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玲  屠鹃 《保险研究》2014,(12):7-7
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是影响风险防范意识和行为的直接原因,研究个体对于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微观调查数据作为样本,从多角度分析了云南省楚雄州农村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感知水平,同时研究了个人的灾害经历、风险暴露程度、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和其他特有因素对于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经历对于风险感知具有正负两种效应;风险暴露程度与风险感知水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诸如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会对个体的风险感知产生明显的影响;特有因素中,政府对于地震的宣传和发放的地震应急包会降低个人的风险感知水平。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式下,巨灾冲击带来的情绪变化引起的风险感知变化为显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本文选择距离地震中心、接受地震信息、过往地震经历等指标作为风险感知的不同维度刻划风险感知的变化。通过我国各省市样本月度数据,以财产保费变化额反映保险需求的变化,在控制了样本财富、收入水平、保险机构数量以及CPI等因素,证实了保险需求与风险感知正相关、接受信息量负相关、过往地震经历负相关等假设。  相似文献   

3.
肇始于心理学领域的风险感知研究逐渐在经济学领域帮助人们窥探决策黑箱的运作机理。恐惧因子和位置因子作为风险感知的两个维度,决定了人们对风险的感知水平。通过风险感知的维度、情绪对风险感知的影响以及风险感知对风险决策影响的文献梳理后,构建了巨灾冲击后风险感知影响保险需求的路径。在期望效用理论下通过构建效用最大化模型验证了收入财富等变量影响保险需求,当个体的风险感知发生变化将会导致保险需求的变化,即风险感知水平上升将导致对某一风险的主观概率提升,进而引起了最优保险需求的增加。在非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通过前景理论同样证明了当个体受到强烈的情绪和感知冲击后,主观概率的增加将导致保险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采购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主观感知到的风险显著影响其个人决策.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于采购风险的客观描述,而忽略了个体风险倾向、环境信息以及历史记录因素等内外部因素对个体风险感知,进而对其决策的影响.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选取环境因素、历史记录因素、风险倾向等外源、内生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内外部因素通过影响个体感知风险而影响个体采购意愿的方式.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供应商因素、风险倾向和历史记录因素对采购决策者的风险感知均存在显著影响.这对从个体认知和行为角度更好地理解采购意愿的形成机理,实现企业科学的采购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投资者关注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客观表现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度的提高会显著加剧下一期的股价崩盘风险,存在“关注度的崩盘效应”;分组检验发现,关注度的崩盘效应仅在机构持股比例低的公司和市场处于牛市状态下存在;路径检验发现,投资者关注不存在信息路径,没有改善公司信息透明度,但存在部分的情绪路径,提高了股价同步性和投资者情绪,从而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建议监管部门重视投资者关注对股价带来的冲击,通过进一步提高机构者持股比例,缓解情绪过热导致的定价错误程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6.
姬严松  石岿然 《河北金融》2020,(5):33-40,47
通过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特征、借款人特征以及投资者个体特征对两维度投资者初始信任的影响和信任对出借意愿作用的研究发现:平台特征(隐私保护、感知易用性、感知收益、声誉、信息质量和安全问题)、借款人特征(社会资本和感知风险)以及投资者个体特征(信任倾向)都会对对应的投资者初始信任产生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对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三类特征通过信任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出借意愿。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1,(11):66-66
今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加之受日本地震影响,市场避险情绪继续凝重。来自业内和渠道的信息显示,过去3个月,基金申购资金悄然变化,债券等低风险基金得到重点关注,不断收获净申购。  相似文献   

8.
五、媒体报道与风险判断偏差 除通过自身经历和间接经验(观察自己周边发生的风险事件)来评估自己面临的同类风险外,更广泛而言,个体还会通过各种媒休报道来获得风险信息,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相似文献   

