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晴 《中国石化》2013,(5):48-49
对于众多的山东地炼而言,原料与资金的缺乏,以及设备老旧的制约,使油品升级面临众多困难。国内的油品升级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地方炼厂众多的山东,推广高标准汽柴油的难度很大。目前山东省的地方炼厂有50~60家,一次产能在1.1亿吨左右,占全省总产能的75%以上。油品升级对于山东地炼厂家而言,虽然是促进其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但是在原  相似文献   

2.
李立 《中国石化》2014,(11):35-37
产能过剩、油品升级、税务监管,使民营炼厂感到"压力山大",国内民营炼厂的转型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国内民营的地方炼油厂(简称地炼)是我国炼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炼自产、自销、自负盈亏,在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艰难生存。艰难的生存环境,铸就了地炼顽强的生存及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去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明确了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然而,这一份升级时间表对于在石油加工领域颇具规模的山东地炼企业来说,无异于又一道生死劫。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3.15晚会,山东"地炼""调和油"等字眼密集出现在观众眼前,一夕之间,仿佛"地炼""调和油"成为假冒伪劣油品的代名词。经过央视报道,加上之前多次出现的问题油事件,引发下游客户对地炼油品的信任危机。近日,笔者多次接到终端用油客户咨询,地炼油品是不是质量不行,以后还能不能用?国内成品油,除了极少量来源于进口之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是主要供应方,占全国成品油总量近74%,另外还有相当部分汽油来源于地方炼厂  相似文献   

5.
正油品升级加速,原油"三权下放",推动地炼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在日趋激烈的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成了雾霾天气的重要制造者之一。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内油品升级步伐加快。2015年5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提前一年至2017年1月。这一方案,比2013年的计划大大提前。国内油品质量升级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执行到位,时间的缩短使得国内炼厂不  相似文献   

6.
认真研究分析国外大公司油品营销管理体制、模式,对比反思国内成品油经营管理方式,对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迎接更大挑战,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气供应商中石油集团昨天宣布,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建成以直属炼厂为主,地炼、进口、串换为辅的资源保障体系。今年上半年的油品市场销售数据表明,中石油销售企业成品油市场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8.
正地炼已经成为一支新生力量,将逐步改变国内炼油行业格局。对全球石油石化巨头来说,2015年是艰难的一年,持续低迷的国际油价使得盈利大幅下滑,降低产能、减少投资、降薪减员成为应对"寒冬期"的共同策略。但对中国地方炼化企业(简称地炼)来说,2015年却是一个丰收之年,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成品油出口权相继下放,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利润均创新高,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地炼"一枝独秀",不仅引起了国内石化行业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国际油价“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2008年国内油品市场动荡的剧烈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展望2009年的国内油品市场,对于绝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来说,应当是相对平稳而沉闷的一年。国际油价的回归,为政府推行燃油税及新的国内油品价格机制以有利机会;相对宽松的价格调整空间,将使2009年的国内油品价格更为紧密地与国际原油价格同步变化。市场价格和运行成本的相对合理化,将使国内炼厂得以在比较正常的市场环境下操作。而能源消费成本的降低,也将给在经济极度疲软重压下的消费者以喘息的机会。预计2009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上升到约864万桶/日(约3.98亿吨),比2008年增长约4.0%。  相似文献   

10.
邱建国 《化工管理》2013,(11):84-85
<正>目前,中国石油各省市销售公司(以下简称轻油公司)主要销售的汽柴油等产品由于批发与零售价格的价差逐步缩小,利润空间相应缩小;加之炼厂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等地,远离市场,油品损耗大、运输成本高。曾经"养尊处优"的轻油公司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经营的压力,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扩展润滑油、烟酒、食品等产品销售(统称"非油品"销售),提高盈利水平,其中润滑油的销售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正地炼成品油市场几乎完全市场化,价格灵活是地炼最大的优势。当前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装置产能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19%左右,地方炼厂从初期"茶壶炼厂"发展到当前初具规模,其间经历的坎坷颇多。2015年进口原油使用权对地方炼厂下放,长期制约地炼发展的原料供应问题得到解决,对地炼的发展极为有利。但地方炼厂与主营炼厂相比,目前依然存在诸多短板与劣势。炼油单一化地方炼厂一直只专心于炼油,而对诸如乙烯裂解、PX、PTA等化工方向涉足较少。炼厂装置主要为  相似文献   

