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难  程刚  胡修林 《武汉金融》2023,(11):63-69
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配置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增长质量。虽然汉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发展带,但鲜有针对其金融配置效率的研究。本文以汉江流域10个城市为样本,通过构建超效率CCR-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其金融配置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从静态上看,汉江流域金融配置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缓慢提升态势;各地金融配置效率呈不同发展态势,区域间金融配置效率差异逐渐缩小。从动态上看,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且主要贡献来自技术进步;Malmquist指数城市排名分化较为明显,小城市金融配置效率动态增长高于大城市。最后,本文从扩大金融规模、加快金融创新和加强区域协同三方面对汉江流域金融资源配置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传统的金融资源理论,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特点与趋势,对金融资源配置赋予新的界定和内涵.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普惠金融四个维度,对2000-2013年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动态与系统分析.总体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功能不断增强.但是,目前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配置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的金融资源产出效率趋于下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N银行安徽省分行为例,选取安徽省16家二级分行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其近三年的金融扶贫效率值,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金融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两大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2017~2019年,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安庆等地市二级分行金融扶贫效率较高;在金融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总额等变量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县域网点总数等变量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耦合协调关系实证表明,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耦合度较高,协调度虽然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地市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构建金融精准扶贫测评体系,运用超效DEA-Tobit模型对2015~2018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各市州间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差异较大,达到有效的市州占比不及全省一半;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及贷款投向的优化等有利于提高金融扶贫效率,同时城乡经济结构的差距阻碍了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构建金融扶贫协调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稳定带动人口脱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是农业经济大省,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乃至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试图根据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分析需求特征的差异,因地制宜的构建区域差异化的金融体系,以更好的发挥金融改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统一框架下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与区域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对区域研发创新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其中金融科技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中介作用影响区域研发创新,科技金融通过资本回报率影响区域创新研发;金融科技的提升作用更侧重于研发产出和成果转化阶段,并随着创新流程的深入不断上升,而科技金融更聚焦于研发投入,并在研发产出阶段展现了一定抑制作用;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的交互效应对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对中、西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江苏的苏南与苏北、中心城市与县域作为样本,运用PANALDATA模型对南北差异、城乡差别进行分析,重点对影响地区间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纵向研究,进而剖析了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资金有效配置、造成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结论表明,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状况影响着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流向、流量和效率。并提出解决欠发达地区融资梗阻、改变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构建DEA模型测算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选用Malmquist指数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这十年间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始终未达到有效状态,城市之间差距很大,北京和天津的效率明显优于河北省内城市。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Malmquist指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出现波动与增长放缓现象也反映出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县域间的金融竞争程度会影响各地的金融资源配置以及金融服务效率和产品的适应性。因此,客观地评估目前的金融竞争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基于湖南省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三个方面构建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县域金融竞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域金融竞争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且不同地区的促进程度是不相同的。与此同时,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竞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基于此,各地区有必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金融机构合理有序竞争,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微观表现形式,其经济效应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本文采用2007—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从成本加成分布的视角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成本加成水平及其分布状态,金融资产投资份额的上升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加成,而且扩大了成本加成分布离散度,进而加剧行业资源错配。从机制看,金融化主要通过弱化产品市场竞争和延缓低成本加成企业退出市场两种渠道降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评估企业“脱实向虚”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北省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河北省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整体上要高于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劳动力要素在三次产业间的配置效率的变化起伏基本上与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日趋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传统农业特征相对明显的福建,农业产业化微观主体融资不畅、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福建农业产业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出现弱化的现象。因此,完善福建农业产业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对于提升...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推动黄河流域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DEA-BCC模型在测算黄河流域2006年-2020年省际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的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图、莫兰指数及空间可视化法对其时空演变格局做了探究,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明确了黄河流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驱动要素。结果显示:一是研究期内黄河流域金融业及其主要行业都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二是黄河流域整体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稳定的效率提升体系并未形成,省际层面上的金融业发展呈现出“发展水平高,配置效率低”和“发展水平低,配置效率高”的对立格局;三是黄河流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时序演变上的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都在不断缩小,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和超变密度,其在空间上逐步呈现出正相关,而在空间上演变特征呈现为由较低效率主导向较高效率主导转变的格局;四是政府支持、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对黄河流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起促进作用,而消费水平阻碍了其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不显著。建议通过加快金融产业布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提升驱动要素活力等...  相似文献   

14.
金融体系脆弱性能够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程度和风险水平。从"负向"投入产出维度,选取2006~2012年区域实际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金融脆弱性影响效率进行测度,通过效率值的大小和出现频次判断其脆弱性程度。研究表明:2006~2012年间,从省份层面分析,北京、内蒙古、黑龙江、青海以及新疆五省市历年金融脆弱性效率值和达到有效的次数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其他各个省份具有较大差异。从区域层面分析,我国区域金融脆弱性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效率达到有效区域的数量呈现出"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并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依次表现为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且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部和中部地区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但仍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创新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2012-2018年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深入分析该影响在不同特征样本间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且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改善资本配置效率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激励中小企业创新。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该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中小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当阳、公安、嘉鱼三县(市)开展金融生态建设,成功破解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县域金融体系单一、金融生态脆弱、金融创新被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等不利因素,对各地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2011—2018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企业的金融错配越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错配,缓解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数字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该地区更应该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人均存贷款额、金融相关比率、变异系数对1978-2006年间中国省际以及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度量,并用α收敛法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该阶段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显著扩大,且不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究其原因,基于制度安排对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关键性影响,本文就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差异的内在关联性作了探讨,政策含义在于,地方政府应该为地区金融发展提供更多服务性功能,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本文在探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漳州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考察和检验,提出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福建省宁德市和浙江省台州市两个区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发现造成两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信贷价格抑制、银行业创新能力及中小银行贷款占比。同时,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较高,信贷价格抑制程度较低,金融基础设施及金融生态环境良好,将有利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提高宁德市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本文针对性地从政府层面、银行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