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可以为他人提供担保,同时又分别从公司对外担保权主体、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担保数额等方面对公司对外担保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以寻求一种利益平衡。然而,新《公司法》的公司对外担保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在防范公司对外担保可能产生的风险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担保行业的蓬勃发展,其风险也随之剧增,如何能帮助担保企业尽早预测风险、尽早化解风险,成为当前担保类企业的首要难题。若能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一系列程序去详细探讨担保类企业风险产生的根源以及其项目的风险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担保项目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以便于担保机构将担保项目风险进行准确定位,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风险控制策略——内控的相互牵制制度的建立、风险规避策略——反担保的管理、风险分割策略——担保保证金制度建立等等,可为担保行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风险预警方案。  相似文献   

3.
有限责任公司制是20世纪经济领域伟大的发明,它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贸活动过程中,借贷、买卖等都可能涉及到对外担保。一部担保法的出台改变了许多公司企业的运作方式和风险预防模式。中国公司法出于对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对于公司对外担保作为了程序性的限制规范,欲通过股东会或董事会这样的集体决议方式来对公司对外担保作出限制。限制必然带来不便,如何在限制与交易便利之间达到利益衡平,以维护交易人、公司股东、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4.
严卫红 《时代经贸》2011,(18):45-46
担保合同被认定为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担当担保人的公司、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债务人的直接利益和法律责任。只要章程没有对公司对外担保作出禁止性规定,则公司就具备对外担保能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外进行担保的效力要分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郝蕾  郭曦 《经济研究》2005,40(9):58-65
在利率管制下的卖方垄断型信贷市场中,担保额是银行甄别企业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这依赖于企业的风险收益特征。第三方担保可以帮助禀赋不足的企业融资。由于不同担保机构对企业信息了解程度不同,文章通过模型证明,在对会内企业担保时,互助担保比政府担保具有优势。互助担保不会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因为存在市场分割,政府担保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担保会引起风险转嫁,导致收益在企业内部、银行与企业之间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6.
难解的“担保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担保地雷”爆炸而导致巨额损失的公司在2002年的突然增多、担保风险的骤然放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的不规范的担保行为正在成为风险累加的“地雷”……  相似文献   

7.
孙伟  安文靖 《经济论坛》2006,(14):110-111
一、引言担保能增加借贷双方交易成功的几率,扩大信贷供给,满足信贷需求。银行为了控制借贷风险,要求企业在借贷时有担保人做担保。根据西方的公司法理论,公司制度建立的目的,是因为公司制度能够将经营风险从大股东身上转移到债权人身上。如果风险由债权人承担,就要求债权人须设立风险防范制度,这就成为银行要求企业有担保的出发点。中国证券市场十几年的发展中,担保曾为上市公司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资金以及保障金融机构的利益产生过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变成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上市公司被此拖下水的案例剧增,因此有人将…  相似文献   

8.
薛菁 《经济论坛》2012,(8):77-80
当前,我国融资信用担保公司与银行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正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发挥作用的一个障碍.均衡双方利益应成为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合作机制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9.
公司担保是公司作为担保人的担保,其情形分为公司就自己的债务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公司就第三人的债务提供担保等,对此,《公司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进一步讨论公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担保人提供担保,分析公司为谁担保、如何担保、上市公司的担保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婉立  何丽梅 《经济师》2006,(1):133-13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担保数额居高不下,给上司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文章就上市公司担保引发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债务担保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现实中,无论是债券还是银行贷(特别是长期贷款)等等债务的担保是普遍的。担保既涉及政府、银行、大公司等大机构,同时,也涉及众多的小公司、机构以及个人,涉及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三方。所以,担保及其价值估算问题可以说是大大小小的公司和个人以及社会各界都感兴趣的问题。然而,在传统财务中我们无法找到计算担保价值的得力工具,本文尝试运用期权的方法计算债务担保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润 《经济师》2006,(4):175-175
集团公司向其下属公司或集团公司内各个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债务担保,是目前债务担保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导致集团公司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旨在对有关集团公司债务担保的原因、形式及其危害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债务担保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肖辉 《经济论坛》2004,(13):112-113
公司分立体现着公司的意志。从适应市场的要求看,起到了分散经营风险,从而最终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作用。但公司分立同时也意味着原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对债权而言,从总量上减少了债权担保的价值,使债权人的债权风险增加。实务中,甚至有假借公司分立恶意逃债的现象。因此,如何平衡公司分立的意思自治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更好地解决公司分立中债务承担的法律问题,已经成为公司分立制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凤 《当代经济》2008,(11):84-85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本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单位的贷款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担保。一旦被担保公司没有按期履行还款协议,担保公司就成了还款的责任人,对外担保而造成的风险随之而生。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变成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上市公司因此被拖下水的案例剧增。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如上市公司自身、经济市场监督、法律法规等方面.而控制担保风险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5.
项目融资担保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阐释项目融资担保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和步骤三方面要点入手,通过对项目融资担保基本要素———担保风险、相关担保人和担保形式的分析,试图构建起一个完整而严谨的项目融资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具有完全的担保能力,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公司自治的权利,允许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担保能力做出自我限制.本文对公司对外担保的程序和效力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越权担保行为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债权人对章程的合理审查义务,从而促使我国公司对外担保制度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担保体系的建立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武器,这一事实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证明。宁夏担保行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随时面临着政策风险、制度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风险,不仅影响其融资担保能力,更有可能危及其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实地调查宁夏担保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宁夏担保行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风险,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章程规定以公司名义与他人订立担保合同,该合同效力为何?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相对人是否负有审查义务?若是担保相对人有此项义务,那么应当审查什么,按照什么具体标准审查,违反义务又当如何?有学者认为,基于资本维持原则的要求和实务中维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法定代表人滥用代表权的需要,应当认为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相对人负有审查义务,但此观点合理性存疑。  相似文献   

19.
李培志 《经济论坛》2005,(6):114-116
我国公司法60条3款关于公司担保的规定,语意模糊,在实施时徒添许多麻烦。公司法修改在即,我国公司能否对外提供担保,担保是否应受到相应限制,公司的哪个机关或个人享有代表公司提供对外担保的权利,违法提供担保的效力如何等问题都应该在未来的公司法中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有如此,方能做到公司担保的规定清晰而明确。下文就上述四个层次的问题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商业银行对放款环节越来越重视,并建立了专门负责放款环节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专门设立了放款中心,负责防范在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一、商业银行放款中心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防范担保条件落实存在的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授信过程中采用抵、质押或保证等担保方式为授信提供有效担保是非常普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