12.
余梦洁 《商用汽车新闻》2012,(11):F0001-F0001
在国内,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整车和发动机企业的说法是:"厂家已有了国Ⅳ产品,奈何没有国Ⅳ油品。即使已经实施了几年的国Ⅲ标准,符合标准的柴油到目前尚且无法全面保障供应,更不要说国Ⅳ柴油。油品不达标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给厂家、用户造成了很大负担。"石化企业电有怨言。"国Ⅳ柴油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没有标准,石化企业就无法生产符合标准的油品。"环保  相似文献   

13.
雪佛龙公司是美国一家老牌子石油公司,现拥有资产600亿美元,员工32000人,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进行石油天然气作业。它在油品销售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该公司美国国内的油品销售业务由雪佛龙油品公司负责。目前它在美国国内经营着六座炼油厂和8000多家加油站,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的25个州。1999年雪佛龙在全国增加了385家加油站,在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其汽油销售量实现厂4.8%的增长。 雪佛龙的油品销售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油品销售,而是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油价连续下滑以及成品油消费税连续上调的步步紧逼之下,山东地炼的炼油亏损大幅加剧。加之柴油升级国四标准以及银行因不良贷款激增而惜贷的外患,部分地炼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风险也在增加,中小炼厂处境非常困难,山东地炼企业面临新一轮洗牌。目前,炼油仍是山东地炼的基础产业,在此轮冲击中,地炼企业炼油调整的主要方针就是规避亏损。其一,停工避亏。据卓创资讯统计,目前全厂停工的企业有12家,累计一次加工能力3850万吨,  相似文献   

15.
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淑娟在接受《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油品是阻碍国Ⅳ标准如期实施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合格的油品,发动机就无法进行标定。"周淑娟表示,"公司目前就面临这样的窘境。国V标准的汽油发动机已进入标定阶段,我们却采购不到国V汽油。我认为,国家应将油品标准制定出来,三大石油公司要及时提供油品。哪怕先将达标油品提供给发动机企业,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6.
在采用高桩梁板结构,以装卸散粮为主兼顾油品装卸的粮油专用码头上,如何作到在不改变码头水工结构、保证散粮装卸的同时,也可采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油品装卸,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国内现有粮油码头油品主要装卸设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天津临港佳悦码头建设的经验,对高桩梁板式粮油专用码头油品装卸设备的选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实施国Ⅳ排放标准,斯堪尼亚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之前,我们主推EGR技术,但是考虑到中国油品不达标等问题,SCR技术应该是最合理的技术路线。"对于曼不采用后处理系统的技术路线,何墨池表示,斯堪尼亚也有相似的技术手段,但油品是该技术的最大阻碍,一旦油品不符合标准,对发动机的负面  相似文献   

18.
成熟的技术,日益完善的装置,以及对于环保责任的担当,使上海石化的油品质量不断升级,并保持领先水平。当"雾霾锁都市"的警报接连不断之时,油品质量成为众矢之的,要求油品升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19.
1.前言1.1概述油品在线自动调合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原油及成品油的生产手段,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油品加工生产过程,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近几年来国内的许多大型炼油厂也开始将在线自动调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2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在需求疲软、供应过剩和库存偏高的情况下,除东北、西北地区大部分销售企业能够维持批零价格到位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汽油和柴油的批发价格一路狂跌,其中尤以华北、华东和南方沿海地区为最。除了需求疲软、供应过剩和库存偏高这些基本因素外,影响这些市场近期走势的主要因素是东北油品下海、入关量比上月明显增加;此外,东南沿海地区油品走私有所抬头,华东地区专供油品流入市场增加,华北地区受西北低价油品的冲击更加明显,这些因素对当地市场来说是雪上加霜。在国内成品油库存居高不下且不断攀高之际,国内成品油表现消费量已是连续数月下降。 从往年的经验看,1~2月是国内消费最低迷的时期,也是两大集团库存压力最大的时期。目前,国内油品库总量已高于去年同期,加之近期需求持续低迷,预计今年1~2月的库存压力将比2001年同期更为严重。受这种极高库存的制约以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