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建设  郑文海 《价值工程》2010,29(35):186-187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应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需求为前提,提出了构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在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等课程模块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师博 《企业导报》2012,(19):198-199
笔者对河南省部分本科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社会需求状况、毕业去向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影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若干因素,准确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要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资质培训等相应的措施,对提高我省及全国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新新 《中外企业家》2009,(5X):177-177
教育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程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形式对我们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定位与改革思路也各不相同,而浙江科技学院基本上是采取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公共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中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校学生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体育的教学改革机制和改革的实效是众多体育参与人员关注的焦点,就相关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23):49-50
传统地产开发模式的单一性导致其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较差,而体育地产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对体育地产进行了概念界定,深入探讨了体育地产的开发理念,运用运行模式模型全面分析了政府与开发商在体育地产发展中的耦合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侯敏洁 《活力》2013,(24):32-33
体育运动学校的主要目标是选拔体育苗子,培养体育人才,主要培养向优秀运动队输送的竞技体育专业人才,参加全国乃至世界比赛的优秀运动员。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摘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因此,体育运动学校在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同时,也要开设相应的体育普修课程,为体校的学生以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扩宽道路,打好基础。让学生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能从事科研、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成为一专多能的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而体操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中小学体育教材体系中的主要教材。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体操教学还是以传授体操竞技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所学内容与今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联系不紧密,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体操普修课教学方法作为研究方向,希望对以后的体操普修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刘美利  李志鹏 《价值工程》2012,31(8):157-158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发展,大学体育也不断的深化。近年来对体育的教育思想、功能、价值取向等提出了不同的借鉴。陕西省各高校体育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但在课程改革方面仍存在着不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方法对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剖析,分析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高校大学体育的走向提出一些观点,以其为陕西省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要求高校优化课程改革,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的优化改革不仅能够提升与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同样有着优势作用.而体育运动训练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构成之一,对它进行改革与优化符合当前教育改革趋势.因此,本文依据现有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通过对体育训练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内容之一,当前体育存在着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趋势.体育的功能尤其是体育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的拓展和变化.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体育功能当然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体育日益显示出其独特而广泛的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逐渐加大力度。加强体育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全面性人才的重要举措。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不断提高体育改革的效率,加强体育改革的力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本文浅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但目前的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仍存在很多问题,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文中研究以项目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教与学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达到教、学、用的有机结合。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经管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充分体现经管类专业能力为本价值取向,从而促进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法务会计人才需求呈大幅增长趋势;法务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专业素质结构应包括法学、会计学、审计学等专业素质;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按照一定原则设置的课程体系作为保证;法务会计课程体系具体应包括大学通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尹章豹  任敏  但爱兰 《价值工程》2013,(33):229-23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诠释了价值观、价值取向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含义,回顾了对大学体育课程影响较大的"三本位"价值观和《纲要》透射出的多方面价值观,从社会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学科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健康价值取向、实用价值取向和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等六个方面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更为注重课程自身建设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促进人人健康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韶婧 《价值工程》2010,29(7):252-253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中那些与技能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本身也是各院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分析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特征,提出专业核心技能应视为关键能力的观点,结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设计,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落脚点是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是目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孙桂春 《价值工程》2013,(33):233-234
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探讨"模块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谢虎军 《物流科技》2020,(1):165-167
茶艺与茶叶营销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规律组建的一个全新专业,茶叶商品知识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锻炼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该课程在教师、教材、教学条件等教学资源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学。基于此,在分析当前茶叶商品知识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方式,提出该课程在师资团队打造、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和实验实训室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大江 《价值工程》2011,30(29):213-214
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和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具体教学中存在培养目标脱离就业实际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对课外时间的有效利用等问题,通过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强化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措施,可促进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韦瑞 《价值工程》2014,(3):270-271
高职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以项目为导向、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日益深化。因此,结合地域、学校实际开发职业能力导向的校本课程,对于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对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颖  陈丽燕  刘永丹  冯伟  徐起东 《价值工程》2010,29(33):254-254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基石,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开放,我国出入境旅游业务的大幅增加,对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如何设置课程、培养优秀的旅游涉外人才,这是旅游英语专业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于斌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0):250-251,249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应用性。文中在对采购、运输、配送、仓储、物流营销等岗位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了相关知识与对应能力的要求,最终建立“一个平台、四个模块”的新型课程体系,并对课程资源库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