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高风险企业,存在着金融企业的固有风险,通常要采用担保方式来有效地规避风险,动产的质押和抵押担保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形式。由于银行没有物流经营资质和缺乏对动产管理的经验,于是便委托物流公司对动产进行监管,将风险予以分散。那么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动产(质押、抵押)监管的风险是什么呢?将如何对风险进行防控,又如何分散呢?下面以动产质押监管为主要形式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曹深江 《中国储运》2011,(8):107-109
对担保物(质押物或抵押物统称监管物)的品质监控是抵质押监管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笔者通过分析,试图找出监管物品质监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亚斌 《中国储运》2009,(10):85-87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向银行贷款,可以采用法人或自然人信用担保形式,亦可采用不动产,以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或机器设备等作为抵押来取得资金。而供应链金融业务打破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引用处于流通领域中的动产来质押融资。物流融资业务是一种在国外首先出现的新型的融资服务,是属于金融新工具的一种,是银行授信贷款业务的扩张和延伸,物流融资业务是银行与物流公司共同合作,为拥有在库、在途货物所有权的企业提供以货物或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为质押的新型融资授信服务。  相似文献   

4.
物流银行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香 《中国储运》2006,(5):84-86
“物流银行”的全称是“物流银行质押贷款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强且符合质押物品要求的商品质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商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商业银行的资金流与物流商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物流银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金融服务抑或物流服务,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的一项综合服务。物流银行以商业银行与物流商两个支点,为商贸公司架起了资金融通的大桥。  相似文献   

5.
应该说飞腾物流做质押监管的最主要条件——银行的认可及客户的储备都具备了,剩下的问题就是飞腾物流内部的运营团队培训和管理系统的针对性完善了。江川对仓单质押业务的风险考虑得比较充分,这是有必要的,但其前景更值得期待。1、仓单质押业务是物流公司的金名片。一个物流公司需要具备良好的信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好的成长性才可能被银行认可并取得仓单质押业务授权。  相似文献   

6.
贾凌莹 《中国储运》2014,(4):114-115
作为物流质押监管的企业,应该主动学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规律,在质押风险和流通效率上做出必要的选择,因为此项业务,实际上是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获取利润。如何提高利润,更有效地降低风险,似乎是一对矛盾体,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求最限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质押监管服务已成为很多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面对目前缺少政府监管和规范标准的这一新兴市场,作为监管方的物流企业,在不断开拓业务的同时如何规避风险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专访了已有十几年质押监管经验的河北中储物流中心副总经理顾建明。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融资监管业务作为物流业务模式的延伸和物流增值服务,不仅为传统的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促使其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变。但是作为新的物流增值服务,其业务运营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风险控制,笔者从目前该业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着手,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措施,希望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在物流的差异化经营之道上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张琰 《中国储运》2023,(1):104-105
<正>1.物流金融概述广义层面,物流金融属于综合服务平台,基于流动商品仓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业务范围比较广泛。狭义层面,物流金融是对没有必要可抵押资产的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整体来看,物流金融具体指的是,在物流金融体系中,物流企业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和银行进行合作,进而使得自身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而银行为其提供融资租赁活动,对于物流金融来说,包含银行、客户以及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在这个系统中对于企业抵押物的存储以及监管收取相应的费用。银行负责核实中小企业的信用,没有任何问题然后为其提供贷款。2.物流金融产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物流银行系通过仓单质押方式向银行融资而形成的资金中心,经营质押贷款业务,即仓单质押融资。当货主(企业)把货物存储在物流公司仓库中后,凭物流公司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货物的价值向货主(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同时由物流公司代理监管货物,其中,物流公司担当中间人和担保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高风险企业,存在着金融企业的固有风险,通常要采用担保方式来有效地规避风险,动产的质押和抵押担保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形式.由于银行没有物流经营资质和缺乏对动产管理的经验,于是便委托物流公司对动产进行监管,将风险予以分散.  相似文献   

