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国俩期货交易概述 近年我国发行的国债凭证迅速增加,国债期货交易发展很快,交易量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已相当于甚至超过了现货市场。 第一个开办国债期货交易的是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它于1977年8月成功地引入了100000美元面值的美国长期国库券期货合同。1982年9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后,推出了英镑金边债券期货合同。随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开办了国债期货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于1992年12月28日试办了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并且从1993年10月25日起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市场。 国债期货交易并不是某一种具体债券的交易,而是一种标准物的交易。各国国债的标准物均有所不同。这些标准物的利率与年限始终保持不变,规定这些实际上井不存在的标地物,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国债交易的连续性和简易性。 在期货合约实际交割时,现货市场上实际交易的长期国债有各种不同的到期日和票面利率。因此,国债期货交易的标准物和这些现货国债之间存在一个换算问题,井且国债期货合同项下交割的合格债券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井非所有市场交易的现货都可作为交割对象。日本规定可作为期货交割的国债仅限于剩余时间在7年以上11年以下的长期国债,或剩余时间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超长期国债。美国国库券期货合同项?  相似文献   

2.
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上市之后,金融期货逐渐升温,推出以国债期货为代表的利率期货成为中国金融交易所(中金所)的工作重点。2012年2月13日,中金所正式启动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时隔17年,如今重启国债期货已经不仅仅是增加一个交易品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国债期货再度回归资本市场,复出的意义远远超出期货市场的范畴。沉寂了18年之久的国债期货重返市场。首批3个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于9月6日正式在中金所挂牌交易。复出的意义"作为我国利率期货的首个品种,国债期货上市交易,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个实质性行动,也  相似文献   

4.
孙超 《湖北经济管理》2014,(18):130-131
2013年9月6日,在国债期货被叫停18年后,5年期国债期货在中金所挂牌上市交易,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有力的避险工具.国债期货由于特殊的交割制度,对空方存在隐含交割选择权.本文引入了Margrabe二元资产交换期权定价模型对国债期货交割期权定价,并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债期货上市后交割期权的大小,进而分析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朱锋 《走向世界》2002,(3):46-46
自2002年3月,中国对证券市场国债交易规则实施调整,由全价交易方式改为净价交易方式。那么,改变交易方式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具体操作上有什么规定呢? 目前在交易所上市的国债实行全价交易方式,简单地说,全价交易就是国债的行情价格包含了应计利息,投资者以“全价”申报委托交易;而净价交易是指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商业银行国债柜台业务推出后,国债投资者就有了四个投资渠道可供选择:一是银行间债市;二是交易所市场;三是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市场;四是凭证式国债。这四个市场在发行、流通、市场参与者、托管体系、交易种类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各具特色。投资国债并非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只赚不赔。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国债投资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策略和技艺。关注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在制度上与交易所的区别虽然商业银行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与交  相似文献   

7.
ETF又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指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基金。因同时存在二级市场交易和一级市场的申购赎回机制,故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问的差价进行套利交易。本文以180ETF为例,采用频数分析,研究ETF套利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一些证券媒体上读到一些诸如对上证50ETF基金成功运作之类的文章,且获悉有的媒体拟辟出专栏用于刊发系列文章以“深入分析上证50ETF基金(是一种开放式基金,但它可在交易所上市,像封闭式基金那样进行交易,故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基金采用被动式投资策略跟踪某一指标的市场指数,因此,ETF基金也被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对目前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笔者不禁有几点质疑,现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2013年7月5日由中国证监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其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债期货交易已获国务院批准。随后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国债期货交易。这意味着阔别18年之久的国债期货将择机上市交易,重新回归中国金融市场。在此之前,2012年2月1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启动。为何选择在当前阶段推出国债期货?我们认为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统筹安排密不可分。众所周知,国债期货具有规避利率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提供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为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负债久期提供高流动性、低成本的金融方案;有助于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完善,为金融资产定价提供依据;有助于丰富资产配置工具,为金融机构开展个性化理财服务以及丰富金融机构盈利模式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0.
马海涌  张伟伟  赵畅 《特区经济》2010,(11):140-141
近年来,全球基金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作为一种新的ETF交易品种,主动型ETF的飞速发展格外引人注目。本文主要分析了主动型ETF与传统的共同基金以及被动型ETF之间的区别,主动型ETF发展现状,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对主动型ETF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我国基金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4日国内首只ETF正式发行,2005年2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04年10月14日国内首只LOF正式成立,2004年12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并同时开放申购赎回业务,至今深交所已经连续推出了5只LOF。ETF、LOF到底是什么?这些新的基金产品同以往的老的基金产品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凭证式(一期)国债的热销场面,只要你稍加关注就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近日戴相龙行长签发了“人民银行2002年二号令”,即近期内推出银行国债柜台交易。据悉,财政部则可能在今年5月间专门发行一期记账式国债,这无疑会使国债倍受追捧。 银行国债柜台交易是由财政部先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国债,工、农、中、建率先试点的四大商业银行买入后,再通过柜  相似文献   

13.
国债期货是利率期货的一种,是当今世界上成交量最大H的期货品种之一。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债期货市场和国债现货一级、二级市场相互衔接,为国债交易提供了规模、流动性和效率基础,使国债期货市场的价格能正确反映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动趋势,同时为广大企业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7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上市交易的国债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方法分析货币政策对于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对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影响明显,对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小,货币供应量对两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均较小。总体而言,货币政策对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大于对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5,(3):84
一、相关概念股票期权是指交易双方关于未来买卖单只股票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ETF)的权利达成的合约,具体指买方在交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股票的权利。上证50ETF期权的标的资产是华夏上证50ETF,即每张50ETF期权合约对应10000份华夏上证50ETF。2015年2月9日,境内首只ETF上证50ETF期权正式上市交  相似文献   

16.
ETF的主要运作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推出创新金融产品ETF。ETF的运作机制与传统的基金有很大不同,了解其主要运作机制对于投资者参与ETF的交易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种,其规避利率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已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广泛的认可。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以及金砖五国均陆续推出国债期货市场,而只有中国大陆尚未恢复。同时,监管当局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日益理性和审慎,积极发展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已成为全球共识;“十二五“规划也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债券市场、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因此,国债期货将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2月1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测试,分批次发展银行、证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并适时推向整个市场,迈出了回归步伐。正如金融界所深刻认识到的,控制期货市场的发展是为了抑制投机,但是在市场条件已经具备而依然不发展期货市场,实际上本身就是更大的投机。  相似文献   

18.
国债回购交易的作用与发展思考文/杨熹国债回购交易是以国债为基础的融资融券方式,是国债二级市场的派生交易形式。国债回购交易自近年开办以来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几乎全部集中性证券交易场所均开辟了国债回购业务,很多证券较发达城市也开始了社会个人回购业务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孙伟  魏硕 《特区经济》2004,(11):19-21
ETF(ExchangeTradedFund,交易所交易基金)是指一种跟踪“标的指数”变化、且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基金。从本质上讲,ETF是一种指数基金,它采用完全被动式管理方式,按某一市场指数成分股及相应的权重来投资,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非系统风险,通过长期持有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  相似文献   

20.
王冕 《中国经贸》2012,(2):88-88
ETF基金的双重交易机制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该机制使ETF的市价和净值基本趋于一致。本文将对9只本土ETF的折溢价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国内ETF市场的套利机制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