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桃K血竭     
鲁渝华 《商界》2004,(12):28-31
2004年7月21日是红桃K集团十周年纪念日。在武汉光谷的新厂区里,红桃K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庆祝活动,甚至连先前说好的几条标语也未能挂上。这天,红桃K当家掌门谢圣明的惟一活动就是到市场上跑了一趟。而集团上下面对记者的采访,均众口一词:“无可奉告”。很显然,红桃K正刻意回避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一旦富了就免不了要被怀疑,且愈富愈遭疑;一个富人,一旦露富就意味着要挨整了,即使大富豪也有办法将你整没……这样的情形,是中国才有的问题,还是中国富人本身就有问题?这种追问随着《商界名家》的“中国地方富豪追踪”采访行动的启动而开始,而在对“新疆首富”孙广信的采访结束时加重(见本期《商界名家》报道)。  相似文献   

3.
刘歌 《商界名家》2006,(9):107-108
10年前一次虚假的“中外合作”,为湖北黄石华夏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琴鸣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详见《商界名家》第8期文章《一位房地产商的“中外合作”之痛》)。《商界名家记者第一次采访夏琴鸣时,他还遮遮掩掩,顾忌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夏琴鸣越来越觉得不将整个事实真相完全曝露在阳光之下,事态的发展可能会更加糟糕。下面是夏琴鸣的口述实录。  相似文献   

4.
戴志军 《商界名家》2006,(11):52-53
“传统糖酒行业难做啊!”在2006年10月13日开幕的西安秋季糖酒会上,不只一位业内人士向《商界名家》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检讨活力28     
时不时的长时间的沉默。镜片后的双眼充满了忧郁和不安……2004年6月17日,当《商界名家》记者来到荆江岸边的活力28日用化工有限公司采访现任老总黄德安时,惊悉他的处境相当不妙:经常接到恐吓电话,有时被人堵在办公室门口不让进门,甚至还遭到拳击。  相似文献   

6.
曹康林 《商界名家》2005,(10):16-22
新疆的3号富豪艾克拉木(啤酒花)走了,2号富豪唐氏兄弟主力唐万新(德隆)被关了,作为1号富豪的孙广信的日子还会好过么?“《商界名家》中国地方富豪追综”报道组在采访甘肃首富张国芳后再赴西部,如记者所牵挂的一样——在新疆民间舆论的“好富豪”名单中,没有孙广信!孙广信这位军人出身的民营企业家,他和他的广汇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商界名家》记者追踪数月,全面记录江城一个民营企业家金融试水的浮与沉;主要当事人代理首次打破沉默,全面还原众说纷纭的武汉“大江”挤兑风波的真相……  相似文献   

8.
“在那期《福布斯》杂志出版后的几个小时,我接到了几十个来自海内外媒体的采访电话,你们这时候才来找我真是太晚了。”对《商界名家》记者说这番话的时候,兰世立带着他一贯的骄傲表情和招牌式微笑。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陕西恒星集团掌门人尤新存的问题。引起了《商界名家》的注意——方面当地媒体根据西安市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反馈的信息认定尤某是“大骗子”,“赌棍”,称“恒星购房骗局”让600名无辜群众“受骗上当”,涉案金额达6109万,而尤把购房款中2624万用于个人消费和赌博,另外1097万元用于偿还借款,其它2388余万用于公司开销: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民意为尤叫屈,向《商界名家》记者反映:“这个人很会做生意!”他能吃苦,  相似文献   

10.
按省籍论,浙商如今已经牛气冲天了,“古有晋商、徽商,今有浙商”的流行说法即为明证。但对于原本归类于浙商的温州商人,称之为“浙商”似乎还不够,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名声响亮:“温商!”之所以要如此“突出”,原因很简单,人家的实力摆在那里,你不服还真不行。  相似文献   

11.
钟心 《商界名家》2005,(6):65-67
关于“中部崛起”的讨论正轰轰烈烈,国家也正式将“中部崛起”纳入政策制定层面在考虑。但“中部崛起”到底如何破题?目前似乎并无明晰的声音。2005年4月,《商界名家》为此采访了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伍新木教授。伍教授指出,破题“中部崛起”,应首先从“中部塌陷”的根源开始。哪里跌倒,应该从哪里爬起来。  相似文献   

12.
康迪 《成功营销》2008,(11):60-61
北京秋日.记者前去采访时.正好赶上饭统网高层拍“全家福”照片。拍照的地点就在办公区域内.饭统网CEO臧力站在中间.亲和笑容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13.
在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总部有这样一个出处——外界称之为“进来的不花钱,花钱的进不来”,太平洋美其名曰“江苏红商务俱乐部”。经集团文化部负责人引荐。《商界名家》记者在这里找到了当时正在接待客人的严介和。有着“狂富”名声的严介和一脸谦和,他将先前定好的事情稍作延缓安排,欣然接受《商界名家》的独家专访。“什么问题都可以提,什么事情都可以谈。”严氏的真诚与坦率大出记者意料之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钟心 《商界名家》2005,(10):48-50
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中部各省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振兴,是现在全国讨论的热点之一。带着这个热点问题,《商界名家》记者最近采访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辜胜阻教授曾任湖北省副省长,武汉市副市长,长期工作在“中部”第一线.对“中部崛起”有着独到而深入的研究。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中部崛起必须要走重塑区域经济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岳春,浙江台州临海市人.2014年5月12日,上午10点30分,记者专门采访了他。虽然已接近中午的时间,但是记者还是能感觉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当记者表达了采访的意思之后,李岳春对记者说:“你再早一个小时前,我都是没时间啊!现在10点半了,顾客能少点了,记者采访什么好配合啊!”  相似文献   

16.
《销售与管理》2006,(10):5-5
谁是中国商界人物的标杆力量?谁是影响中国的商界人物?2006年9月18日-9月20日,由商界风云传媒机构、新浪网络、全国二十五家省市电视台、CCTV演播厅共同发起主办的“2006‘中国商界人物风云榜’年度颁奖盛典暨传媒领袖与企业家投资界高层峰会——标杆力量影响中国”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的春都已经彻底完了。”2006年3月26日晚.见到《商界名家》记者时,沈敏峰的开场白略显突兀。  相似文献   

18.
熊慧明的烦恼 “说起来都有点不好意思,但这的确是个现实问题。”2007年4月5日这天,正是传统的清明节。这天下午,38岁的熊慧明在记者所在的正阳大酒店向《商界名家》“诉苦”。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3日。国芳百盛白银世贸中心开业典礼——迎接张国芳的还是,警车开道、奔驰巡行、官员满座,觥筹交错,笑语鲜花……而此前,这位“问题首富”经历“协助调查”近一年,直到2005年3月才以“取保侯审”的名义被释放。张国芳的妻子向《商界名家》记者透露,那些“莫须有”的传言影响了集团地产生意,老张生了好长的闷气,饭量明显小了。  相似文献   

20.
黄秋丽 《商界名家》2004,(12):38-39
2004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无论是郎咸平教授引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大讨论,还是影响深远的德隆事件,都一再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商业伦理的关注。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事实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对商业伦理的建设。因此,《商界名家》记者采访了美国《商业伦理》杂志主编,原波音首席技术官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