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在城镇基本建立了初级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社会医疗保障仍存在着医疗保障覆盖面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不同步等问题。突破这些困境,从而保障我国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关键在于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基本医疗保险”加“社会医疗救助”,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医疗保险统筹互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困难群体,各级政府必须尽快弥补医疗救助缺位。  相似文献   

2.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最基本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敏感而重要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各国不断探索、努力改善的核心领域。中国作为13亿人口大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探索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是难上加难。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直接影响新医改成效,直接决定国家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直接关乎发展权利和公众健康享受,最终推动社会发展动力延续和人力资源强国构建。本文在深入剖析和全面总结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形势背景、巨大成效、面对的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人人享有健康"目标,提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制度模式、实施步骤。文章最后强调,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必须要:(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改革理念;(2)构建医疗保障制度"社会积累制"模式;(3)利用多元手段、开辟多种渠道筹集医疗保障资金;(4)构建新型基层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村医疗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和生命质量提高的基本前提。对农村单个家庭来说,没有医疗保障可能会走入“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恶性循环;对整个社会而言,农民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家庭的稳定,进而波及到社会的稳定。然而当前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举步维艰,遇到种种障碍。一、农村现行的经营体制使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上个世纪60~70年代,我国曾在农村实行过卫生保健制度,尽管当时的合作医疗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治运动来推动,并不是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兴办,制度也不完善,但取得了一定成功…  相似文献   

4.
赵硕 《经济月刊》2012,(11):64-64
在医疗改革10年的历程中,离不开“基本”两个字:建设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由于制度的历史性问题,该保障制度存在非常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具体说,就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群的区分是以是否就业、不同行政区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为参照的,其能获得的保险待遇、基金管理都存在巨大差异,造成了城乡医疗保障之间的不公平现象,缺乏可持续性。为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二元”性,我国应当尽快推进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因此,将主要探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现状,以及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路径,并提出具体的整合框架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的、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政治制度。具体来讲,它主要是指“以法律和社会政策为依据,建立政府保险、社会保险、互助保险、特殊人群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公共卫生及家庭保障等保险和非保险机制,有效分散和转移社会所有成员因疾病而产生的收入风险,进而实现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充分保障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洁 《经济师》2009,(12):69-71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以合作医疗制度为基本的多层次、多需求的系统工程。因而有必要实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加快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六中全会以来,建立“城乡统筹、广泛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基本医疗保障就是在社会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基本服务”、“基本需要”和“基本  相似文献   

9.
刘敏 《时代经贸》2010,(20):2-2
国家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制度上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障。但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制度、政策之间相互不衔接等问题。本文从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医疗保障资源入手,探索建立制度合理、运转规范,保障有力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试点城市新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确立,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问题一: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账户的结合方式存在弊端。根据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是由用人单...  相似文献   

1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研究:个人账户与医疗支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政策推行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功能和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南京市医疗保险数据,采用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及Robust和Cluster校正的方法,对2002-2006年门诊患者个人账户与医疗支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账户在一定程度上有朝着约束医疗费用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于退休人群而言,医疗个人账户资金在医疗需求更大的人群中得到了释放,而在医疗需求较小的人群中得以储存.该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个人账户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与预期的政策目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Medical Nemesis     
In addition to the material market, there is also a positional market in human society. The channel of social mobility —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that regulates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the positional market — is a critical dimension of the overall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because it underpins the incentive structure in the positional market.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centive structures in the material market and those in the positional market sheds new light upon economic history and some of the on-going "natural experi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day. Most importantly,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onal market and economic growth makes it clear that states should strive to eliminate 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because 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is not only morally unjust but also economically costly.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8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CLHLS),实证分析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产生的经济影响,结果发现,医疗保障从整体上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存在挤出效应,减轻了老年人的家庭医疗负担;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体现出群体性差异和非均衡性.出现这些情况,其根源在于医疗保障自身的运作机制以及医疗卫生制度存在各种弊病,建立公平、按需分配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提升中国医疗保障水平与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表明其卫生费用投入总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与通过比较表明,我国卫生费用投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显示政府投入比例下降,个人投入比例上升;我国卫生费用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运用聚类方法分析的结果,建国以来,中国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健康成果,证实了我国医疗保障取得的成绩。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改革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医疗保险市场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亟待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在分析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存在的焦点性问题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人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采用2005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CLHLS)22省调查数据,建立了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模型,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障对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医保制度对老人医疗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就医程度,而非就医选择行为的改变,同时医保制度又明显地促进了老人及时就医率。第二,医保制度对减轻老人家庭医疗负担具有显著作用。第三,城镇医保和公费医疗所发挥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保险形式。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国家医保政策在改善中国老人医疗服务利用和减轻老人家庭医疗负担方面确实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并且更多惠及了就医必要性更大的老年人群,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是提高效率的。因此,进一步推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是国家惠及全民的医改重任,也是中国医疗卫生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日本正面临国内医疗改革需求和美国等国家要求开放医疗服务的压力,今后将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基础上谨慎推进医疗开放进程。本文总结了日本现有医疗准入制度的特点,分析了日本医疗体系开放的前景、风险与问题,提出了对我国医疗准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医疗保险中医疗供方道德风险行为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医疗保险下的医疗服务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医疗供方的诱导需求和提供过度医疗服务的行为,产生了医疗供方道德风险行为。本分析了医疗供方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如何对医疗供方道德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并提出了医疗保险该如何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05-2007年江苏省昆山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通过四部分模型研究基本医疗保险下的居民医疗支出持续性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医疗支出持续性特征相当明显,如将其忽略会使其他变量存在估计偏误,其中对年龄的影响最大。持续性特征表现为:t-1期和t-2期的医疗支出对t期就诊或住院概率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功能,t-1期的医疗支出对t期门诊或住院医疗支出的持续性效果是t-2期的6-7倍。对持续性特征的深入研究将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