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樊燕  曾春华 《时代经贸》2013,(18):192-192,F0003
本文提出了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科学发展战略与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有着相同的目标与价值理念,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社会普遍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而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从人文普遍服务、产业普遍服务与知识信息普遍服务三个维度的构建,助推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今,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方面又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和立法,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仅是海南实现大开放战略的步骤之一,距成为自由贸易区尚有一定差距。本文在现有建设国际旅游岛主要政策及立法的基础上,与自由贸易区相应制度对比,分析不足,提出了国际旅游岛制度自由贸易区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今,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方面又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和立法,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仅是海南实现大开放战略的步骤之一,距成为自由贸易区尚有一定差距.本文在现有建设国际旅游岛主要政策及立法的基础上,与自由贸易区相应制度对比,分析不足,提出了国际旅游岛制度自由贸易区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正式出台.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定支持激发了海南省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乃至国际旅游界的开发热情.为此,海南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等专门文件,对如何开发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提出了系统化的步骤和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5.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海南产业结构的选择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战略,海南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配第-克拉克定理,以旅游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来推进海南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服务产业体系.通过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经济将呈现体验性-虚拟性、关联性-介稳性、波动性-风险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兰晓原 《发展研究》2016,(12):25-28
2016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成熟的国际旅游岛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充分综合考虑与平衡“四类主体”(政府、本地居民、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不同的利益与诉求.在分析“四类主体”对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诉求与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政府与市场之间要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优势,创新独特旅游产品,提高本地居民参与度,提升国际软硬件形象标准,打造成国内外旅游者与本地居民共享的国际旅游岛,避免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成为政府一家自导自演的剧本.  相似文献   

7.
当今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正面临着国际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在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研究发展海南国际服务贸易的策略对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海南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对承办城市的影响作用深远,自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均有显著变化。文件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及会展产业。就会展市场发展而言,大型节事活动数量大幅度增加,活动种类更加多元化,活动内容更加精彩化。通过运用三维评价法,重点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与东盟多边贸易首先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启动后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确立,是海南历史上千载难逢的机遇。自贸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扩充了一块大市场,政府和企业应及时根据市场规模的变化,制定出新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策略,以抓住自贸区和国际旅游岛带来的新商机。海南一定要把握好与自由贸易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关的投资和贸易的政策,抓住机遇,实干、巧干,真正把海南建设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基地,实现海南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阐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理论变迁;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分析海南农垦发展热带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海南农垦热带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陈波  苗启虎 《时代经贸》2012,(18):151-151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获批后,国家赋予海南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海南省委、省政府等相关部门也积极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国际旅游岛建设初显成效,但同时仍面临着产业结构层次仍偏低、资源禀赋利用的瓶颈等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凯 《时代经贸》2011,(24):175-176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著名旅游岛屿的分析,从旅游融资平台建设、盈利模式、融资平台布局等角度,结合自身的条件特征,深入研究与总结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融资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对我国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当前海南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种种问题,应从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监督体制、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四方面提升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形势,海南岛所处的改革前沿、政治战略地位和地缘优势催生了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旅游业快速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海南沿海及周边岛屿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核心地区,环境相对封闭,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不尽合理的旅游用地规划、低效的旅游地生态效应调控技术手段和缺位的生态监管机制旅游地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措施,已造成海南旅游用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文章认为必须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用地的生态效应评估和生态监管机制。(1)加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效应的研究,预测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效应发展趋势。(2)设立旅游用地生态准入制度,建立旅游用地生态效应评估机制。(3)设计生态系统管理优化范式,制订旅游产业生态效应调控政策。(4)制订旅游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模型。以有效调控旅游用地生态效应,为旅游用地生态监管、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奠定科学基础与决策依据,改善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安全等级,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海南特色村寨旅游项目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部分.为了促进海南村寨旅游开发的进程,针对当前海南省村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其缺乏资金、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海南村寨旅游建设,打破常规单一资本开发运营的形势,创新联合资本开发运营,以求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环保标识制度是针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保护环境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双重价值。海南国际旅游岛环保标识法律制度的价值在于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和游客消费增长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保护好海南旅游环境,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海南应建立自己的环保标识制度。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获批后,国家赋予海南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海南省委、省政府等相关部门也积极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国际旅游岛建设初显成效,但同时仍面临着产业结构层次仍偏低、资源禀赋利用的瓶颈等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为分析多种价值组合物(服务)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十分恰切的思路.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价值与人文资源价值的组合体,其价值用其各自的简单相加来衡量显然是不正确的,其价值大小不仅取决于各种资源本身的价值大小,还取决于各种资源价值的组合状态.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将各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即将具有海南特色的自然风光与具有海南特色的人文资源实现高度的二元容介,以提高海南旅游资源价值,增强海南旅游的吸引力,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促进海南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自发形成的旅游胜地还是在旅游业大发展情况下规划建设的旅游区域,都有一个或者自发、或者自觉地自然—文化二者融合的过程,其结果应该是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自然—文化的有机结合过程能够实现旅游区域价值的增值,即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结果。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充分运用海南本土文化,实现海南本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区域,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旅游岛";如果放弃本土文化而求"洋",企图将其建设成为"东方×××",不仅不能实现文化与自然的二元容介,而且必将导致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语境中,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通过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实现海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国际旅游岛真正成为海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形式和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