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目的/意义4A级以上景区是区域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区域旅游规划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河南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等方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结论河南省4A级以上景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整体分化的格局,且在区域中高度集中,但在景区密度方面差异较小,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此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等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申遗点中被百度指数收录的七个关键词,搜集这七个关键词2013—2019年的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季节性强度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指标,研究泉州海丝文化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时间分布上,泉州海丝文化旅游网络关注度在年际变化上出现的三次小高峰与...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山西省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相关分析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借助Arc GIS10.2软件,从分布格局、类型、集中程度对山西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且集中程度较低,省域范围空间上呈均匀状态,但地市级范围景区分布状态多样;省会城市太原的核密度较高,且在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分别形成条带状的密度结构;河流对A级旅游景区分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A级景区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的地区,尤其是4A级以上景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交通通达度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四川省4A级山岳类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和“散客对该类景区的预期与感知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能为四川4A级山岳类旅游景区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提高景区综合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该类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主要调查对象为四川省邛崃天台山、绵竹九龙山、江油窦团山、绵阳西羌九皇山、雅安碧峰峡、阿坝四姑娘山等具有代表性的4A级山岳类旅游景区。通过建立服务质量维度与游客满意度间的关系模型,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现场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找到影响游客感知该类景区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以及散客对其预期与感知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从而得出本文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
旅游交通与旅游资源相匹配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的重要基础。以旅游中心地理论和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和交通通达指数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景区通达性进行测算,认为旅游资源分布趋于聚集性状态,旅游交通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格局,旅游外部交通较为发达,区域交通发展滞后,旅游景区通达性较差。提出环京津地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四种类型:太行山区旅游链模式;张家口-承德基地型旅游模式;承德—秦皇岛—唐山区域游览型旅游模式;白洋淀、衡水湖和吴桥杂技大世界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建设环京津旅游交通大环线和三级旅游中心地,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为促进四川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必要探究影响四川旅游空间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过程 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测度四川旅游经济空间差异,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影响四川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四川各市(州)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趋于缩小;五大经济区旅游经济区内差异大于区际差异,新经济区划分有利于削减四川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投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公路旅客周转量等因素相比,公路里程、交通密度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影响不显著。为促进四川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需要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提升景区可进入性、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完善旅游投融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滤波分析方法等、TRAMO-SEATS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对林芝的旅游客流分布及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5年间林芝旅游接待总人数增长迅速,但年度变化强度较大,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起步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2)除受突发事件影响的时段之外,林芝的旅游月度客流量基本呈现波动式上升,与此同时季节性特征也较为明显;(3)从景区角度来看,林芝景区可分为三大类,每一类景区都有自身典型的客流波动特征。分析认为,气候条件、公共假期、突发事件等是影响林芝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开展反季旅游、打造全域旅游等方面提出优化林芝旅游的对策,以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6~2019年百度搜索指数,对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在不同端口的时空分布和人群属性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为其创建5A级景区提供大数据参考。研究表明:该景区月关注度呈"双峰形",移动端表现明显;周时段关注度呈现"平日低周末高";2017~2019年的"五一"前后均呈"单峰形",且2019年因实施对当地人免费开放政策而关注度大幅增加;搜索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马鞍山周边和长三角地区;年龄段集中在30~49岁。建议采石矶景区应进一步分析主要客源市场的特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提升营销服务和多业态打造,同时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百度平台的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5年林芝旅游关注度数据,通过把计算所得的地理集中指数(G)、季节性指数(S)、基尼系数(Gini),经X12调整过后的HP滤波对网络搜索的时间及空间分布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林芝旅游关注度持续增加且季节性差异明显增大,呈明显的"双峰双谷"趋势,搜索量较高的地区是北京、广东、西藏、四川等地,呈现"东—西—中"分布。促使林芝旅游关注度提高的动力因素主要有经济发达水平、旅游线路规划、营销战略选择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引入多元距离的概念,探索多元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为中国入境旅游的市场营销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实践上的依据和指导。方法/过程在传统的旅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扩展的旅游引力模型,运用中囯入境旅游20个主要客源国2000—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探索多元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样本总体模型,地理距离、语言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制度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正向影响,文化距离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显著。