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伟  刘红新 《化工管理》2016,(6):161-162
在抽油机采油过程中,为了防止抽油机光杆上下运动时造成油水井内油、气、水的泄漏,需要在位于抽油机井口处的抽油机光杆上套装盘根盒,并通过盘根盒中的盘根将油、气、水密封在油水井内,防止油、气、水污染井口并造成浪费。但抽油机光杆长时间的上下运动会造成盘根的磨损。因此,需要定期对盘根盒中的盘根进行更换,取出盘根,并对新加入的盘根进行压实,以保证盘根的密封效果。现有技术采用平口起子、锤子等工具,通过人工操作对盘根进行取出及压实。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有部分井口因光杆偏而造成盘根装卸困难,盘根装进后质量变差,装盘根所耗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抽油机井开井时率。另外,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易损伤盘根盒及光杆,易对操作者的手、脸、眼等部位造成伤害。有的井口采用皮带绳作为密封填料代替盘根,此方法操作困难。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多用途的抽油机井盘根装、卸工具,集盘根与皮带绳的装、卸多重功能于工具一身。通过在现场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抽油机井时率和产油量,减轻了采油工换盘根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抽油机普遍使用的盘根盒压盖主要为胶木压盖,它与盘根盒配套使用,通过人力对盘根盒压帽的拧紧加压到压盖上,实现压盖对盘根盒内盘根的挤压固定,达到密封光杆的作用。当压盖损坏时,将造成井口密封不严使井内的油气水从井口流出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而该部件更换工序也较为复杂,现场操作员工无法实现立即更换,需由厂内安排修井队动用吊车等设备进行更换作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为避免污染环境,提高更换效率,降低更换成本,研制了简易盘根盒压盖。  相似文献   

3.
在油井生产中,管线输油距离长,管线结蜡、结垢等原因,易造成井口生产回压较高,造成躺井事故发生,影响了油井产液量、抽油设备能耗等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明确了造成油井回压高的影响因素,提出利用地面流程降低井口回压方法,对提高油田输油工艺技术水平和开发效益,确保油田的长期稳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抽油机光杆扶正器是一种抽油机井口光杆扶正的辅助装置,针对油井偏斜不好加盘根、盘根不耐用、密封效果不好,磨损光杆等问题研制的抽油机辅助装置。  相似文献   

5.
抽油井正常生产时,由于工作制度过大,抽吸参数过大冲次过快;抽油机安装质量不合格,基础倾斜,抽油机响晃,地层原因等。抽油机井光杆在工作时承受交变负荷,或在瞬间发生负荷变化,光杆卡子承受的负荷最大,因此光杆卡子与光杆接触的位置极易发生光杆断裂的现象。光杆断后会使抽油机在上行负荷增大,电动机运行电流上升,光杆掉落井筒内。井口压力迅速下降,井筒中的液体和集油管线中的液体从井口密封盒处喷出,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抽油机井光杆断的同时启动另一套程序,使抽油机能正常运转,抽油机井深井泵能正常工作,油井能正常出油。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生产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黄沙坨油田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由于油管与抽油杆偏磨严重,杆断率增大,影响油井生产,增加了采油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次研究以抽油杆断原因为分析主主体,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找出降低杆断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有杆泵抽油系统是油气田开发中占主导地位的采油设备,而泵功图的确定对于判断油井的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常规光杆示功图受到制造质量以及砂、蜡、含水、稠油和油井见聚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的反映泵实际工作状况问题,提出了对井下泵功图测试仪的研制思路,并通过载荷、位移传感器及电路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对泵示功图的采集,试验现场应用表明:研制的泵功图测试仪实现了抽油机井下示功图的采集与解释,一次下井测功图150张以上,单张采点数100点以上。  相似文献   

8.
针对抽油机井光杆断脱的问题,采取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使抽油杆断脱的故障及时得到解决,恢复油井的正常生产的状态。分析抽油机井导致光杆断脱的原因,采取最佳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延长抽油井光杆的使用寿命,降低抽油机井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抽油机采油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大港油田油井的六种类型的短周期躺井中,因杆、管、井下工具造成的躺井经过更换治理基本达到了长周期生产,而偏磨、砂、腐蚀的因素造成的短周期井,治理难度较大,本文主要介绍防偏磨、防腐蚀技术,大港油田此技术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来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各大油田生产现场,大部分油井为抽油机井开采,抽油机转动的动力是由电机通过皮带传送的。在抽油机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造成皮带磨损、断裂,需要更换皮带来保证抽油机井正常生产。生产现场更换皮带,不仅费时费力、影响产量,还存在身体磕碰等人身意外伤害的安全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抽油机井开井时率。研制的快速更换抽油机井皮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等特点,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机械设备中采用盘根密封的旋转轴的泄漏是很常见的,盘根更换十分频繁。图1所示是填料盒中的盘根在压盖挤压下对轴的密封,在更换盘根时发现填料盒中无论盘根轴向挤压多么紧密,但在盘根与轴的接触面(径向)也  相似文献   

