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从均衡走向演化--经济学范式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均衡与演化的思想很早就共生于经济思想史中。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深受物理学的影响,一直被均衡思想和范式所支配,并由此建立了以均衡分析为核心的经济分析体系;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演化思想又促使人们在主流经济体系之外发展起来了经济演化理论。本文旨在对均衡和演化这两大截然不同的经济范式的演进进行剖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均衡走向演化的范式变迁折射着两种经济思想交锋的历程和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分析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生产价格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均衡价值理论 ,是当代经济学中两个影响最大的价值理论。这两种价格理论都是按照“利益竞争—利益均衡”分析框架寻找理论价格 ,只是他们研究角度和路径不一样 :马克思是从劳动从属于资本且只有资本之间存在竞争的角度 ,考察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流动规律及其利益均衡结果—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则从劳动、资本等要素平等竞争角度 ,研究所有经济主体效用最大化及其利益均衡结果—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品牌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比较静态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中缺少全面针对品牌的分析,导致品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混乱.在选择爆炸式增长的经济条件下,品牌对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品牌选择的经济学分析显得更为迫切.品牌的经济学本质是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而消费者选择又决定了厂商的销售量和利润.我们在经济学的框架下,以品牌为研究对象,建立起一个比较静态模型,对品牌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消费者均衡和厂商均衡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研究中的均衡主义与演化主义历来存在争论.本文在对经济均衡主义和演化主义的形成、内容及特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检讨.本文认为,对均衡主义与演化主义在一个更为一般的框架内进行整合和创造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劳动分工思想经斯密之手成为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和灵魂,但自马歇尔以后,分工思想逐渐淡出了主流学者的视野,而只存在于异端经济学流派中。不可否认,斯密将分工思想与其古典均衡思想的结合,致使其理论解释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事实上,分工展开的内在规定性与现代演化经济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分工思想的未来只能聚焦于经济系统的分工与专业化演变分析。  相似文献   

6.
均衡代表着一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体系中的各种力量实现了相对静止的状态.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均衡理论在各个重要的经济理论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把对个体的分析、对市场的分析纳入均衡分析之中,按照“个体-单个市场-全部市场”三个层次的均衡对现代经济体系进行了梳理,其次对均衡中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均衡理论的循环论证提出了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7.
利润率平均化是经济学边际革命之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但在边际革命后发展起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该文对西方经济学现有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只要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竞争性市场,竞争的结果都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均衡市场和一个统一的正常利润率——均衡市场的统一正常利润率。这是对西方经济学市场价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两种基本分析范式。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包含一个局部均衡、一般均衡、非均衡及其相应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组成的理论体系。依次对应的是: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局部均衡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理论——静态一般均衡和动态一般均衡及以之为基础的宏观均衡和非均衡理论。与现代均衡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均衡理论是涵盖所有均衡和非均衡形式的、统一于价值规律的、逻辑一致的辩证体系;其均衡的具体途径和内容与现代均衡非均衡理论有本质的差别,尽管在某些量的方面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均衡理论均衡分析方法是新古典均衡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里的运用,其理论体系的分析框架、分析逻辑与分析方法与新古典均衡理论体系有着血脉上的传承关系,这有着两层含义:首先,资本市场均衡机制及其资产定价的研究工具和分析框架仍是在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之内,其理论体系建构是一致的,以理性选择为起点到市场均衡结束,有着思想和哲学方法论上的同源性;其次,由于分析对象与分析对象所处环境的不同,资本市场均衡理论相对于新古典均衡理论又有着子体脱离母体的新特点,诸如不确定性因素、预期因素、无套利均衡分析等成为资本市场理论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均衡"与"过程"分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与奥地利经济学的市场观.本文指出经济学的"市场观"与"方法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经验实证方法建立在"均衡"思想之上,而先验的方法建立在"过程"思想之上.文章最后指出经验实证方法与先验方法各自的不足,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The Hayekian Puzzle: Spontaneous Order and the Business Cycl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his early years, F. A. Hayek focused his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capital and the business cycle. Later he turned to social philosophy and the theory of a spontaneous economic order. The two phases, it is argued in this paper, correspond to two basically incompatible research programs—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vs. a theory of adapting, collective learning, and expectation formation. Hayek never reconsidered business cycle theory in the light of his later thought. The paper asks why and discusses what role cyclical fluctuations in aggregate economic activity may have to be play in the theory of spontaneous economic order.  相似文献   

12.
Walras and Darwin: an odd coup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and the evolutionary branches of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take rather opposite positions in the spectrum covered by the economic science. However, we reveal and explore analogies between Darwinian dynamics and Walrasian tatonnement processes for pure exchange economies, as well as further analogies implied by these.  相似文献   

