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证据的高科技性、无形性、多样性和易被破坏性,使得网络犯罪在取证上面临相当的困难。我国目前有关电子证据的立法尚不完善,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特点、收集、效力、采信规则及相关问题还有待探讨。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建立电子证据的取证、采信规则,对司法审判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恺 《新经济》2014,(8):24-25
海事部门在执法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电子证据,电子证据为行政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电子证据的实际应用出发,探讨电子证据的取证对海事执法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电子签名等以网络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为载体的电子证据成为民事诉讼中大量出现的新兴证据。虽然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诉法》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单独的证据类型予以肯定,但中国尚未确立电子证据的具体适用规则和认定规则,由于缺乏立法的指导,导致了法官在电子证据问题处理上的混乱。当前,从司法实践层面上探讨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证问题,规范电子证据的适用,建构中国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证规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证据的提取与分析是侦办计算机犯罪案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计算机证据本身的特点,取证过程及证据分析与传统物证差别较大,因此需要对证据的提取与分析技术进行研究,从侦查工作的实际出发,对计算机证据的基本取证步骤、证据分析及语气审查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玲玲 《经济师》2008,(2):235-235
文章认为,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主要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规范审计取证的方法,适当把握审计证据的转化方式,恰当处理和评价审计证据,明确审计取证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电子数据在企业跨国经营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普遍承认其独立证据地位,电子证据也就成了涉外诉讼的主要证据.但是由于我国法律没有赋予电子数据独立的证据地位,以及企业对电子数据的收集、保管、提取制度薄弱等原因,导致企业在涉外诉讼中电子证据意识薄弱,不能举证,可能因此而败诉,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企业应树立独立电子证据观念,完善电子数据制度,聘请专业电子数据服务商,提高电子数据的证明力,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陷阱取证问题上,应当从价值选择和利益权衡的角度对陷阱取证方式进行分析。对于"恶意诱发型"陷阱取证方式取得的证据应当作为非法证据排除,对于"机会提供型"陷阱取证方式应当严格控制,平衡各种相互冲突的法律价值和利益的情况下确认"机会提供型"陷阱取证的法律地位,承认其可采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10)
电子数据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证据公证中。电子证据的特殊性令其保全方法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公证保全上。文章从一线工作者的角度从法理、效力等层面对电子数据保全证据公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当前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证据的变化,从信息载体改变、财务软件存在的漏洞、取证材料规范等方面说明审计证据面临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提高取证质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艳 《经济研究导刊》2009,(26):239-240
引导侦查取证是完善证据,提高案件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司法工整的必要手段,是有效侦破案件的实际需要。应通过规范提前介入侦查机制,与侦查人员联合补充侦查,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等途径做好这项工作。在侦查人员取证工作中,要使言词证据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转变,使实物证据间的关系由离散性向关联性转变,使犯罪行为的特征由自然性向法律性转变,使取证行为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在引导侦查取证中,要明确定位,明确责任,明确目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忽视监督,引导侦查取证不具强制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律禁止非法取证行为,一切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都没有法律效力.采用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原则上一概不予采信,更不能将其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在现实中,非法取证广泛存在.因此要对非法取证深刻认识,有针对性地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2.
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数据在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以新的形态出现的证据形式,被证据法律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有识之士定义为电子证据.如果要对电子证据进行有系统的研究,那么电子证据的概念、特征及其研究价值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认知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电子语气研究的认知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数据在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以新的形态出现的证据形式,被证据法律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有识之士定义为电子证据。如果要对电子证据进行有系统的研究,那么电子证据的概念、特征及其研究价值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认知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一、电子数据在司法领域里的证据地位 1.电子数据证据的物理属性。 依照印度《1999年信息技术法》第二条1款18项之规定,可将电子数据证据概括为“电介质、磁性物、光学设备、计算机内存或类似设备生成,发送,接受,存储的任一信息的存在形式”。可见,电子数据证据既应包括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材料,也包括其派生物。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纠纷中的电子证据在诉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电子证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入手,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以及举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电子证据不是独立的证据存在形式,属于物的证据存在形式,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应符合证据"三性"特征,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应由法官自由裁量决定,我国电子证据立法应当建立一元规制为主体、多种规制共存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莉 《时代经贸》2009,(9):160-161
网络技术对传统证据制度的冲击主要表现为电子证据的广泛应用,什么是电子证据,有人将电子证据界定为计算计证据、数字证据、网络证据等,这些概念都各有缺陷,只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这一概念才能够涵盖所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这种新的证据类型。  相似文献   

17.
环境审计的一般方法就是收集环境审计证据,对照环境审计标准,从而作出审计意见和结论。环境审计的具体方法(也称为技术方法)是一般方法的具体化,它是用于取得审计证据的各种技术和措施。环境审计的具体方法大体分为书面证据的取证方法和实物证据的取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证据具有无形性、复合性和易破坏性等与传统证据类型不同的特点。将电子证据简单地归入视听资料或书证均会限制其证据效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将电子证据作为独立的证据种类并规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认证规则。  相似文献   

19.
环境审计的一般方法就是收集环境审计证据,对照环境审计标准,从而作出审计意见和结论.环境审计的具体方法(也称为技术方法)是一般方法的具体化,它是用于取得审计证据的各种技术和措施.环境审计的具体方法大体分为书面证据的取证方法和实物证据的取证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规范研究方法,首先分析大智移云时代下审计证据的特征,其次探讨审计取证工作的转变、审计取证工作的可行性并改进审计取证流程,最后总结风险以及提出相关建议,为提高审计取证工作质量并促进智能审计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