12.
为挖掘小洼油田剩余油潜力,2005年以来共完钻水平井、侧钻水平井33口中。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复杂、原油粘度高导致杆管偏磨严重,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并且油井出砂,冲砂作业卡阻频繁,作业时率低,注蒸汽后伴生硫化氢气体,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通过优选抽油杆防偏磨技术,改进水平井冲砂管柱,应用正反连续冲砂等技术提高了作业时率,延长了水平井检泵周期,并制定水平井作业管理办法,加强作业现场监督管理和硫化氢气体防治,实现了水平井安全作业、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企业多把"三标"活动(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现场)做为推进基础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抽油机井盘根更换与维护过程,将对油井生产时效与石油开采现场的标准化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怎样把盘根更换与维护过程的时间进行缩短的同时又变的安全可靠,成为采油现场值得研究、总结和推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面138区生产层位沙三上和沙四段,以稠油开采为主.油井热采前要加装热采井口,由于部分井存在水泥返高没过地面,热采注汽前需要将技术套管和表层套管割开以加装热采井口.热采后由于热采井口抬升,油管在技术套管中悬空,造成了油井开抽后井口晃动,抽油杆不对中,盘根盒跑油,且容易造成油管偏磨.所以,研究如何提高热采井口稳定性,可降低班组日常管理工作量,节约维护作业频次和费用.  相似文献   

15.
朱益飞 《中国石化》2008,(11):35-36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油田采出液经脱水等工序处理后形成了净化油、油田污水和油泥砂。在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污油泥,这些油泥砂、污水、污油泥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且矿化度高,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在油井生产作业过程中,或者油井生产管线被腐蚀穿孔后,也容易造成油井生产原油外泄,这些落地原油同样污染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油田采出液经脱水等工序处理后形成了净化油、油田污水和油泥砂,而在油田污水污水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污油泥,这些油泥砂、污水、污油泥成分复杂且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并且矿化度高,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油井生产管线腐蚀穿孔以及油井生产作业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油井生产原油外泄,这些落地原油同样污染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所有的油田施工作业中,普遍存在着油井结蜡的现象,油井结蜡很容易造成抽油机的抽油负荷加重,降低了采油油率,使油井的生产产量降低,严重的更有可能造成油管堵塞,不利于油井开采作业,因此,本文将主要根据油田施工作业中油井结蜡的相关机理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应的油井结蜡清防技术,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油井清防蜡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8.
辽兴油气开发公司共有油井1000余口,有278口有杆泵生产井,杆管偏磨严重井108口。分布在2省5市8区县28个乡镇。油井分布零散,多为定向井,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井况差异大。盆地内大部分油井为油层埋深在2000-3500m的中深层油井,在有杆泵开采过程中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杆管偏磨;奈曼油田油井采出油较稠,粘度大,部分井产出液含水高,乳化严重,泵活塞、抽油杆柱下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增,造成下部抽油杆柱螺旋弯曲偏磨,使偏磨逐年加剧。自旋式刮蜡扶正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延缓偏磨效果好的使用特点,可以有效延缓偏磨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9.
油井出砂是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出砂不仅严重影响油井产能,而且对设备也会造成较大损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砂技术来解决。由于防砂方式不同,其适应性与优缺点也不一样,必须对油井防砂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通过对模糊数学原理与经济评价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其计算结果对各种防砂方法进行对比,从而优选出科学合理与经济高效的油井防砂方法,为油田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抽油机井是借助机械能将地下原油抽出到地面的机械采油方式,因此地层能量较之自喷井而言,压力较低。在抽油井更换胶皮闸门以下的井口设备时,我们现场操作时一般采取单井放空的方法,即将抽油机停机后,将油套连通放空至计量站分离器或单罐内,然后进行施工作业。但即使这样,仍然避免不了有部分仍有喷势的井,给现场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为避免带压作业刺伤作业人员,污染环境,研制了井口简易防喷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