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丽 《新疆金融》2004,(2):45-46
为适应中国金融业的发展,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正式挂牌,专门行使对银行、信托业的监管职能。将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不仅是为了银行业的系统监管,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提高相关货币政策决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是近代银行业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银行发展历史。意大利银行体系的结构是错综复杂的,而且按地区标准,是高度分散的。意大利银行活动严格受本国银行法的约束,并实行多元化的银行业监管体系,较好的实现了安全性、效益性、统一性的银行业监管目标。根据对中国银行米兰分行开业两年在意大利接受当地中央银行监管情况的回顾和总结,笔对意大利银行业的监管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将意大利中央银行对当地银行业的监管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26日,十国集团的中央银行行长和银行监管当局负责人一致同意公布《在国际上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修订框架》,即资本监管制度的新框架,并承诺将在本国建议实施这一新制度,这就是我们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随着新资本协议的正式出台,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将面临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我国银行业监管不断强化,中央银行监管在组织体系、法律框架、运作程序、监管手段、队伍建设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国目前银行监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银行业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的要求,银行监管基础较差、成本高、效果不尽如人意。提高银行监管效率,不仅是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银行国际化,迎接“入世”挑战的迫切要求。因此,构建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系统,切实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监管工作面…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早在苏联解体前就已明确.那就是建立二级银行体制.即在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建立商业银行体系.使商业银行向着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1992年俄罗斯经济转轨后.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门对中央直属商业银行的监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监督》2006,(5):25-27
一、中央直属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机制现状分析 传统上,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同时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我国也开始对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监管。继证监会、保监会从中央银行分离后,2003年银行监管职能又从中央银行分离,并成立了专门履行银行监管职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以来到1984年,中国实行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1984年起,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实行综合监管。1992年8月,国务院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证券业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8.
波兰银行业的监管是随着国民银行独立为中央银行、设立银行监管局及银行监管委员会而从无到有,不断得到加强,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效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额贷款备案审查制度 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监管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吉可为掌握社会信贷资金流阿、流量和加强银行业信贷资产风险监管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几年来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发挥中央银行职能作用,朝着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开拓发展,在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10.
从5月13日到7月末,俄罗斯爆发了一场持续两个月左右的银行信任危机,多家私人银行发生了储户挤兑。危机波及到200多家银行,不仅中小银行,连位居俄罗斯前10名的大银行也未能幸免于难。俄罗斯银行业人士称此次风波为“准金融危机”。虽然此次危机与1998年金融危机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暴露出俄罗斯银行业内在的制度问题,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出来。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银行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机构的风险也在表面化,小范围的银行挤兑事件偶有发生。此次风波不仅给俄罗斯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对于同样处于转型期.对外逐步开放、而其体制同样脆弱的中国银行业来说,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证券基金制度的异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证券基金发展势头迅猛,但尚缺乏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应防止以下四个异化倾向:基金作为信用工具之一,信用制度是其基础,应防止冒进倾向;与其他经济制度一样,利益制度是核心,应防止失衡倾向;证券投资是其主要业务,运作制度是重点,应防止风险倾向;基金自身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监管,制度是保障,应防止虚位倾向。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一个探路者的身份站在了关于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争论中,通过对这两种发行审核制度进行辨析,指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注册制虽能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进度如何,则取决于与之配套的法律基础制度和环境是否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新股发行法律责任体系和诚信监管制度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寿光市通过打造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信贷服务体系和支付体系“三驾马车”,促进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普惠便民的农村金融服务,为破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瓶颈提供了较好的借鉴。这个模式具有较强的制度特征和内在逻辑性,社会信用是信贷创新的基础,信贷交易需要支付工具来实现,三者是互为动力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些措施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改革措施出台过于集中、改革政策不统一、社会保障发挥的作用有限、养老保险欠债得不到解决等问题。解决制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实问题,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和分析风险投资机制,特别是其独特的融资和投资机制,并结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实际和我国风险投资的典型案例,分析在我国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马来西亚对国内税收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税收制度。本文对马来西亚的税制结构、主体税种和税收征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中一些经验可为我国新一轮的税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很不完善,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协调,因此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增长型税制简论:对中国税制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看,税收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经济的增长,然而,中国税制结构、税制要素设计等使我国现行税制也具有较强的内在增收功能,而这种增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性促进因素。这种增长型税制所具有的特性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可持续发展和调节收入差距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任其发展将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我国的税制改革不宜简单立足于对现有税制体系进行小修小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税制的增长型特性,构建具有现代发展理念的发展型税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是有效化解银行危机的一个重要保障机制,是金融安全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措施,即改革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完善对危机银行的接管制度和尽快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制度创新与规范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股票市场 ,又一次面临新的选择 ,为解决原有制度缺陷而采取的进入、退出制度变革 ,是中国股票市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深入分析了诱发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 ,讨论制度变迁对促进股票市场规范化的作用以及将面临的挑战。在文章的最后指出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