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2 009年至2 011年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进行实证研究,即以IPO抑价率为因变量,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市盈率、新股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抑价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其次是新股中签率,而发行价和市盈率等其他变量对于IPO抑价率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这标志着我国股市已进入全流通时期。利用统计描述与线性回归方程对全流通时期我国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82只A股抑价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IPO高抑价率主要是由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和热衷于新股炒作造成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并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3.
全流通背景下A股IPO抑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A股IPO抑价率远远高于国外成熟市场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其他新兴市场的IPO抑价水平。本文以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中国A股市场发行的259家新股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赢者诅咒"假说和"投资者情绪假说"解释A股IPO抑价的适用性。本文研究发现,经典文献中关于IPO抑价的"赢者诅咒"假说基本上不能解释中国A股IPO抑价现象,而二级市场的乐观情绪和新股投机是决定IPO抑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表明,双重上市的公司由于披露更详细的信息,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可以大大减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IPO的抑价率。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纯A股IPO的抑价和含H股的A股IPO抑价情况,证实了含H股的A股的平均抑价率比纯A股的IPO要低,且股改之后的IPO抑价要低于股改之前的IPO,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挖掘了影响抑价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新股IPO抑价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国市场,而A股市场上IPO抑价率历史上远高于其他国家,本文通过对中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回顾解释历史上IPO高抑价的成因,其分别来自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定价偏差.并且在分析A股IPO抑价独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针对中国现实情况的政策改革建议,以使我国证券市场在未来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地1996~2006年A股市场IPO样本的研究发现:IPO抑价率与IPO政策变量及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和发行配售,对IPO抑价率的降低起到了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市场发行定价效率。总体上看,现阶段中国A股发行市场定价效率仍然偏低。高抑价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制使股票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议价能力发挥不足,根本原因还在于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非金融类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前审计质量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讨论。与现有文献不同,我们在讨论中引入了信息环境的考虑,并得到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结论。研究发现:首先,上市前审计在新股发行时发挥信号作用,这会提高IPO抑价率;其次,首发市场的信息环境可以较有力地影响审计市场效力。总体而言,上市前审计结果是可以信赖的。本文结论为现正进行的新股发行改革强调信息披露和规范信息中介方等政策的必要性、迫切性提供了初步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以来的全部355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IPO抑价率主要是由二级市场的投机引起的。而且,IPO发行价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关联性不大,大部分财务指标不影响IPO发行价。最后,针对IPO定价效率不高的现象以及IPO定价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郎超 《中国外资》2011,(16):31-32
新股IPO抑价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国市场,而A股市场上IPO抑价率历史上远高于其他国家,本文通过对中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回顾解释历史上IPO高抑价的成因,其分别来自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定价偏差。并且在分析A股IPO抑价独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针对中国现实情况的政策改革建议,以使我国证券市场在未来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导致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现有研究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可能影响抑价的6个解释变量,即中签率、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交易日换手率、上市等待日期、资产负债率,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我国IPO抑价程度与六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程度,分析了导致IPO抑价率较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投资者水平、增加新股供给量、完善发行制度和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提出创业板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抑价率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于IPO抑价提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然后,结合我国创业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在内的10个变量作为衡量IPO抑价的指标。为了能有效衡量IPO抑价,本文选择了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29日上市的356支股票作为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法以及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当前新股发行抑价理论对我国创业板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陈友翠 《云南金融》2011,(4Z):52-53
我国创业板市场开通至今,已有一百多家公司在其上市,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程度将影响股市的稳定性。本文结合创业板的IPO抑价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与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发行规模、公司规模等方面,对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友翠 《时代金融》2011,(11):52-53
我国创业板市场开通至今,已有一百多家公司在其上市,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程度将影响股市的稳定性。本文结合创业板的IPO抑价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与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发行规模、公司规模等方面,对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适应性市场假说理论,根据新股上市后三年之内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表现数据,估算IPO抑价中二级市场溢价水平,由此探索一种新的IPO抑价构成分解方法,并运用2009—2017年间我国A股市场1883只股票发行及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A股市场IPO高抑价既包含一级市场抑价,也包含二级市场溢价。(2)2009—2012年,新股二级市场平均溢价为12.21%,对IPO抑价的贡献约为34%,其余为一级市场抑价的贡献。(3)2014—2017年,新股二级市场平均溢价为67.62%,对IPO抑价的贡献约为21%,一级市场平均抑价为254.82%,对IPO抑价的贡献约为79%。总体来看,除2009—2012年间上证主板市场或该期间市场处于熊市状态外,一级市场抑价是我国A股IPO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14—2017年,一级市场抑价的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涂燕妮  王守球 《时代金融》2011,(33):163+174
如今我国股票市场制度日益完善,与发达国家接轨日益紧密,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IPO高抑价现象是否得到改善,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又如何。通过实证分析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的公司数据,发现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我国A股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仍然存在抑价现象,但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52家在A股与H股两个市场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衡量样本公司在两个市场的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的中长期股价表现来比较两个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两个市场中影响IPO定价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A股市场的IPO定价效率显著低于H股市场,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改革A股市场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全流通体制下IPO重启前后影响其抑价水平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研究结论表明,IPO重启后新股抑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且IPO重启前后影响其抑价率的相关因素有明显不同,市场行情的转变和相关制度的修订在影响IPO押价因素的变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璟  茆薇 《云南金融》2012,(8Z):118-119
IPO抑价是指股票首次发行价格远低于首次公开发行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IPO高抑价现象广泛存在于国际股票市场。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也存在IPO极高的、不合理的抑价幅度。IPO所含创业投资的经验和数量对IPO抑价率影响显著——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成立年数越长,IPO抑价率就越低;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数量越多,IPO抑价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9.
张璟  茆薇 《时代金融》2012,(23):118-119
IPO抑价是指股票首次发行价格远低于首次公开发行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IPO高抑价现象广泛存在于国际股票市场。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也存在IPO极高的、不合理的抑价幅度。IPO所含创业投资的经验和数量对IPO抑价率影响显著——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成立年数越长,IPO抑价率就越低;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数量越多,IPO抑价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开始实施询价制以来,我国A股IPO抑价率也高居不下,其中机构投资者对高抑价率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目前我国询价制中对询价诸多细节的规定,使我国机构投资者对IPO定价影响力高于承销商的定价影响力,这种由行政规制获得的权利,抑止了机构投资者发挥其自身专业判断、评估与定价力量来影响IPO定价的市场力量,而滋长了机构投资者以低定价来获取二级市场潜在巨大利益的动机,尤其是我国机构投资者家数少难以形成市场竞争时,更容易产生合谋对IPO低定价局面,从而产生IPO高抑价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