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法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两大理论作基础,一是经济学理论,二是法理学基础。在经济学方面,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说为法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武器,新古典经济学为法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则直接为法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个体行为动机与行为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抽象化突破,而从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异质化突破.行为经济学通过在经济学中纳入对异质经济行为动机的研究,而使得以同质经济理性为基本假定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其特例情形,因此行为经济学不是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边缘学派或颠覆性理论,而是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新前沿理论.  相似文献   

3.
刘拥军 《当代财经》2004,(2):8-11,27
发展经济学应当是经济学中关于增长与发展问题的学问,它正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那些声称发展经济学“走下坡路”或“已经死亡”的人,主要是对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不准确。发展经济学不是与经济学分庭抗礼的独立学科,它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基础、不断从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中汲取养分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不仅需要将历史上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兼容并蓄,而且需要将古典的发展思想与现代经济学的前沿成果融为一体。准确的学科定位有利于发展经济学在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相互学习、融合与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兴古典经济学从报酬递增视角研究经济组织,是古典经济学的回归和发展。然而,Yang/Ng模型忽略了经济组织的内在因素——生产因素。生产因素是报酬递增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组织演化的动力。文章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内提出,生产过程的报酬递增与知识之间的互补性是影响经济组织专业化的内因,强调了互补性在经济组织演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寻根问底,能够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对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的古典经济学核心问题——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组织问题进行深人研究,建立了一派学说——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与实际接近了许多。因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能够运用其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新兴古典经济学也有令人不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教育体制需要重新反思。笔者认为,科学的真正精神是多元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被放弃,但它的霸权地位已造成了对学术自由的严重威胁。这是战后美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教训,我们不应重蹈覆辙。现在,我们应该关注并研究经济学多元论,放慢我国经济学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趋向,采取渐进的和试错的改革方法,兼容并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教育之路。一、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西方经济学界许多人早就对目前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崔义中  马建军 《经济问题》2007,332(4):3-5,10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复归,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是古典制度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从古典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学演进历史的内在逻辑性.但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存在着根本分歧:前者以揭示经济制度的本质为目的;后者以为市场经济运行服务为目的.这种根本分歧的存在,决定了我们不应将二者的理论基点和研究方法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现祥 《经济评论》2004,(5):50-53,62
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基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产权的约束 ,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它们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硬核 ,如理性选择模型。同为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 ,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交叉科学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论,发现新古典方法论的问题在于:方法论构建中的双重标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宏观经济研究的不合理认识、认为非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普适性、以新古典理性主义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排他性基石、唯计量方法才是经济学研究。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形成和发展所依赖的欧美社会特性与中国社会特性的差异看,仍处于构建中的中国经济学与其差异将是巨大的。把新古典经济学作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不仅是方法论上的封闭系统,而且不利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宏观层面建立了以制度为核心的离散发展模型。后古典经济学的要旨在于指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的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资源稀缺性从外在的物质资料稀缺,转变为内在的生命时间稀缺。本文最后简述了后古典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分支网络经济、数据经济与平台经济。  相似文献   

11.
论国有中小企业MBO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恩才 《经济经纬》2005,(3):110-112
管理层收购(MBO)曾在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有中小企业MBO与政府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政府自身追逐着“经济利益”,加上权力寻租现象的存在和政府权力无法有效达致的社会场域的存在,所以,在国有中小企业MBO过程中,政府行为尚存在着内部异化和外部异化的可能性。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2.
姜琪 《经济评论》2012,(4):15-22
有关行业性行政垄断制度根源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利益集团理论框架内,忽视了对政府本质和行为的深层次分析。本文提出理性政府假设,并基于理性政府的汲税约束视角,构建政府税收约束函数和政府效用函数的相应模型,对行政垄断的制度根源进行新的探讨。研究表明,理性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经济和行政两种汲税手段可相机抉择使用;政府税收的最优点会偏离经济效率的最优点,政府通过突破税收约束的途径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会导致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在既定税收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制度组合,使政府税收最大化点向经济效率最大化点移动,是政府效用提高的另一途径,该途径的实现依赖于政府转型——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When the government bargains with a private firm, the firm cares about only its own profits, but the firm's profits may also enter into the government's utility function. As a result, the government will not bargain as aggressively for a low price. This can lead the government to “over pay” for quality. In contrast to the standard holdup problem, this reverse‐holdup problem can give the firm an incentive to overinvest in non‐contractible quality.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some examples where the reverse‐holdup problem may explain excessive quality 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pecification error found in many of the empirical studies dealing with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 in providing goods such as educat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mpensated demand function—rather than the ordinary demand function—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derive the marginal benefits of a given good. The ordinary demand functions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would lead to inflated estimates of the marginal benefits and, therefore, to inaccurate empirical results. The paper presents a compensated demand function derived from a linear expenditure demand system. Using public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it demonstrates how such a statistically unobservable compensated demand function can be used to produce correct measurements of marginal benefits of a public service provided by local government.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iciency aspects of public education will also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政府、企业与公众环保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 《经济问题》2008,(6):20-2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将公众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其参与环保行为多是依赖政府设计的制度框架,与企业环保行为间博弈选择的结果.在政府不参与模型中,公众也不会自觉参与环保,企业更不会停止污染,必将导致"公地悲剧";而在政府参与模型中,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力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环保行为的选择.由此提出制度设计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更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capital control (inflow) and its varied effect on interest rates and real-side economy. The moral hazard problem causes interest rates to increase as a function of external debt. Decreased capital inflow (external debt) can reduce moral hazard and outweigh the effect of costly capital transactions, with capital control decreasing interest rates and increasing output. This result runs counter to other theoretical works on capital control. Th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a government can generate national gains from capital inflow control by prohibiting new external debt (borrowing from abroad). With old debt retired and no new borrowing from abroad, external debt is reduced. This will reduce the moral hazard problem and lead to a drop in interest rates and an increase in output. (JEL F32 , F41 , E43 )  相似文献   

17.
国债的流通性与增发空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促进了国债金融工具功能的发挥 ,并逐渐成为金融调控的重要工具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由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国债流通性不断提高 ,拓展了国债发行空间。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高度流通性的国债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By shedding light on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the congestion of public goods, we show that free entry in a market equilibrium will lead to excessive entry relative to the social optimum. Moreover, by specifying a generalized congestion function, it is also shown that different fiscal policies, including labor income tax, capital income tax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 play a distinct role in terms of remedying market distortions. Specifically, optimal income taxes decrease with the degree of market imperfections in order to remove the monopoly inefficiency, while they increase with the degree of congestion in order to remedy the adverse externality caused by congestion distortion. Since a higher degree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an expansion in the variety of intermediate goods is found to intensify the congestion effect of government infrastructure expenditure, the optimal rule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proposed by Barro (1990) should be modified.  相似文献   

19.
不同主体影响下企业战略变化存在差异。政府、股东、经营者三种利益主体在企业决策中影响力的不同将会导致企业组织行为特征的差异 ,从而影响到企业战略变化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最终会对战略变化速度和幅度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污染产业转移视角下FDI环境外部性的跨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DI方式的污染产业转移会产生环境负外部性,在空间上存在跨界效应.这体现在承接污染产业会直接带来环境污染,从而引起居民福利的大量损失,而且还会因为自然因素导致跨界污染.目前,FDI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许多地方政府为吸引FDI而进行的环境竞争,对这种跨界效应会起到相当的放大作用.因而需要采取调整政府人员业绩考核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增加环境投资、中西部地区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制定分类的FDI环境管理政策、实行跨区域联合治理等措施,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FDI环境外部性的跨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