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现状四川秦巴山区城乡空间结构与其区域内外的发展影响要素,从区域空间、城市网格、重点镇体系3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空间协调发展战略构想。其旨为通过建立新型一体化空间,城乡网格体系等结构,灵活运用"中心城市"、"人口集中"、"产业集中"等理念,形成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结构紧密,发展思路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从辽源工业化发展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方面的主要特征,指出极高首位度的城镇体系结构、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及不完善的“点—轴”网络是辽源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现有空间结构与接续广业发展间的趸动关系,提出完善“点—轴”网络、发挥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和调整行政区划方案等空间结构的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3.
区域空间结构一直是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对国内外空间结构重组研究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梳理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理论模式,基于当前中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河南省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中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河南省空间发展必须寻求基于点线面结合的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复合型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对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以及城市功能新区的重组与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分形理论对吉林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城市体系在规模分布上呈现首位城市垄断功能不强,等级体系缺乏大城市,中小城市比较发育的特征;从空间结构上看,城市分布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松弛,区域发展不平衡;提出了吉林省城市体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海产业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的宏观背景,青海必须从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优化角度,采取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在生态理念主导下,通过促进制度创新、培育特色产业和完善城镇体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还分别按西宁城市经济区、东部综合经济区、环湖农业经济区等5个经济区阐述了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得出伊犁河谷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城镇规模结构分布较为集中,中等位序的城市较多,人口分布低水平均衡,处在城镇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城镇空间结构由于受到山地河谷地形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城镇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城镇间联系不紧密,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较弱;对伊犁河谷地区城镇体系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模型,从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对辽宁省城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等级规模方面,计算了城市首位度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辽宁省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及其特点;空间结构方面,运用分形理论的关联维数进行分析,得出当前辽宁省城镇体系总体特征:城镇规模分布比较集中,人口分布较均衡,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发育较为成熟;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城市分布呈现条带状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以河南平顶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作用。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地域空间结构、市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断裂点公式对平顶山市域中心城市辐射影响范围进行定量计算,剖析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差异大,城镇化率基础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状态非均衡等。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进行布局构想,即打造叶平宝鲁一体化核心区为引领,加强3个卫星城市的发展为带动,做好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建立起一个等级清晰、核心突出、职能明确的"一心三卫三层"网络型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网路城市理念的视角下,以成渝城市群16个地级市为研究案例,基于引力模型计算旅游经济联系度,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借助Ucinet6.0软件构建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空间结构,通过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族群等指标模型分析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最终构建旅游地的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存在差距较大的层级,并且基本形成"T形"轴加内部"C形"圈的空间结构。成渝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整体的网络密度偏低,整体网络的各节点城市联系不高,中心度分析结果也表明区域旅游经济网络主要受到以成都、重庆作为核心节点的外向驱动作用,缺乏次级枢纽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的内部出现凝聚子群,但凝聚子群的深度和广度不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心地和网络城市理论,利用潜力模型对省级国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识别。该模型以百度地图服务为基础,建立时间可达性分析模块,提取网络城市节点之间的时间距离;以GDP等指标作为网络城市节点经济实力的综合性度量,并利用双对数Pareto交通流模型建立各中心节点影响力势能场衰减模型。以中部地区湖南省为案例,分析了网络城市组织下的国土空间经济结构。结果表明,湖南省当前呈现出多中心组团模式,整体格局表现为单中心圈层式结构,长株潭城市群是整个国土经济空间的增长极;交通网络带动的经济势能场对传统"点-轴"结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国土经济空间结构识别对湖南省国土规划关于经济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7233,小于1,这说明武汉城市圈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而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0.8499,小于1,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内各城市间联系紧密,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地。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发展,城市重心以及内部空间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与调整。本文运用重心转移、区位商以及实证的数学方法,研究大连市城市重心转移与大连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大连市人口重心与人口空间趋于郊区化,产业重心与产业空间中二产趋向城市近郊区与远郊的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则在市区中心集聚发展,居住重心与居住空间在原有市区发展的基础上同样也趋于郊区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产业集聚发展为视角,探讨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方法]以河南省17个地级城市为例,基于区位熵探讨不同城市的不同一、二、三产业下属行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进而判别不同城市的主导专业化产业部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与十一城市指数分析产业集聚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及目前河南省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的分布合理情况,并结合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分析各产业在河南省域范围内的均衡情况与差距大小。[结果]周口与南阳的农林牧渔业,平顶山的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焦作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三门峡的批发零售与金融业,濮阳的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洛阳的科学技术和地质勘查业,开封居民服务和修理业,郑州文体和娱乐业在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发展最高。[结论]一、二、三产业下属的不同行业在河南省各城市的产业优势与集聚程度均不同,有待建立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河南省现代等级层次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不仅是时间问题也是空间问题.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客观上形成了"二元经济"的格局.本文着重从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以及空间结构的视角概述了当今西方统筹城乡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 ,运用城市细分理论和城市结构理论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定位、发展目标选择、空间结构模式以及城市主要衡量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加强空间管制,进一步优化城市"三生"空间结构已经势在必行。目前,优化空间结构主要靠"三线"的划定,即城市开发边界线、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对此,国土资源部已经有序开  相似文献   

17.
三生空间结构认知与转化管控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弥补三生空间结构认知缺憾,引入结构主义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审视三生空间结构及其自调机 制,探讨三生空间转化管控新蓝图。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三生空间结构可以从整体、关 系、消解主体、转化、自调五方面认识。三生空间转化管控新蓝图应基于“地域分区 — 空间团块 — 空间类型 — 空间单 元”的三生空间表征体系,搭建“分区准入 — 通则约束 — 类型约束 — 审批许可”三生空间一体化转化管控规则。研究 结论:面向转化管控的三生空间认知需从“解构”回归“结构”,搭建三生空间转化管控系统框架,持续推进三生空间转 化流程机制整合,助推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大连市旅游系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得出了其旅游空间布局不平衡、旅游中心地体系不健全、旅游发展互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大连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的5种途径:加强各旅游区的空间合作、构建一体化的旅游圈、构筑便捷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构造结构完善的旅游空间格局、统筹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的区域空间可分为域外地域空间、市域基质空间和城市实体空间。国内主要从区位条件、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资源型城市的域外地域空间;从产城模式、基质空间特征和空间发展模式探讨市域基质空间;从空间结构及演化、实体空间重构与"市矿系统"探讨城市实体空间。国内既有研究以个案实证研究为主,缺乏规范的系统研究和理论探索;研究空间尺度单一,缺乏多空间尺度嵌套研究;以静态定性分析为主,动态定量探索不足。未来应围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管控、多空间尺度嵌套和产业转型与实体空间重构协同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1995-2011年的人口及经济总量数据,定量地测算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规模及空间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并引入了城市位序度指数以及HHI指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呈阶段性以及中等城市层级规模演变显著的特征,龙头城市人口集聚功能不断增强而经济集聚功能趋于降低,表现出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不对称的发展趋势,值得思考。同时,1995-2011年,城市规模演变符合位序规模,人口规模呈中心城市垄断分布,经济规模呈现均衡分布,但是就两者发展趋势而言,城市规模及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布都趋于合理。城市空间结构还呈现出空间极化、轴带指向、区域差异及圈群集聚等特征,最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发展的一些建议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