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核心员工作为企业最为宝贵的活资源,他们在的难以替代性和巨大价值性构筑了企业发展的脊梁,创造了财富的大厦,如何留住和激励核心员工是现代企业尤为关注的问题。从核心员工的价值和界定入手,分析核心员工的特点和流失原因,然后针对核心员工需求差异性从企业角度探讨留住核心员工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核心员工作为企业最为宝贵的活资源,他们在的难以替代性和巨大价值性构筑了企业发展的脊梁,创造了财富的大厦,如何留住和激励核心员工是现代企业尤为关注的问题。从核心员工的价值和界定入手,分析核心员工的特点和流失原因,然后针对核心员工需求差异性从企业角度探讨留住核心员工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核心员工,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通信企业的核心员工的界定、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核心员工流失预警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倪丽娟  朱礼盈 《浙商》2005,(4):82-82
主持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要素.高素质的核心员工更是如此。企业核心员工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  相似文献   

5.
潘学明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150-151
通过分析核心员工的特性,以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在阅读国内外有关核心员工管理的书籍后,深入分析,建立起以薪酬和精神双向激励为基础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谁都不能否认,商战过于残酷.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常令英雄气短,壮士折戟.如何才能“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成为永远的赢家?许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张彩霞 《商场现代化》2007,(26):299-300
核心员工是指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对企业经营产生深远影响的员工。核心员工的去留直接关乎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员工的心理特征,并根据此特征提出了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东华 《商业科技》2010,(14):114-114
中小企业由于产品、市场、薪酬、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以致人才匮乏,创新发展能力下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拥有人才就意味着拥有市场,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能够克服自身不足,吸引外来人才、留住现有人才,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呢?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此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要素,高素质的核心员工更是如此。企业核心员工通常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但同时,核心员工也是人才市场上主要的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而核心员工一旦空降他乡,还往往会带走其他的核心力量。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于是,在企业中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及其优秀团队,是老板们心中一道永恒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潘蕊 《现代商业》2014,(23):98-99
笔者从绩效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国有企业中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最后,结合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从薪酬、培训、企业文化、情感等角度,论述国有企业如何留住核心人才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潘学明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150-151
通过分析核心员工的特性,以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在阅读国内外有关核心员工管理的书籍后,深入分析,建立起以薪酬和精神双向激励为基础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曾岚 《商场现代化》2011,(18):90-91
核心员工是企业间竞争的关键,它对比企业的普通员工具有一些鲜明的群体特征。本文在界定核心员工的定义和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从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五项具体措施,倡导企业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和需求层次的变化,积极创造条件去满足员工的需要,进而达到留住核心员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就在各方人士一致认为: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却语惊四座,他的观点是人才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张维迎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五大要素: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2005年7月,微软前副总裁李开复突然离职,加入Google公司,出任其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这一事件犹如重弹,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核心员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就在各方人士一致认为: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却语惊四座,他的观点是:人才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张教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五大要素,即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偷不去:不会被轻易摹仿的核心技术、专利或商业秘密,强调政府对产权的保护。买不来:有人说,人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张教授却认为人才是可以流动的,不能构成企业竞争优势;有无能力留住人才,这种能力才是竞争力。比如,我国过去有许多大的电影制片厂,它培养出一个大红大紫的明星,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入攻坚阶段,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引发了企业员工就业择业思想观念的大裂变。这是个良好的现象.但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赵霞 《致富时代》2014,(2):104-104
企业要想保持一个长远的发展,人才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本文围绕企业人才的重要性,企业留人的方法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邓红珍 《商场现代化》2006,(17):258-259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组织中核心员工的工作性质、工作动机等日益复杂化,发挥激励和约束功能的薪酬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只强调货币性报酬的传统薪酬理念,全面薪酬理念已经成为辅助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之一。本文试图从全面薪酬战略对留住企业核心员工的作用出发,研究和分析企业传统薪酬制度的弊端,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唐锋 《市场研究》2004,(12):41-42
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了全球性的竞争平台,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纵观世界强盛企业无一不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Honda的核心能力就是它的发动机技术,正是凭此技术使其能傲视群雄,为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3M的粘结技术,使3M的胶类、黏性材料类产品叱咤全球。如此例子举不胜举:TCL的高品质、高价位: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格兰仕的微波技术及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20.
罗秀琴 《商场现代化》2007,(11Z):305-306
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跨人21世纪,我们已经进人了~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形势下,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才理论.人力投资所带来的利润增长远远高于物力投资所带来的利润增长.据估算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可以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谁就掌握了至胜的法宝.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人才来支撑就等于人体缺少骨骼.就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是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谈不上生存与发展。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