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该局4年来的贯标实践,从继续解决好认识问题,继续理顺贯标体制问题,解决好标准与企业实际的结合问题,解决好质量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问题,解决好质量成本问题及要有一整套激励措施6个方面阐述了企业认证后需要做的工作,可供已认证的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2.
质量体系认证是规范企业管理和加强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和措施。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说明企业建立的质量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 ,质量体系运行基本有效 ,对质量体系覆盖范围内的产品质量具有相应的保证能力 ,同时 ,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基本条件。但是 ,企业通过认证后 ,贯标工作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下面笔者谈一谈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后企业贯标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 贯标意识质量体系认证前 ,企业内从领导到员工都非常重视贯标工作 ,把认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通过了之后 ,“松口气”的心理会随之产生 ,各级领导重…  相似文献   

3.
针对企业认证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通过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制度的落实、加强项目工程贯标力度、推行TQM和贯彻ISO9000标准等几个方面予以解决,并提出质量体系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质量认证是一个只有始点、没有终点的过程,这就要求贯标企业在贯标中不断求实提高,使体系既符合ISO9000族标准,又便于实际操作,想得到、写得到、做得到、记得到,提高贯标工作的效果。企业贯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加之各企业内外环境千差万别,贯标认证单位往往在认证探索中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和具体操作问题,走些弯路。笔者针对常见问题谈几点浅见,希望有助于增强企业质量认证的有效性。1 “想不到”会使企业贯标偏离方向“想不到”会使贯标工作不能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这方面的问题有:1.1 不能正确对待咨询一些企业在贯标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些企业在取得ISO 9000系列质量认证后,守着证书止步不前,并未获得所期望的效益。有些企业取得质量认证后,忽视甚至舍弃全面质量管理。水电八局三峡下岸溪砂石生产项目是工程局直属大型项目,是全国最大的人工砂石系统。自1998年底通过贯标认证后,工程局质量体系在这一项目得到了充分有效的运行。我们依据标准来保证各工序产品和成品的质量,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来努力提高各工序产品和成品的质量,将贯标工作与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  在深入搞好贯标工作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  相似文献   

6.
以贯标认证为契机优化企业管理戴启仁一、对贯标认证的基本认识目前,在国际上企业管理的通行做法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按照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这个体系去带动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ISO9000族标准给生产(施工)...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1980年引入质量认证制度以来,已20余年了,1994年我国又重新颁布实行ISO900系列标准,目前,已在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内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1998年以来,施工企业的贯标浪潮日益高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竞争的加剧,顾客对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满足企业所建立的质量体系要求,已是企业最基本的要求,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也不能充分代表进入市场的绿卡和优势。同时我们发现,贯标后对质量的要求并未更多的超过贯标前;即使是企业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也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颠峰;实际中的贯标工作和基层的质量管理还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对人员的培训和知识的更新,还将是一项长期的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除了浅谈贯标与TQC的辩证关系外,认为部分建筑企业在贯标认证后,忽视了对贯标认证成果的巩固,导致建筑产品质量不稳定.对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除了贯标认证外,更应重视积极推行TQC,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全面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企业取得质量认证证书后,还要不要继续贯标?继续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如何才能持久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这是一个必须统一的思想认识问题。贯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认证,而最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要在认证后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就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各级人员的再培训,深化、细化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运用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机制,不断完善自我改进体制,才能持久的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贯标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要内容。实际上,经CNAB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MS)认证证书中,医药化工企业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然而在同时独立运行多种认证体系的医药化工企业中,普遍出现了体系管理效率低、协同效应差、运行难度大以及认证耗时、费力、成本高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贯标效果,而且影响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对上述认证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构建并实施整合型管理体系,应成为国内医药化工企业管理体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赵如惠 《水利技术监督》2003,11(2):26-27,39
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后,如何保持质量体系长期有效,是企业领导和直接从事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作为一个忠实的ISO9000贯标工作人员,先后经历了94版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2000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因此对贯标的作用以及贯标对企业的影响有着深切的体会,它不仅规范了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保持施工质量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得到了业主的信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局于1997年开始策划建立ISO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于1999年1月通过了…  相似文献   

12.
建筑施工行业的贯标工作,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的.中建五局三公司是湖南省第一家通过I S 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筑施工企业,也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几家获得该体系认证的建筑施工企业之一.随后又成为湖南省第一家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标"认证的建筑施工企业. 为了贯彻IS 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公司成立了专职贯标的企业管理部门,成立了主要为贯标服务的专家组,在企业内掀起了贯标热潮,营造了人人学标准、事事用标准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至今获证企业已近两万家,建筑企业占了一定的比重,由于建筑施工领导特殊性,这些获证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章根据我国建筑企业的贯标实际,从建筑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标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三个界定,并分别提出实现有效性的若干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贯标过程,总结了新疆水利水电设计院提高勘测设计质量及其管理水平的几点做法:阐述了贯标认证所取得的成效;进而说明质量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5.
企业获得ISO9000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企业质量管理的突破。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认证注册仅仅是迈出了贯标工作的第一步,质量体系要保持有效运行,要使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完全受控,还有  相似文献   

16.
贯标认证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取决于企业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首先是企业高层领导的认识必须到位。只有企业领导层统一认识,下定决心,才能为贯标认证工作配备必要的人力资源,给予各方面的支持。领导认识到位后,应成立由企业最高管理者为组长,管理者代表为副组长的贯标领导小组,同时  相似文献   

17.
贯彻GB/T 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势在必行。作者在本文中回顾了陕西省水电工程局3年多的贯标实践,对企业贯标的作用与效益、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等问题作了一些总结式的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贯标认证发展的现状出发,首先通过对企业贯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的分析,提出了对企业贯标进行整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通过对现存的贯标整合管理理论的总结,提出了一种以ERP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基础的企业贯标整合管理的解决方案,旨在解决企业在不同贯标体系下存在的跨体系和跨部门管理上的难题,同时这种解决方案也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以达到企业贯标整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质量管理工作及做法1 以贯标认证工作为契机 ,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工作 ,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1)抓住机遇 ,积极推行ISO90 0 0质量认证工作随着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日趋临近 ,国家开始推行ISO90 0 0贯标认证工作 ,预增着质量管理工作第二个春天的到来 ,给质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以贯标认证工作为突破口 ,完善和强化内部管理 ,夯实基础工作 ,尽快解决管理上存在的低水平、低效率以及产品质量落后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 ,使我局管理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为开拓国内外市场争…  相似文献   

20.
贯标是认证的前提,要确保认证的有效性,必须提高贯标的有效性.企业获证后的效果不同,与其贯标的深入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贯标是确保企业认证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提高贯标的有效性,应做到领导带头、全面发动;系统学习、全面理解;联系实际、把握重点;长期坚持、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