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CAS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解释及相关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加快了准则修订的步伐,特别是对与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报告有关的会计准则做出重大调整,将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 39)分成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套期会计和终止确认四个部分进行修订,拟最终形成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替换现行的IAS 39,其中有关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的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已经完成并发布.为了密切跟踪这些重大会计改革动态,深入研究金融工具会计有关问题,及时向IASB反馈我国意见,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切实维护我国利益,做好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工作,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金融工具会计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由各大金融机构财会部门负责人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涉及金融工具的准则有四项,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对目前企业涉及到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指引。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四项准则既借鉴了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国情,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趋同。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及其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以及公允价值确定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使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因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受人瞩目。是否要求所有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项目是否应在表内确认等等,这一直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其准则制订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性质复杂,本质上是合同,难以通过一般的会计准则达到准确计量和精确核算的会计目的。近期,财政部出台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是四个准则的核心,因为无论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还是套期保值或者金融工具列报的前提之一就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准确计量。金融会计准则弥补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于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6.
新准则:推进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几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准则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套期确认和计量,金融工…  相似文献   

7.
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首次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分析了该准则对基金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引起基金估值的变化,另一方面公允价值变动可能引起基金分红规模的扩大,这对基金投资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结合这两方面的影响对基金投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因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受人瞩目.是否要求所有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项目是否应在表内确认等等,这一直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及其准则制订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和涌现,金融业务品种呈现多样化的局面,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和公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相似文献   

10.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工具的复杂性,难以通过一般的会计准则达到准确计量和精确核算的会计目的。近期,财政部专门出台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是四个准则的核心,因为不管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还是套期保值或者金融工具列报的前提之一都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准确计量。这四项准则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金融会计准…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4,(6):22-2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于2014年5月9日公布,引起了市场舆论广泛关注。"新国九条"与十年前的"国九条"进行对比分析,"新国九条"的新意在哪儿?请看本栏目文章《"新国九条"新在哪儿?》、《"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如何评价"新国九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金融科技界启动金融电子化建设以来,就一直伴随着选择不同策略的争论.先有小型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分歧,后有分布式和集中式的网络争论,从工商银行大机延伸工程开始到各商业银行纷纷实施数据集中工程,今天,数据大集中已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初步建立.现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又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此意见是对<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重要延伸和发展,必将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CEO过度自信是影响其自身薪酬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情况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CEO过度自信对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CEO比非过度自信的CEO拥有更高的总薪酬和股权激励强度以及更低的现金薪酬比例;同时,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CEO过度自信对薪酬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小和创新程度会强化过度自信与CEO薪酬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资金管理过于分敞、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口益突出,造成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资金投入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资源,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两国模型的DSGE框架下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机制,把金融摩擦、国际资本流动和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同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机制,考察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影响机制。基于我国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我国来说,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国内经济冲击,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第二,我国推动构建国际宏观审慎政策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第三,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存在国际溢出效应,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先进的会计文化是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的催化剂,是激发企业会计工作活力的精神动力。论文结合本人长期在会计岗位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剖析当前会计文化建设现状,提出"一主线、二融合、三保障"的会计文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非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组织是企业边界的核心。企业作为一个合作的生产团队,通过默会知识的传递,形成了合作性的惯例模式。一方面,组织吸收和消化外部知识,一方面传递内部知识。不同的知识传递系统,形成不同的组织模式,最终影响企业的边界。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IPA) project is to have an impact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ccounting as well as the surrounding social processes.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outlines the birth and matur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IPA project and concludes that the undertaking is divided along methodological, philosophical, and ideological lines. In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we propose to clarify and differentiate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the contemporary IPA and critical accounting projects. The interdisciplinary work is directed generally toward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of the broader social institution of accountancy. The purpose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s to heighten the awareness of those parties who are implicated in its enactment. The critical accounting project is viewed as a subset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and provides a focus for those who wish to devise an approach that consciously privileges the linkage of knowledge to the pursuit of a radical political process. Whatever labels are employed, it must be recognized that though participant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might disagree as to its source, intensity, and influence, the totalizing influence of hegemonic power is present in society and the world. This is so whether one classifies that world as modern or postmodern, or whether we see change as possible on a global level or only within some local sphere; issues of human rights, human dignity,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must be of central concern. Regardles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origin or grounding, we must continually affirm a commitment to a more socially responsible institution of accountancy. In our view, the critical accounting project provides a focus for those who wish to devise an approach to accounting studies that consciously privileg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praxis. Those who choose the critical accounting project must recognize, however, that without an ever expanding interdisciplinary horizon, the critical project is likely to degenerate either into tyranny or quiet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