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一轮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面临着新问题与新挑战。特别在(1)处于变革中的地方政府基本理论,(2)“大部制”的内涵与外延,(3)地方政府“大部制”设置的特殊性与适应性,(4)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张力,(5)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工具媒介、技术支撑,(6)分权让利下地方政府责任负荷与权力实化、虚化的更迭等六个方面有进一步解释的需要,从而为改革的成功进行学术奠基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锐意进取的地方政府领导集体、政治体制、编制和财政的压力、地方政府机构严重的职能交叉等方面的动力,也存在着职责同构、部门利益、代理缺位、机构磨合等方面的阻力。这些动力和阻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力场。在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动力是主要的,即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力场总体来说是推动我国“大部制”改革的进程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大部制改革是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是把实行大部制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发展特点以及现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改革思路。目前,不仅国务院在积极推进大部制改革,各级地方政府也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心转移到了大部制改革。相比中央国家机关的机构改革而言,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难题,如何稳妥、有效地推进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行政体制必须作出新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来总体规划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有:推行"大部制"改革,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决策、执行与监督的相对分离与协调;建立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的管理方式;构建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构架。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上世纪末我国就把公共财政定为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到目前为止,地方财政离公共财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行为企业化的必然结果。要加快地方公共财政建设步伐,重点应放在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上,关键是按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校正地方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社会转型变革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和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实质与实现。基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认为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应是“十二五”经济社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地方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应该体现超前、便民特色,寻求和创建地方政府信息服务特有模式,同时提出建设政府信息集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等铜陵市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主要建议项目,服务“十二五”大建设与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收费是地方政府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向特定公共服务的相对人收取对价给付,并纳入地方财政管理的行政行为,反映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政府之间等宪政基础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颁布大量规定、办法,初步建立我国地方政府收费的制度框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应当遵循宪政原则,进行《政府收费基本法》制订、地方政府收费的民主化、收费标准科学化及征缴程序规范化等改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国和美国等经合组织国家出现了“新公共管理(NPM)”、“后官僚制模式”和“企业化政府管理”等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正是在这股改革浪潮中,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职能改革和体制创新的新取向。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二者都密切相关。电子政务必须以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要求来建设,即建设公共服务型的电子政务;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也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创建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即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地方行政决策不仅是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直接保障,同时作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会深刻地影响广大民众的权益。目前我国各地方政府正面临着行政决策程序失灵的尴尬困境。程序化机制,作为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行为有效实施和运行的必要途径,具有公正民主和效率等价值。注重论证程序构建,使专家咨询程序常态化,听证程序规范化,是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程序化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受到挑战的首先是政府管理,面对入世,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入世观与“规则”意识;找出地方政府与WTO原则的主要差距;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创新政府建设;普及WTO相关专业知识,加快WTO人才培养,提高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并建立新的行政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着有令不行、执行过程中沟通与协调不畅、行政成本趋高、执行人员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在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健全行政问责制、培育良好的执行文化环境、提升政府执行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地方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模式进行分析型描述和理论性解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日前我国地方体制改革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将整体治理理论作为未来我国地方体制改革的理论支撑和治道逻辑,建构一种基于协同、合作和整合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政府运行模式,促进我国地方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的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存在着理论范式的形式完美主义、评估体系的"官本主义"、实践过程的简单主义的问题。运用行政生态学理论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处于独特的内外生态系统中,只有深入认识和揭示内外生态系统内涵及其关系,才能有效推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后发展国家,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其具体举措表现为转变观念与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调适中央与地方关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行政运行机制、加强行政法治建设、整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与公共财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双元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 ,这一目标模式对我国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不同于政府的外债管理体制。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建立还要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我国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应是“统一监管、分工合作、三债分立、借用还统一、权责利明确”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进行的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的在于建立服务型政府,这必然要求行政伦理建设同时跟进。建构服务型政府所需的行政伦理,必须建立行政人员的自律机制,并结合外部的制度性约束。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创新与服务型政府构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的针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概念,两者在其内涵和实现手段上看似没有交叉,实则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分别给出了两个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并进一步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创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奏;政府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地方政府创新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省级政府是执行国家财税政策的主要环节,也是制定区域财税政策的行政主体。但省级政府的行政体制、财政关系、会计制度、税制改革、财力测算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该文通过分析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加强省级政府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着行政化的严重倾向,这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高校治理结构以及制度构建存在着较大关系,去行政化改革,在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架构下并非易事,需要从政府放权、用人机制、制度构建与完善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循序渐进,在全社会相关领域的配合下,逐步去除行政化之痼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