13.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凯恩斯革命的新浪潮。他们否认大萧条的基本教训,无视历史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复杂性。他们自上而下设计的自由化与私有化政策,导致苏东(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在过去十余年间的大幅下跌。中国和苏东转型实验的比较研究,促使我们重新检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例如均衡学派与非均衡演化学派关于经济波动本质的争论。转型萧条的惨重代价,使我们加深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区,例如价格的线性供求理论、预算软约束理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趋同理论。中国基于学习、创新和分散试验的新经验,将使经济学超越均衡优化的古典规范,去探索非均衡演化的复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秉承瓦尔拉斯的“普遍的相互依赖性”研究原则,运用思想实验的理论研究方法,拟订一个探索性研究纲领,研究一种比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更为普遍的经济秩序:看不见的手(市场力量)+看得见的左手(道德力量)+看得见的右手(政治力量),试图构造一种引力场方程,表述经济世界中市场力量、精神世界中道德力量、社会结构中政治力量构成的三极统一体的相互作用。首先,通过引入Smale的均衡流形概念统一处理市场均衡、人性均衡、社会均衡同时达成的整体的、统一的均衡状态;然后,建立一种正义空间概念范畴,而正义空间恰为一种引力空间,且是商品空间(拓扑空间)的推广;再运用Debreu的超额需求函数法,建构了一种市场·道德·政治三极世界四维空间的经济均衡规范场方程;最后,提出广义一般经济均衡机制统一处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双手”之间的耦合问题,通过定义“看不见的手”为基本相互作用力,“看得见的右手”为强相互作用力,“看得见的左手”为弱相互作用力,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秩序。对这种秩序下的资源配置机制的数学表达式我们称其为四维流形的几何与拓扑.太文给出了i专一糖槌的一种数学证明.  相似文献   

15.
Post Keynesian economists have followed Joan Robinson's criticism of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as abolishing history by allowing all contracts to be executed today for all future contingencies. This was the justification for the suppor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to provide for the completeness of futures markets. The recent crisis has shown that force of history. Instead, many evolutionary and Keynesian economists have suggested the approach of cumulative causation as an approach that includes history and eschews equilibrium. This approach may provide a way to take history seriously in econom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论到价格论--经济学主题的比较与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分析经济思想史中价值论的演变,在方法论层面比较了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在现实困境和理论冲突的双重关照下,指出了以资源配置为研究核心之主流经济学的局限,并由此昭示了21世纪经济学主题进一步变迁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17.
姜鲁鸣  王碧波 《财经研究》2007,33(3):87-100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资源配置上的集中体现是,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小,同时又能最大化地满足国防安全需求。实现这一均衡态的基本约束条件是建立政府与军方之间统一有效的国防预算机制。文章从分析国防支出与国防安全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通过建立政府与军方的博弈模型,分析了资源在国防领域与经济领域的配置达到均衡态时国防支出的增长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评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防支出的增长机制以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8.
Economic methodologists most often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dels and reality while focusing on the issues of the model's epistemic relevance in terms of its relation to the ‘real world’ and representing the real world in a model. We complement the discussion by bringing the model's constructive mechanisms or self-implementing technologies in play. By this, we mean the elements of the economic model that are aimed at ‘implementing’ it by envisaging the ways to change the reality in order to bring it more in line with the model. We are thus concerned mainly not with the ways to change the model to ‘fit’ the reality, but rather with the model's own armature that is supposed to transform the world along theoretical lines. The case we study is Arrow–Debreu–McKenzi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e following: gradient methods and stability could be regarded as constructive mechanisms of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ing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 socialism debates; the obsession of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ists with these concepts can be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they hoped not to be faithful to reality, but rather to adjust it to fit the theoretical model;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initiated by the stability theorist Leonid Hurwicz could be seen as a successor of this position. We conclude by showing the relevance of this analysis for epistemic culture of much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s and hence, claim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economic modeling.  相似文献   

19.
徐梅 《当代财经》2007,(2):91-95
非市场化商品和劳务、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速度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当两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相等且两国的贸易量为零增长速度时,才会出现零波动幅度的贸易均衡汇率;在两国或者多国构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贸易汇率波动均衡,但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我国贸易汇率波动均衡特征制订和实施更具灵活性和弹性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20.
国际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研究的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当经济实现均衡时,投资者所应持有的本国与外国金融资产的比例。它的发展有5个特征:从追求金融市场的局部均衡到追求经济的一般均衡;从不考虑投资者的存在到考虑投资者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从单纯的理论模型构建到结合现实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假设金融市场完全到考虑金融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从假设金融市场一体化到考虑金融市场存在分割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