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轲 《魅力中国》2014,(9):94-94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发展变化而来,所以音乐教育更不可能只有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加入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及文化趋于多样性,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的兴起使当代音乐教育的重点回归到本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音乐教育立足发展的根基。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的一个地区,音乐文化资源丰厚,本文对新疆及国内外音乐教育现状综述,对少数民族本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更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田保卫 《魅力中国》2013,(12):39-39
19世纪90年代,日本学校在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仍然是培养丰富的感情。加强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教育不仅着眼于民族音乐,关注世界的音乐教育,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普遍重视。丰富,类型的音乐和表演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传统音乐教育发展模式系统。在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对音乐教育的主要重点,重视情感、能力平衡的观点,让学生主体来进行音乐创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孩子尊重外国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陈宇翔 《魅力中国》2010,(3):302-303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为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选择易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的教材和教法,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做好音乐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黄威 《理论观察》2011,(2):117-118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深层文化,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多年来这一学科的研究似乎还未真正涉足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学校音乐教育。因此,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无论对于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都是一个迫切的、有意义的,但又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倡将相关的文化渗透到音乐课堂中,只有正确认识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将相关文化应用到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并生和反馈关系,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音乐形式与内容.在音乐课堂中渗透相关文化,应当注意实用性、适度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文明之一,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亦独具风采。然而,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观念的影响,在一些音乐教育中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事业,这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的重要举措。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化本位思想是近年来人们对不同民族文化关注的结果,旨在以文化为变量,探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音乐在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有它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以文化为本位的音乐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郭英 《西部大开发》2011,(12):24-24
音乐教育通过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音乐欣赏、歌曲写作等教育形式,培养人们表演和音乐鉴赏及辨别等核心能力,从专业角度使人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但从社会和人文角度来讲,音乐教育有助于人们诠释情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对人类情商的培养与发展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音乐与情商的基础概念出发,探究音乐对情商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浅析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雁 《黑河学刊》2011,(6):143-144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将音乐欣赏课与多元音乐文化巧妙地融会在一起,可以启迪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开设有单一的音乐欣赏课,没有细化,重视程度也不够。基于此,在重点分析高职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文化所要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课程中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和在民族地区高校中渗透等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剑超 《魅力中国》2014,(27):117-118
乐感是音乐表演技能学习和艺术性表演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乐感是儿童学习音乐、提高音乐修养的前提和关键。在对音乐的求知中,针对小学生乐感的培养,及时解决乐感问题,音乐道路才能走得长远。乐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培养,才能使孩子的乐感逐渐加强。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加以培养,才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达到所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或者说国际化与民族化两股力量形成两股风潮,席卷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音乐教育领域也展开了关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探索与研究。由于目前国内音乐实践的复杂性,以及世界化的冲击,本土化必须分为宏观的本土化与微观的本土化。只有这样,对当下复杂的音乐现实才可以进行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李智 《理论观察》2013,(11):156-157
音乐作为一种修养和技能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重视.但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还没取得核心地位,大部分中小学没有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适当的教材,音乐师资更为缺乏.师范音乐教育是国家音乐教育的根本,没有高水平、众多的音乐教师,就难有国民音乐水平的普遍提高.为此多培养、培养好各种类型的音乐人才,并大力开展各种途径的音乐师资培训,以适应对广大的人民实施音乐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白美剑 《魅力中国》2010,(36):73-73
民族音乐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又有其特殊的作用,使学生从小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成长,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强化民族音乐教育,是我们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王琳 《魅力中国》2011,(7):115-115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我们也称当代的音乐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新课标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就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潘珊珊 《魅力中国》2010,(19):189-189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璀璨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是每位音乐教育者的着力方向。但是,在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做得并不到位,甚至有所偏离。在我国的中小学,乃至技校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是:端正音乐教育理念;提高高校音乐教师个人素养;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重视对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从小学起便对孩子进行系统音乐教育,这不但培养了人们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国民的音乐素养。进入20世纪后,俄罗斯音乐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生活,还是对中国音乐教育均有深刻的影响,为中国音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东升 《魅力中国》2014,(26):192-192
今天,素质教育正指引着基础教育前行,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欣赏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通过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深入探讨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