2)基于分时段模型,在2000—2009年期间和2010—2014年期间,地理距离、语言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的效应不显著。3)基于分区域模型,在亚洲市场,地理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其他类型的距离均不起作用;在亚洲以外市场,制度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正向影响,文化距离、语言距离对入境旅游具有负向影响,地理距离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显著。4)在各模型中,客源国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的入境旅游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科学梳理体育旅游研究发展脉络,有利于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使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从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年代分布、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研究主题与内容分布、基金支持与发文期刊4个方面,对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的2600余篇文献进行分析,以明确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发展脉络和基本现状。结果/结论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以高等师范类和体育类院校为主阵地,体育旅游更多受到体育学科背景学者的关注,旅游学等其他学科对其关注度较低;现阶段的研究更关注体育旅游的产业经济效应,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对于体育旅游理论研究及方法创新上略显不足,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后续研究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体育旅游相关研究,以丰富体育旅游的研究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入境旅游客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充分理解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形成机制,客观评价目的地季节性特征,是目的地之间取得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选取我国20个主要旅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区域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西部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相对比较集中。运用多维标度法分析了我国20个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台湾游客季节性需求分布的相似性,研究结果发现,地域和经济相近的旅游城市的季节性需求分布具有较大相似性。最后,从产品、价格、联合营销等方面提出了目的地应对季节性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下,为更好应对大数据对崇左旅游目的地的挑战,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崇左旅游每日网络关注度数据及全国34个省市区分别对崇左旅游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全面分析崇左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以下网络营销对策:搜索引擎关键词推广营销;加强手机移动端网络营销;借助网络新媒体树立口碑效应;提高网络营销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区客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传统信息收集的手段,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捕捉客流量预警前兆指标十分困难。借助搜索指数,挖掘景区客流量预警的先兆指标,构建基于网络关注度的旅游景区客流量预警研究框架,并以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为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及VAR模型,检验网络关注度与水立方客流量的相关性,对水立方客流量进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可以将水立方网络关注度作为客流量预警的先兆指标;预测期间内客流量的警度值在-0.49~-0.27之间,水立方客流量预警等级为客流量低值蓝色预警。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吸引力产生的核心要素。一般而言,在区域旅游资源系统中,旅游资源是以个体的集合群的形式——旅游资源群的形式而存在。旅游资源群是旅游资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的重要存在形式,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组成的基本单位。本文以湖南“3+5”城市群为例,选取了城市群内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运用凯立德导航系统测出景点两两之间的车程距离,做出乌鸦矩阵,通过数据运用聚集度指数、优越度指数、规模度指数、开发潜力指数来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开发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文化距离对服务贸易具有双重影响。检验国家间文化距离对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影响,可以为中国入境旅游的市场营销和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中囯19个主要客源国2001—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在样本总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出游动机的条件下,检验了国家间文化距离对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从总体上看,国家间文化距离对外国人来华旅游发展具有门槛效应:当文化距离较小时,其对外国人来华旅游具有正向影响,但随着文化距离增大,其对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影响转为负向关系。2)在区分游客性别的检验中,发现文化距离对外国男性、女性游客来华旅游均具有门槛效应。3)在区分不同出游动机的检验中,发现文化距离对观光休闲型来华旅游具有门槛效应,但对于外国人商务会议、探亲访友和务工型来华旅游的影响表现为抑制效应。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国入境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旅游产业对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以贵州旅游业信息化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大数据管理旅游资源、发掘游客需求,为旅游资源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通过对旅游大数据概述、挖掘和管理,为分析贵州旅游大数据分布、转换、处理提供条件;同时对贵州旅游业信息化转型发展以及贵州旅游大数据提供建设建议。结果/结论 将贵州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旅游整合,挖掘分析旅游数据与游客行为关系,完善数据挖掘、管理、处理以及整理,以此发掘游客旅游价值偏好和内容需求,明确旅游景区发展方向和改进举措,进而促进域内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结合麦积山风景区的优势与特点,从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产品,以及促销三个方面提出了麦积山风景区旅游营销策略,旨在推动麦积山风景区旅游事业更好更快发展。麦积山风景区是甘肃省非常著名国家"5A级"景区,景区规划总面积达到了215平方公里,其风景点多达180余个之多,其中仙人崖、麦积山、街亭温泉是其最为著名的两大景点,特别是石窟文化保存完好。景区内有非常丰富的动植  相似文献   

19.
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保持的效益和消费者的终身价值增强了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的重要性,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并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着重从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内涵、旅游目的地忠诚游客的类型、重游者和第一次到访游客的行为差异、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忠诚游客的培育等5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旅游理论研究和旅游实践活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做好生态旅游市场调研有利于旅游企业掌握游客需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方法/过程以重庆武陵山地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消费偏好、生态旅游认知,以及旅游者的心理期望与景区热度。结果/结论结果显示:重庆武陵山片区男女游客比例为4:6,游客中85后群体占比较大,达38%;大部分游客每次生态旅游人均花费在1001~3500元之间,逗留时间多数在1~2天;游客最喜欢自然观光和徒步活动;选择的热点景区是武隆仙女山、丰都名山、武隆芙蓉洞和天生三桥。总体来说,生态旅游的游客呈年轻化,但是大部分只能被认定为一般生态旅游者;游客对获得荣誉称号的景区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仍然将生态观光游作为主要选择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