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ZPM-内部控制制度的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①。它对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可靠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总是从审计人员进行制度基础审计的角度提出的。而在当代复杂的组织结构、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管理者必须依赖健全的控制制度及准确的信息才能对经营管理及其过程进行调节、沟通和约束。而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真实财务报告是管理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强调责任人和控制主体,扩大了管理层授权的保证范围,体现了防止舞弊的积极态度,引入问责机制保证了其有效实施,体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志国 《会计师》2011,(6):77-78
<正>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内控制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同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进行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共同构成有机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前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信息技术(IT)的依赖越来越大,使得在业务处理中对企业内外IT采取适当的应对成为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必不可少的内容.2007年2月日本企业会计审议会发布了《关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及其实施准则的制定(意见书)》,旨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体系进行规范并对其实施提供具体操作指南.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使用IT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与审计.本文主要介绍日本IT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规范,以期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因为内部控制失效而面临倒闭的企业的案例时有发生,所以要求企业公开财务报告的同时要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便于社会公众对各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逐渐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的内容、目的及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抑制财务报告的虚假行为,《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能否真实反映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传递财务报告质量信息?笔者通过2010年沪市A股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和财务重述的分析,得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形式日趋规范,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较为随意,内部控制报告质量较低,不能真实地传递财务报告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7.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我国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历史最久、最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借鉴。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并行的一种新审计业务,在美国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阶段、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核阶段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阶段。本文回顾了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历程及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时需要注意解决好的七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控评价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作为提升现代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质量和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执行的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查找和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文借鉴ICEM模型框架和COSO五要素报告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企业内部控制指引角度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一种新的方法体系,为统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和注册会计师核实评价制度,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及信息披露制度,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内部控制规范化,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薇 《时代金融》2012,(24):73+91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是确保会计资料的完整、合法、真实而订立和实施的程序、政策。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所以,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对分析制度有效性,加快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目标及有效性,并对评价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刘薇 《云南金融》2012,(8X):73-73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是确保会计资料的完整、合法、真实而订立和实施的程序、政策。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所以,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对分析制度有效性,加快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目标及有效性,并对评价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评价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由于全球范围内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及公司规模、治理方式等的差异性,不同国家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模式各有不同。近年来我国一系列规范内部控制的政策法规的出台,积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更多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爆发财务舞弊丑闻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重要内在机制。为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理论和实践上研究还不大成熟,故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意义以及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挑战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爆发财务舞弊丑闻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重要内在机制.为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理论和实践上研究还不大成熟,故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意义以及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挑战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规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概念的自然延伸,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的趋势着手,提出了将风险导向设定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一个严密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再均 《财会学习》2013,(10):73-74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十七条的规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无论设计缺陷还是运行缺陷.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三个等级。为了便于专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评估,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有必要更接近财务报告控制目标:如果某项控制的设计、实施或运行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则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如  相似文献   

16.
戴彦 《会计研究》2006,(1):69-76
内部控制评价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内部控制评价实践多受限于审计实务,而未能发展成独立的管理工具和体系。本文借助典型案例的研究,探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随着近年来会计造假丑闻的出现,暴露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然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对财务报告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提供了有效保证,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并结合实际工作,指出了财务报告在编制阶段、对外提供阶段及分析利用阶段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定,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堵塞控制纰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和帮助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袁倩芸 《云南金融》2012,(2X):218-218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相关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必须选取适当、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相关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必须选取适当、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