9.
小概率高损失事件的忽略——对中国发展巨灾保险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洪水和台风等都属于小概率高损失的巨灾风险,一旦发生将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破坏性的后果。研究表明,巨灾事件的发生会极大地改变公众对风险或损失的预期和感知。在巨灾事件发生时以及一段时间内,由于风险信息的显著性和可获得性,公众会产生暂时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慢慢从非理性中冷静下来,意识到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如此之小,过度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这对于巨灾风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公众对巨灾风险的感知、提出相应的巨灾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钱先航  刘芸  王营 《金融研究》2023,(3):150-168
基于高管媒体从业经历影响公司信息披露的视角,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9年数据为样本,考察了高管媒体从业经历对公司股价大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的高管具有媒体从业经历时,其股价大跌风险更高。同时,高管媒体从业经历的作用在不同公司中存在差异,其在经营状况差、有管理层持股、外部审计质量差、有分析师关注的公司中更为明显。影响路径分析发现,高管媒体从业经历会通过降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掩盖负面信息引致公司股价大跌风险增加。本文的结论表明,加强对有媒体从业经历高管的监管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降低公司股价大跌风险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认知-意愿理论模型对农民投资商业养老保险决策行为意愿进行研究,信息方面考虑农民间小世界网络结构特性的关系强度和社会互动,认知方面考虑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和信任,意愿方面考虑保险购买决策中行为意愿。研究表明关系强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如果信息由强关系来源提供,农民往往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信息的感知风险要低一些,感知价值和信任程度要高一些,从而影响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社会互动对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但是社会互动却对农民的感知风险、感知价值产生影响。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和信任显著影响了农民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2014—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媒体负面报道、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即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大,审计服务的质量越高;媒体负面报道的增多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即媒体负面报道有利于市场监督以及公司的治理。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媒体报道的情形下,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是审计师自身掌握的风险信息与外部环境的风险感知信息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震巨灾的公共物品性质及我国地震风险管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风险由于波及面广、灾害重大等特点使地震灾害具有非常强的外部性及非排他性,从而使其具有了公共灾害物品的属性;另一方面,与地震巨灾公共灾害物品属性对称的地震风险管理同样具有非常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属于公共管理范畴。我国的地震巨灾风险管理应该放在公共管理的框架内构建,政府应将地震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列为政策性保障措施,建立地震保险的保障基金,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章元  刘茜楠 《金融研究》2021,494(8):80-99
全球有27亿人口生活在地震带上,但现有经济学文献关于地震对家庭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并不充分。本文认为,相比“未雨绸缪”,“活在当下”假说更适合刻画地震经历对家庭储蓄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影响,并提出如下经济机制:地震经历在长期内并不会影响家庭的收入水平,但它带来的死亡风险和心理冲击会使地震带居民更多地进行享受型消费,从而降低家庭储蓄率。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发现:户主5岁以后经历的地震频率越多,其家庭储蓄率显著越低;户主经历的地震频率显著提高了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如文化娱乐、养生保健、美容奢侈品支出等),但是对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非享受型消费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地震对城镇居民储蓄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影响,并为制定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关政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2015年10月到2017年8月螺纹钢期货的成交量、持仓量、期现价差、动量及波动率等指标的日度数据作为期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标,并分别利用VAR模型和ARMA-GARCH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期货价格及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期货价格的影响不明显,但期货价格却会影响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指标能显著地影响市场波动。理性的投资者应在市场情绪过于亢奋时远离市场,交易所的层面更需要关注投资者情绪高涨给市场波动带来的扩大效应,以防市场由于风险集聚而爆发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应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动我国巨灾债券市场发展,提高巨灾风险管理水平近年来,雨雪、地震、干旱等灾害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应对巨灾风险损失、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受到各界更多关注。国际经验表明,巨灾风险证券化可通过衍生产品将巨灾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是实施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地震引发的巨灾风险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介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灾害损失补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来看,地震分布范围广泛、破坏力强的特点成为人类的第一大威胁。我国地震风险应对体系仍以政府救灾为主,而保险在地震风险管理中的职能缺位已经制约了地震受灾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利污名对瞄准偏差感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福利污名对瞄准偏差感知影响的解释框架。基于2018年全国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作为文化结果的福利污名及个体污名、社会污名和制度污名三者的交互效应对瞄准偏差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斥性偏差感知和内含性偏差感知普遍存在;个体污名和制度污名会强化个人瞄准偏差感知,对穷人生性懒惰的刻板印象会增强排斥性偏差感知;社会污名会强化个体污名对内含性偏差感知的影响,以及强化制度污名对排斥性偏差感知的影响。据此,文化相容性应包含于具体的社会救助政策中,在低保对象识别上既需要考虑瞄准效率,也应避免片面追求瞄准精度对申请人带来的污名损害,防止福利申领因附属性权利所导致的身份特权和不公平现象,以保证瞄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媒体新闻的内容和情绪会改变投资者决策并影响股票市场,因此从新闻情绪的角度分析风险收益的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采用新闻文本数据构建了新闻情绪这一指标,并利用滚动回归的方法构建新闻情绪风险指数,基于2005—2020年的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新闻情绪风险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情绪风险较高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市场风险和波动性,同时这些公司还具有市值较小、上市时间较短的特征;此外,新闻情绪风险较高的投资组合具有较低的超额收益,在公司规模相同的条件下依旧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由此可见,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新闻情绪的低风险定价异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