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推动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建设,实现城市绿地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城市绿地发展的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焦点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较混乱,阻碍了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文章提炼出"城市绿地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城市绿地"和"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三个具有普遍性的内涵各异、内在关联密切的核心概念,分别进行主题性的分析解读,通过理清核心概念间的整体逻辑,初步建立我国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以期对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政府实施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营造一个更可持续的社会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跨越三个世纪,从"可持续"(sustainability)概念的萌芽到"新生态"(eco+)思维的融合,"生态"的概念逐渐沿着非线性的复杂路径发展。基于联合国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计划"等行动纲领,我国也形成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治理体系框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演进和深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显示出充足的宏观驱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6月2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在为期3天的大会中,包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内的l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与会领导人和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巳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各行各业都应该"低碳"发展,作为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马车之一的外贸行业,自然也应该从产品、流程、金融、绿色办公等方面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
DPSIR框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PSIR框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学者自2003年以来也多次尝试用该框架解决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水土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对解决该类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责任式创新"这一新兴创新范式切入,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议题,构建了责任式创新范式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分析框架(包括技术维、经济维、伦理维和社会维),并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性,从而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全球绿色新政”与我国“绿色经济”政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兴的"全球绿色新政"不仅提供了国际环境经济政策的框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在研究发达国家"绿色新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绿色经济"政策架构,总结了近些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政策理念、充实政策主体、改进政策工具等完善我国"绿色经济"政策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生态敏感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模式和目标,构建了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四要素的生态敏感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框架。明确了该框架下生态敏感区只有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经济为发展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才能够实现生态敏感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思路最终推导出了生态敏感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基本内容、执行情况和意义,分析了千年发展目标所面临的挑战,认为这些挑战促使国际发展目标做出调整,同时,分析了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共识和分歧,认为这些共识有助于科学构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框架,对分歧的理解有助于科学开展可持续发展议程。本文还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的基本原则和关键领域以及构建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总结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演化和缺陷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集群创新的三个路径、政策创新促进集群创新的"五轮驱动"机制,并从政府公共政策角度出发,分析了馈式动态循环的政策设计流程。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组以集群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政策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盛行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热点-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的意义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探讨并提出了农业可待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模型是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科学方法之一,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文章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方法,在生态经济系统框架下构建生态足迹变化驱动力指标体系,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银川市2009—2017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结果显示:银川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生态赤字较高,生态压力较大;生态足迹分布趋向失衡,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降低,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稳步增长;经济系统对银川市生态足迹变化起主导作用,总体表现为"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应从生态、经济、技术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银川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共识"的失误促使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兴起一波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浪潮。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观念更具有包容性,即强调公平的发展、民主的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关注影响发展的深层因素,包括制度与治理、经济结构的变迁、人力资本与创新,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三是反对华盛顿共识推荐的"最优制度实践",探寻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四是采取"发展诊断"和"因势利导"的方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效的政策制定框架。面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新一代发展理论需要对现有理论范式进行整合,并采取更加开放的研究视角,为理解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加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数字城市的主要框架体系和内容,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数字城市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撑,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中经济财务管理的内容框架,第二、三部分分别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本质以及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以期能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江苏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和未来江苏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分析江苏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制约因素,创建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江苏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即江苏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框架和行动计划。江苏新型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框架进一步落实到江苏生态省与生态城市群发展战略、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中观微观层面,在“生态江苏”的基础上,首次研究提出“可持续江苏”、“循环江苏”、“人居江苏”和“富裕江苏”等新理念和具体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7.
奥斯特罗姆的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总体分析框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场、森林和水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已经成为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但仅仅明白这些公共资源消逝的原因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前科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概念化的语言,科学地描述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奥斯特罗姆开发了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用来鉴别影响自主治理的可能性,以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此后她又对这个框架作出了动态扩展,使原来社会生态系统总体分析框架更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美术学院领衔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首批重大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从危机与使命、定位与目标、结构与内容、思路与创新、实施与愿景等五个层面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构中国绿色设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勾勒了构建中国绿色设计体系的愿景目标与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发展、协调和持续的角度,分析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思想;确立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物流业的外部支撑水平、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区域协调性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评价框架,并研究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生态园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农村税费改革和一系列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为武川县刎"中国民主同盟"北方生态园区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还使武川县面临着经济、资源、生态、政策、市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约束.本文采用参与调查方法,以农牧民建设意愿为基础,初步构建起农业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体系,并提出了开展生态园建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