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成为国家改革攻坚的重点目标.政府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降低政府显性成本方面,应该从精简部门机构、人员,强化行政成本意识等方面入手;在降低政府隐形成本方面,需加强财务监督、社会监督,努力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思想道德觉悟.  相似文献   

2.
政府的行政伦理问题由来已久,行政伦理建设也是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政伦理问题随着政府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政府的发展而发展。行政伦理的核心是行政责任,由于政府行政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其在履行行政责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责任冲突,包括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等。行政伦理的建设与加强体现于冲突的应对过程中,组织、个人与法制三个方面则是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政府执行力是当今行政领域讨论的热点,在政府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县级政府作为与民众接触最为紧密的行政组织,其执行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本文从县级政府执行力现状剖析,从而得出在执行观念、监管、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公众参与不足的问题,通过构建政府核心文化观,完善制度法规以及拓宽参与渠道这几个方面全面促进县级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省级政府是执行国家财税政策的主要环节,也是制定区域财税政策的行政主体。但省级政府的行政体制、财政关系、会计制度、税制改革、财力测算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该文通过分析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加强省级政府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行政道德责任是政府责任的一种形式,服务型政府是更加注重责任、效率、公平的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出现了行政主体消极态度、行政效率低下、腐败等行政道德缺失现象,实现行政道德责任主要从加强行政道德责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发挥社会舆论监督、提高行政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公共道德素质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来分析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为,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具有“经济人”理性、行为选择的“个体主义”倾向和行政人员价值、行政组织目标的“特殊利益”定位。应以公共管理选择理论为借鉴,通过正视政府“自利”本性、建立“私利”与“公利”共客机制和加强公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等措施进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用问题不仅是一般的管理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某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由于在行政决策、执行、赔偿等具体环节中,不能很好地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导致政府信用缺失。导致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是解决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政府能力,但政府改革不能表面的理解为机构的精简、职能的划分,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行政人员的观念、政风建设等,这些需要从行政道德建设入手.只有抓住了这一问题,政府行政改革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政府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行政公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兼具执行性和监督性,其根本使命是监督国家财政支出,目标是完善国家治理。国家审计在表达人民意志,提升政府透明度,建设责任政府,促进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国家审计机关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政府投资民生项目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方式,增强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许可法》实施的意义不仅是一部法律的执行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其内在精神的落实,推进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和开放型政府在我国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及演进过程,分析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由经济主导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实行"大部制"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服务理论:缘起、内涵及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是民主治理,其思想来源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和后现代公共行政,其基本观点包括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迪是落实主权在民的理念,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强化公民在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复合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逐步推行行政问责制等。  相似文献   

13.
"省直管县"是目前我国财政与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对于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相对于"省直管县","市管县"体制存在增加管理层次和成本,降低行政效率;加剧县级财政困难,阻碍县域经济发展;不利于农村的发展;与现行法律的冲突等弊端。但"省直管县"体制本身也存在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不衔接;管理成本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地方公共服务体系的"碎片化";中心城市发展受限;县域间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县域间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及其推行条件等进行更深的思考与探索,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贵州农村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有待健全的法制和社会信用体系等突出问题造成了贵州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无法支持商业化运作的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着力通过以下路径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法制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形成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垂直管理是中央为了保证政令畅通,对地方行政部门直接领导的管理方式,可以分为省级垂直管理,国家垂直管理,派出垂直管理三种。在实践中,垂直管理引发了地方政府权力被肢解,独立性不足,腐败频发等诸多问题。对此,中央应该慎重使用垂直管理制度,垂直管理部门应该协调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于垂直管理部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与公共财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双元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 ,这一目标模式对我国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不同于政府的外债管理体制。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建立还要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我国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应是“统一监管、分工合作、三债分立、借用还统一、权责利明确”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干预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是否有助于贫困减缓?这成为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需要厘清的问题。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对我国30个省份1988-2011年地方政府干预、农村信贷资金配置与反贫困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地方政府干预程度与贫困减缓存在非线性关系,即适度的地方政府干预将有助于贫困减缓,而过度的地方政府干预会形成地方政府干预陷阱,抑制反贫困效果;我国现有农村信贷资金规模有助于解决贫困人口的融资困境,实现贫困减缓,而我国的农村信贷配置效率处于低水平,对贫困减缓作用不显著;与地方政府经济干预较弱的地区相比,我国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的农村信贷资金配置的规模和效率对贫困减缓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作为后发展国家,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其具体举措表现为转变观念与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调适中央与地方关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行政运行机制、加强行政法治建设、整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以《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17条规定的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为基点,分析了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弊端及其实施的保障机制,指出以生产者为主的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的主体应包含政府,责任形式应增加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对保障机制加以分类,具体阐述了生命周期评价制度、认证单制度、产品回收制度、监督制度、抵押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引发了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探讨,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服务型政府的讨论是我国学者借鉴西方行政话语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改革模式,随后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模式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系、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总结等研究探索相继展开。服务型政府体系应当是一个政府各部分目标一致、相互协调、运转灵活、解决问题高效的体系,而职能结构是服务型政府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政府改革的起点,它涉及服务型政府职能结构的划分与配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