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作为高端消费文化类的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国布局的分析,来探究中国城市系统高端消费文化层面的联系和城市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运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2013年世界奢侈品牌100强中31个奢侈品牌在中国城市中的分布数据。结果发现:北京、上海和香港处于奢侈品牌消费文化领域的中心地位;在奢侈品牌视角下中心性指数排名靠前的城市主要位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在高端消费文化领域,城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城市网络分析呈现了中国城市网络的等级镶嵌结构。  相似文献   

2.
奢侈品(Luxury)又称为非乍活必需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足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到底是什么让奢侈品牌具有如此火的魔力,奢侈品牌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作者通过对几卜个奢侈品牌的研究,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奢侈品牌在坚守传统、追求卓越和不断创新三个方而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且是一以贯之,才会有今天这样历久弥新的世界顶级奢侈品牌。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众多国外优秀的品牌自然不会放过布局中国市场的任何机会。源于丹麦的顶级视听奢侈品牌Bang&Olufsen(B&O)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快布局中国的脚步,从启用中文品牌名"铂傲"开始,就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作为全球性的试听奢侈品牌,B&O正通过丰富的视听产品为中国消费者诠释声音的奢侈。为了进一步了解B&O布局中国的计划,日前《新经济》特意专访了Bang&Olufsen大中华区市场总监伍惠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奢侈品,使我国整体消费水平飞速提升,逐渐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因此,充分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特点有助于制定适合中国本土化的奢侈品营销方案,打造中国本土奢侈品牌.同时,认真借鉴国外奢侈品贸易发展模式,并加入中国传统元素,才能不断扩大中国奢侈品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但是中国奢侈品贸易依赖于进口。这是由于中国缺少本土奢侈品牌,并且中国消费者大多选择国外奢侈品牌,甚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去境外购买奢侈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对国外奢侈品品牌的依赖。而中国消费者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呈同步增长状态,不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因此要发展中国奢侈品贸易,需要中国奢侈品走出去并进行自我品牌培育,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要了解奢侈品的消费心理,其次要了解奢侈品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再次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烟、酒、高档服装、珠宝、化妆品和皮具行业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打造本土品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增长迅速,中国市场已成为奢侈品消费的重要市场。品牌延伸是奢侈品牌拓展市场的重要战略,但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却相对单薄。本文以奢侈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不同广告类型下,延伸契合度对消费者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奢侈品牌,延伸契合度与广告宣传类别对消费者的延伸评价都存在显著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而言,奢侈品进行品牌延伸时,与母品牌契合度高的延伸产品更能获得消费者较高的评价;与宣传延伸品的产品特征相比,宣传延伸品的品牌形象更能提高延伸吸引力与购买欲望。此外,在低延伸契合度下,宣传延伸品的品牌形象产生的这种积极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普拉达(Prada)、新秀丽(Sam sonite)、蔻驰(Coach)之类海外奢侈品牌,到周大福这样的中高档珠宝连锁店,再到凡客诚品这样走价廉物美路线的服装网购企业,境外资本市场正在掀起中国消费概念股热潮。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2008,(5):11
2008年4月7日,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2007年,落户中国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华销售额几乎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一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品牌,他们拥有丰富的资源,纯熟的品牌管理技巧,在中国市场却举步维艰,但是一些亚洲地区的小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成绩显著,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并影响了企业的绩效?品牌命名对品牌偏好有影响吗?  相似文献   

10.
唐婷 《新经济》2014,(3):23-23
对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奢侈腕表品牌来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墨守陈规已经无法保持优势。并且近几年来,中国奢侈品市场正集体遭遇寒冬。而瑞士制表品牌豪雅在坚持对品质的传承之外,一直力求突破。尤其是走向中国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化妆品市场基本由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所主导.为什么外资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如此吃香?本文从外资化妆品企业、民族品牌企业、政府三方面分析外资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形成垄断优势的原因,以期为我国民族品牌企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在海外时装界站稳脚跟,中国的时尚品牌也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与此同时,提升自身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知名度.比如Stella Luna.2012年12月,这家号称中国规模最大的奢侈鞋类生产商在巴黎圣日耳曼大街开设了首家欧洲门店,未来五年,还计划在伦敦、米兰以及威尼斯开设更多门店. "从某种程度说,这属于防御性行为——中国奢侈品买家如今都青睐欧洲知名奢侈品牌,但随着自己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文化的发展,他们也许会转而钟情于本土品牌."对此,汇丰分析师贝尔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说.  相似文献   

13.
季红  刘畅 《经济导刊》2003,(4):86-88
品牌的架构 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企业在发展新产品时,是采用新品牌还是沿用老品牌?何时发展新品牌、副品牌?新品牌,副品牌的数量要发展多少  相似文献   

14.
竹溪 《新经济》2007,(4):53-56
中国还是一块品牌可以快速成长的处女地,是品牌可以跳跃式增长的宝地。——李光斗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中国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所有企业家在孜孜求解的问题。而中国十大策划人、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给出的答案却是品  相似文献   

15.
沈刚 《经济》2012,(3):8-1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是成功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而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如何?还需要做些什么?《经济》记者采访了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 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品牌形象都是浪费 《经济》:您是我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是公认的名牌理论权威专家,经过长期研究,您认为我国的老品牌企业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Digital Luxury Group刚刚公布的world Luxury Index China 2013的排名显示,Chanel,Estee Lauder,Louis Vuitton为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三个时尚奢侈品牌。Chanel排名第三,Estee Lauder排名第四,Louis Vuitton品牌排名第五,Audi和BMW占据榜单一二位。  相似文献   

17.
李光斗 《经济》2011,(6):130-131
做生意还是做品牌? 中国品牌纷纷被国外品牌收购,诚然,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导致的结果,但却也与中国企业家的经营心态密不可分."做企业就像养猪,养大了就得卖",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中国企业家不在少数.观念决定行动,有这种想法的企业必然难逃被收购的境遇,有这种思维的中国品牌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相似文献   

18.
媒体     
《经济》2005,(8)
奢侈品牌如何重新发掘财富美国《新闻周刊》7月25日当奢侈品越来越大众化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办法让自己做到真正与众不同,“奢侈体验”便是他们未来应该的依靠。奢侈品商店需要转变思路,不能还像以前一样只提供昂贵的产品,而应该提供奢侈的服务让那些即使是最有钱的人也感到奢侈而有独一无二的服务。路易·威登在东京的一家俱乐部入会的费用就要2000美元,会员所能体验的服务和购买的产品是在专卖店里买不到的。GUCCI旗下的一个品牌的最近成长很快,这个品牌的产品上没有标识,他们的口号就是“您的个人魅力已经足够”,他们卖的就是独特…  相似文献   

19.
《时代经贸》2013,(3):31
2012年是众多国际奢侈品大张旗鼓发展童装品类的一年,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开始迈步进入童装领域,不断冲击着国内需求日渐提升的童装市场,众多儿童服装极像缩小版的成人装充斥货架。2013童装流行趋势呈现怎样的态势呢?在未来的童装消费中,满足城市普通家庭的童装店已成为中国童装产业的当务之急,谁最先走向达一步,谁就会抢先获得成功。国内童装接近十几年的发展,却依然缺乏中高端和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人们常说,企业的品牌之战,就是创意之战,当今市场一个品牌在诞生之后,它不仅是活在商场的展台或货架上,而是要让其活在消费者心里,这才是品牌的关键所在.那么对于创意企业来说,品牌的作用有多大呢,中国的创意企业又该如何建立和保护自己的品牌和商标,我们有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全球品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