素,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合、突出特色、国际化原则,提出了乐山国际旅游发展方向为以世界遗产旅游、山水文化体验旅游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6.
杭州国际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为国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对杭州国际旅游形象的再定位,将有利于杭州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杭州的地方性和特色决定了杭州的国际旅游形象为“生活的城市”(A City of Life)。杭州国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快城市环境的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完善旅游信息化系统,重视城市文化的特色化、语言环境的国际化,并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徐立峰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75-175,233
随着车辆数的迅猛增长,有限的城市道路空间资源,难以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免费公交是一种通过价格杠杆调节,来吸引人们通过公交方式出行以减少小汽车通行数量,从而缓解交通拥堵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国内外免费公交研究和实施情况的综述,为免费公交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浅探桂林民俗文化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广西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民俗文化在桂林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就桂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桂林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桂林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而如何协调发展工业与其他产业,是桂林产业发展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工业与旅游业、工业与农业、工业与城镇化等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公益旅游是消费者需求而趋向于个性化自主选择的新型旅游趋势,是旅游者以志愿方式进行的涵盖社会援助或生态维护等意愿的特殊度假旅行活动。本文试图选取与旅游消费相关的指标函数,运用相关经济统计工具,选取七个主要经济变量作为分析中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模型定量分析的方法测度中国公益旅游内在的消费制约因素和潜在发展效应。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公益旅游的发展成熟度相对较低,旅游消费者依然停留在对于旅游设备和住宿设施的敏感阶段。对于公益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一般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弱的自然生态旅游地,公益旅游的消费群体通常来自具有自主化旅游行为选择倾向的成熟客源地区。中国仍然具有发展公益旅游资源空间和公益旅游消费动机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