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纵观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化与争论,从否认普遍危机的萨伊定律到指出生产与消费存在矛盾的西斯蒙第,再到因提出有效需求而承认危机的马尔萨斯与凯恩斯,对危机问题的相关论述均未能触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定框架。相比之下,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不仅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而且为深刻解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充分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基础并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一直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他们对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一些西方学者摒弃以往传统的经济视角,转而寻求新的研究范式来解读资本主义的危机,这一时期备受关注的危机理论有:体制危机论,福利国家危机论和资本主义总体性危机论。总体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西方学者不再从单一视角出发研究资本主义危机,不再将资本主义危机单纯理解为经济危机,而是趋向多元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多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学界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作了多方面探讨,只是一部分没有揭示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茹霞  杨国佐 《经济师》1999,(6):15-17
一、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对货币信用危机也作出了分析和论述,阐明了经济危机与货币信用危机的关系及货币信用危机的本质。(一)货币信用的本质马克思认为金融体系存在运行的前提是信用仅仅是作为对商品内在精神的货币价值信仰,决不能脱离...  相似文献   

5.
作为马克思生态学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伯克特从资本积累的反生态性出发来研究马克思的环境危机思想,指出马克思考察了由资本主义产生的双重环境危机,即资本积累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危机。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危机的表现,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了消解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的联合生产。伯克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政治经济学解读,不仅对捍卫和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理论,而且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行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乃至当前的美债、欧债危机时没有触及到本质,只是在表象上做文章。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依然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总体框架之内,本质依然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是资本剥削劳动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李梓 《时代经贸》2009,(11):28-30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是当前全球最关注的事件,对全球经济发展、政治局势影响巨大。资本主义发展又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通过对次贷危机的深入分析,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运用经济学原理,对经济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可以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发展又遇到了新问题,这与其本质有关,这些问题使资本主义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8.
《技术经济》2007,26(5):104-10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组织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复杂的内外公众,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运用危机公关预防危机、解决危机、转变危机,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借助经济学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基于经济学视角探讨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在金融海啸中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揭示了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结论。但在二战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似乎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背道而驰。当今天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经济的时候,却又不得不让各国学者来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都有论述。本文对这两大学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及解决危机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尤其针对危机产生的根源问题,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透彻地认识经济危机,尽力避免危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论述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做过极为深刻的论述。资本的贪婪使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产生了脱离实体经济追求货币自行增殖的资本拜物教妄想。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创造出拿他人的、社会的财产进行冒险赚钱的赌博欺诈制度。虚拟化的信贷、金融证券过度膨胀,必然会造成货币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银行资本服务,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重温马克思的论述可以认识到,美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危机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资本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济学工作者应当在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虚拟经济的基本原理,剖析美国次贷危机,认为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次大危机。作为历次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里根经济学"和"奥巴马新政",对危机进行了应对。在资本主义反危机实践中,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始终是其主旋律。不断修正作为指导思想的自由主义,强化国家干预———弱化国家干预———再强化国家干预,正是资本主义反危机政策的演变逻辑。然而,无论是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还是对国家干预的调整,都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在,资本主义就无法摆脱危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历史存在暂时性的确定证明。马克思的《资本论》全面、完整、系统地阐明了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和必然性,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三卷《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凯恩斯的危机理论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根本方法方面都存在着根本区别。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的研究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危机构成的多重性危机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资本扬弃理论为基础,揭示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多重性危机产生的基础和原因,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阶级基础,从体制和制度视角前瞻危机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将成为影响多重性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基本因素;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这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三种典型反对意见的检视可知:在理论创作和文本编辑上,马克思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自始至终予以重视,恩格斯的编辑很好体现了马克思的意图;在理论推导和经验表现上,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推导条件非常现实,经济危机直接原因的多样性不能否定它在危机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它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规律。在马克思危机理论体系中,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总体矛盾,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发展了的形式,构成相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基础原因。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重大意义在于,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性的基础,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相似文献   

18.
蔡万焕  刘震 《经济纵横》2012,(10):121-124
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是为了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政治经济学学者的交流,同时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平台,由清华大学及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发起举办的。2012年5月12日~13日,第二届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在云南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青年的视角"。会议围绕主题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并对以下问题基本达成一致观点:国际金融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仍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金融垄断的资本主义不可持续且危机后资本主义制度将面临一系列重大调整、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等。  相似文献   

19.
《1864—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创了危机理论许多方面的研究先河。关于1866年危机的草稿和笔记本进一步呈现出马克思危机理论的主要轮廓。在编辑工作中,恩格斯意识到了客观事物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马克思19世纪60年代所作文本的后续结论。尽管留有遗憾,恩格斯仍然抓住了《资本论》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为普遍的特征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自由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回归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实践和意识形态;在鼓吹自由市场的新古典经济学和相应政策实践的相互强化作用之下,资本全面恢复了对劳动的支配。当前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学的双重危机;危机的实质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范式重构,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经济实践而言,各国有望向一种体现新式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模式趋同,笔者称之为"新莱茵模式";就经济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再次显示出它对资本主义动态演进的深刻解释力及其对其它非主流学派的包容性,经济学界有望再次兴起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高潮,并在借鉴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