12.
沙丁 《中国储运》2005,(2):17-18
质押监管业务作为一种新的物流业务模式的延伸,甫一问世便深受质权、质押 及监管三方的欢迎。本刊在2004年第二期中就这一话题进行过讨论,曾引起读者极 大的兴趣。许多读者来信希望编辑部就这个题目继续探讨下去。中储系统是在国内 最早开展质押监管业务的先行者,在此项业务的拓展上亦卓有成效。为此,本刊记者 近日再就质押监管这一话题采访了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姜超峰。  相似文献   

13.
对于动产监管的担保物,物权法对抵押担保物(简称抵押物)品种有明确的规定,其包括现有和将有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对于质押担保物(简称质物)品种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与抵押物品种相同,所不同的其是现有的,而不含将有的。对于质物和抵押物统称为监管物,在这里以质押为主加以论述,监管物除需特殊说明的以外暂称为质物。  相似文献   

14.
保全仓库质押承兑是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之一。保全仓库质押承兑是指由承兑申请人签发并向开户银行申请,以承兑申请人向银行按规定的比率(一般为30~40%)存入保证金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代银行监管的承兑申请人拥有所有权的仓储物品质押(存货不足时需经过质押承兑申请人供货单位提供担保,担保单位按银行要求组织发货,物品必须由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占有,下同)为基础,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商业汇票。申请办理保伞仓库质押承兑汇票必须以商品交易为基础、最长期限不超过六个月。并非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在办理此类业务,目前办理该项业务的主要有广发行、光大银行等。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只有少数几家商业银行探索仓单质押这项业务,现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开展此项业务。以中储为例,与中储合作的银行已有20多家总行,2百多家分支行。从物流企业看,除中储、中远、中外运等开展此项业务较早的企业之外,铁路、港口码头、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也纷纷加入,有的银行还专门成立了自己的监管公司。然而在历经多年度高速度发展之后,质押监督积累多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储运》2013,(5):77
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金融物流》征订工作现已开始。全书概述了金融物流的沿革过程,金融物流的法律基础,我国金融物流的发展进程;对协议文本、质物品种、提货权利质押、动产监管、物流监管、业务考察、规范化操作、风险防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展望了金融物流的发展趋势,囊括了金融物流最主要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物流体系。书中采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储实践看质押监管的发展思路及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储的质押监管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年授信额度近50亿。但由于这项业务在国内具有创新性,没有一个具体的范本可以参照,各地的客户需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各分公司的具体操作过程各不相同。这种情况所产生的控制不严、管理粗放等问题,在业务发展初期由于市场的迅速发展而被掩盖,但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已越来越成为其继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储的质押监管业务要想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就业务操作过程的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以期在不失灵活、满足客户的前提下,规范操作过程,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为这一业务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就目前实践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最大的财富来源于风险管理,因此应牢记质押监管八字箴言:权清、量准、货真、价实。飞腾开展质押监管业务需要提前做好业务风险识别与分析及规避风险的应对措施,认清面临的三大风险:操作风险、偷盗及自然灾害风险、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9.
博客评论     
其实质押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你买房贷款不就得质押房产证等契约吗?仓储企业中的仓单质押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手段,仓储企业与之合作其实也是一种市场行为、目前,仓单及动产融资业务是很多银行为企业,尤其是纯贸易型企业推出的短期贸易融资产品之一该业务是以动产和货权质押为核心,以产业链为依托,以票据业务为平台的新的贸易融资组合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为银行和仓储企业带来很大的新的业务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今后我国金融业将会有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大发展,在这个趋势下,仓储企业开展仓单质押业务很正常,不能说有风险就不涉足了,人吃饭还会噎着呢,难道会因噎废食吗?  相似文献   

20.
监管责任,是动产质押监管业务中的焦点问题,十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物流公司应该承担怎样的监管责任。笔者以动产质押监管的委托关系为出发点,拆分保管责任,把质物的担保属性和物流公司的本身职能相结合,按照不同的业务模式,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来探讨物流公司的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