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医学院校非医学类专业来说,专业开办时间普遍不长,而且所处的环境是以医学类专业为主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和推荐无章可循,也无现成的经验可参考。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就业指导工作重要的环节之一,以右江民族医学院管理系为例,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就业能力培训、网络引导学生就业思想、举办就业讲座、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和组织特色就业指导活动等六个方面论述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以2008~2010年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为个案,系统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动态变化表现为趋同性、稳定性、现实性;就业行为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性、就业努力的分层性、就业行为变化的结构性;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果的分化性、就业结果与就业意愿存在反差性;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就业影响的多因性及变动的规律性。应促进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预期,解决过低的收入预期、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不健全的工资动态形成机制等问题,满足大学生对工作稳定性的追求,真正发挥"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筛选机制作用,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失业问题主要不是结构问题,而是总量问题。运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对长期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发现,应从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劳动参与率、缩短劳动时间及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等方面扩张潜在就业规模,从而有效治理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电子制造业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电子制造业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素质偏低之间、企业掠夺式用人方式与劳动者寻求自身发展之间以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与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深刻矛盾。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成本高、工资待遇低、自身素质低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的对策主要有: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造一体化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薪酬待遇等。  相似文献   

5.
非国有制造业对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我国非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就业容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通过对我国810家非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职工就业情况在不同省份和区域有所不同,有趋势显示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逐步转移到二、三线省市。当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企业的总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都对企业就业容纳能力有一定影响作用;税负则对企业就业容纳能力有较弱的负影响。非国有大中型制造业对我国各地劳动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促进制造业就业需要大力改善市场投资环境,改变用行政手段简单干涉非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做法,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通过投资扩大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就业能力;同时企业要注重无形资产积累和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企业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可雇佣性概念是对胜任力模型的继承和发展,企业通过胜任力培训提升员工最初就业、维持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能力,掌握就业技巧以适应宏观环境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提升员工的可雇佣性.员工可以通过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提升、可雇佣渠道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来提高可雇佣性.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对人们的生活、就业、工作和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带来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平台会将人类真正带入信息社会.网络促销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向虚拟市场传递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家政服务业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也必将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受到巨大影响与改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以及职业前景等困境。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市场刚性需求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岗位相对不足;价值多元的发展格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领域的问题,使大学生在就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陷入职业规划困境。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上受行政干预较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发展要求不配套,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增加就业岗位的刚性需求,缓解结构性矛盾,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进教育主体的价值目标共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和成长动力教育是逐步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农民工就业逐渐呈现两种不同类型,即稳定就业和非稳定就业.本文利用对农民工调查的数据,对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非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并且非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内部收入差距高于稳定就业农民工的.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就业行业、单位所有制、人力资本、性别和城市等;在稳定就业与非稳定就业农民工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中,40.52%的工资差异是由禀赋差异形成的,59.48%的工资差异要归结于禀赋回报率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营绩效、媒体关注与环境信息披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督促企业披露有“含金量”的环境信息,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本文从经营不善的视角探讨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将环境信息分为“财务类环境信息”和“非财务类环境信息”两类,分析其披露倾向,并讨论媒体关注对上述披露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在经营绩效不佳时提升了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媒体关注对此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原本倾向于披露非财务类环境信息,但在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下,企业更侧重于披露财务类环境信息。所有权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更乐于在经营不善时披露环境信息,特别是非财务类环境信息;媒体关注能强化非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时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促使其增加财务类环境信息的披露,而对国有企业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更理性地认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并为督促各类企业披露有“含金量”的环境信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