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李昊 《大陆桥视野》2011,(22):203-203
在我国,打击职务犯罪作为反腐斗争的一项重要课题一直是司法界所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将近七成的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量刑出现了明显的“轻刑化”趋势,职务犯罪的人大多最后会被免刑或者判处缓刑,这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是相悼的。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化解职务犯罪“轻刑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任何法律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首先是要获得公众的认同.因为只有在公众的认识层面得到支持和认可,才能促进法律的施行,维持法律规范的有效性,达到立法的目的.然而近年来发生的刘涌案、余祥林案以及邱兴华案的判决结果所引起的社会讨论,使我们认识到当前我国刑法的公众认同度不高,尤其是刑事案件的判决在整体上难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这也使我们对刑事司法得到公众认同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本文探讨了我国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度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希望能够提升公众对刑事司法的认同度,从而借由法律这一社会管理机器,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自2006年提出并迅速贯彻于司法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和司法皆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刑罚的结构和轻刑主义的刑罚体系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行的基础;司法实务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应从注重体系化的视角,结合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和修复性司法等措施或制度,使得各部门间的互动呈良性协调发展。同时,在其运行中应重视相关适用性应该具体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蕾 《时代经贸》2008,6(8):229-230
1 刑事和解的起源 近年来,刑事司法体系中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虽然目前对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界定还众说纷纭[1],但从本质上看,其核心在于,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对话、协商来解决刑事案件.它实行的办法是"在一项具体犯罪中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各方聚在一起,共同决定如何消除这项犯罪的后果及其对未来的影响[2]".即使恢复性司法的价值、程序与实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则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兴起的部分原因是对传统司法系统的无效与高成本的一种回应;部分原因是对传统司法系统无法负责地对待侵害人或无法充分的关照被害人需求的一种回应.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承担犯罪行为、结果的被侵害人,在国际司法潮流的推动下,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各项权利保护日益受到忽视.尤其是在个别民意案件中,被害人往往在承担诉讼不利的结果同时,还要被民意侵入正常的私人领域,承受不该有的非难.本文试图通过"药家鑫"案件、"邓玉娇"案件,分析刑事案件被害人在民意中的不同结果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刑诉法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总则第2条,充分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人权事业新的发展进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面对新刑诉法带来的挑战,刑事司法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提升新理念,全面加强和保障人权机制建设。一、建立信息引导侦查的机制1.信息的收集和应用。将情报信息运用在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国际上也比较普遍。有的建设比较完善的信息引导侦查的网络平台、管理制度,配备专业人员,还在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余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发生引起人们对刑事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刑事司法的公众认同遭遇危机.该篇文章首先对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含义进行界定并介绍了其现状,接着分析了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公众对刑事司法认同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刑法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服务刑事司法,对牵连犯处断原则的探讨目的就是为了让司法者在处理牵连犯这类案件时能有理有据做出最公正的判决.但大量的"法外牵连犯"使司法者陷入困境,学界对此亦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三家都没有来研究它,笔者试图从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出发,在分析各家学说的基础上对各种牵连犯进行细化,通过不同的处断原则的适用,达到刑罚的最大公正.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当借鉴当代各国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应当高度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普通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司法者的素质(后者更为重要);应当认真贯彻依靠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刑事方针,以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缓刑制度,使我国的刑罚体系逐步实现人道化、轻缓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适用刑事和解是必要和可行的.基层检察院开始探索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刑事和解的适用过程中,还存在相关法律缺失、考评制度制约、传统观念影响等问题,建议出台相关法律制度,改革检察机关考评机制,加大司法宣传,改变传统观念,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和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检院相继出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同时出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两个具体文件。这是高检院制定出台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对我们检察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侦查监督部门的司法实践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轻刑化说混淆了轻刑问题在中外不同的法律前提,脱离我国实际,抽象地论说轻刑化问题,所持理由无法令人信服。事实上,从刑法体系与现实的关系上论,并与外国刑法体系内容相比较,我国刑法体系并不呈现重刑化倾向。因此,认为轻刑化是刑法修订大趋势的观点是对《刑法修正案(八)》内容的误读;《刑法修正案(八)》较好地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显示出我国刑法改革的方向与趋势在于在刑法不断严密化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犯罪态势,适时变迁刑罚,做到刑罚轻重有度,宽严适中,不偏于任何一极。  相似文献   

14.
董良飞 《时代经贸》2007,5(8X):169-171,173
我们应当借鉴当代各国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应当高度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普通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司法者的素质(后者更为重要);应当认真贯彻依靠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刑事方针,以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缓刑制度,使我国的刑罚体系逐步实现人道化、轻缓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统称"两个证据规定",施行以来,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侦办既是机遇也提出挑战,尤其在司法实践中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过程中,出现了若干新问题。因此,在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程序和实体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件办理中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和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职务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伟 《经济师》2005,(6):61-62
职务犯罪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也较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现行的法制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原因,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提。预防,应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入手;改进职能部门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实现预防。文章就职务犯罪的特点、表现及防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蕾 《时代经贸》2008,6(5):229-230
1刑事和解的起源 近年来,刑事司法体系中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虽然目前对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界定还众说纷纭,但从本质上看,其核心在于,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对话、协商来解决刑事案件。它实行的办法是“在一项具体犯罪中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各方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这些变化的同时,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来所受理的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进行了粗浅的调查、分析,并结合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对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最高法、 最高检颁布 《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2015年4月,全国人大修订通过新的 《食品安全法》;201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公安部、 最高法、 最高检、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印发 《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工作办法");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失职将受到严惩.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目前我国立法只规定了行政监管责任,对有关行政监管权力行使的行政检察监督却缺乏相应的立法.这不仅对政府如何落实食品监管职责提出了新课题,而且也对政府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实施检察监督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缓刑制度的一般刑法价值分析为视角,结合刑罚制度在现代世界范围内刑罚轻缓化、刑罚执行非监禁化的变革趋势,针对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制度的最新变革和发展,从制度变化所体现的刑法价值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助益于国内刑法研究和实际部门的司法适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